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议论文抽象的道理既然从具体的形象中提炼出来,那末,理解它、掌握它的时候,倘能设想相关的形象,则不但对抽象的道理容易领悟,而且我们自身的思维能力也会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循环住复而得以提高。在记叙文中,记人叙事须有详略之分,  相似文献   

2.
一、巧塑意象代抽象鲜活的意象有着比抽象的概念更丰富的内涵,可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像和品味空间,也会使语言的文采随之而来。用形象代替抽象,常见的方法有如下三种:1.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例如,运用比喻就能将难写之物描绘得如在眼前,有助于增加语言的形象性。请看2003年高考江苏考生的作文《天平和七弦琴》中的一段话:因此我们认知事物时,既要有冷眼,又要有热心,虽不能任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去判断,又不可仅仅是可怜的“数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感情、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导下,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作者将“认知”、“感情”与两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假如我们教师一味地从字面上去分析题意,用较为苍白的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即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未必能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线段图,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多年来一直在我的日常数学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可以  相似文献   

4.
(三)从表达方式和效果品读句子。 表达方式是作者的修辞行为,效果则是读者的感受。这又是品读句子的两个角度。请看: 例⑧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都德《最后一课》) 一般说,作者运用比喻,是为了描述本体,使之更生动更形象,或者抽象变得具体,使深奥变为浅显。可是例⑧有点特别,从表达效果看,“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是多么强烈的政治色彩、多么丰富的思想内涵、多么生动感人的画面啊!很明显,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本体(字帖)怎么样,而是别有深意:韩麦尔先生精心…  相似文献   

5.
议论除了要把道理阐述得全面、深刻、透彻之外,还要在形象方面下功夫。“言之无,行而不远”,如果能寓深刻、抽象的道理于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就更能吸引人,说服人,教育人。  相似文献   

6.
如果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进行观照,我们会发现,曹禺的悲剧作品中既有合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女性形象,又有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女性形象,而后者则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女权意识,也更能表达作者对固有文化的省察和破解,以及对建立新型文化的焦虑和渴望,对女性生命、情感世界的钟情眷顾和殷切关爱。同时,这些人物与前者相比,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  相似文献   

7.
曾凤英 《成才之路》2009,(19):52-53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教给学生解题技巧,忽视了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孩子们当然无法深刻记忆,更不能做到遇到实际问题时能自己解答,而“学习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自然无从谈起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要怎样把我们的教学拉回正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上面来。  相似文献   

8.
说明事物常常要涉及数量关系。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数词加量词来表示事物的数量。但如此表达难免失之抽象、枯燥。如何使抽象、枯燥的数量表述变得具体、形象,甚至富有情趣呢?从写作实践来看,手法  相似文献   

9.
重复罗嗦,是我们要注意避免的,但是有时为了表达上的需要,必要的重复还是应该的。例如,《一面》(初中语文第二册)中,作者先后五次写了鲁迅先生的“瘦”,读后并无罗嗦之感,反而给我们以强烈的感受和印象。“瘦”,不仅形象逼真地状出了鲁迅先生的外貌特征,更使我们深切地感到,鲁迅先生的健康,差不多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真不愧为人民大众之“牛”,其品德是何等高尚啊!必要的重复能使思想加强,形象鲜明。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对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乃至细节,一定要仔细体会,弄清它的表达功能。这样才能进  相似文献   

10.
祝玉怀 《考试周刊》2013,(45):15-16
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诗词名家却能以神奇之笔,将抽象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使读者受到极大感染。  相似文献   

11.
形象符号的运用●山东邢翠东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要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在教学中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变为形象、具体、生动的感知载体。汉语言本身就极具形象性的特点,如果在此基础上将抽象或形象的语言变为形象的符号,那就...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本文介绍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形象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抽象绘画具有自由形象、充满幻想、表现孩子的艺术体验的特色。更能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共鸣。从小让孩子接触抽象的作品,培养孩子抽象绘画的能力,能拓展孩子的思维及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创设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枯燥的、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导入新课,更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种以“闻”、“见”为基础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当今贯彻的直观性原则,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利用数形结合,把抽象化为具体,则不但可使学生对知识获得鲜明生动的形象,易于理解,记忆和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本人在实习过程中,采用数轴的直观性进行复习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物理是从形形色色、变化万千的物质运动中“抽象”出来的一门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它,教师不仅要讲好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教学艺术来展示抽象的物理知识。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起到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起“形象”的“物理模型”,尽量减小知识台阶的高度,使学生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能“形象”地观察和理解好有关的物理现象,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1利用实验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和实验的学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如何识别意象和形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形象是没有渗透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而意象则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形象,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从形形色色、变化万千的物质运动中“抽象”出来的一门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它,教师不仅要讲好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教学艺术来展示抽象的物理知识。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起到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起“形象”的“物理模型”,尽量减小知识台阶的高度,使学生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前教育已经逐渐被教育界和家长所重视。因此幼儿园开展了各种适应儿童的教育活动。但是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活动往往都是以游戏和图画的形式进行。这种方式对于一些针对幼儿来说稍微抽象点的知识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因此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现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幼儿园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多姿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幼儿更能形象生动的直观感知抽象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一个特点,而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要达到理解抽象数学的目的,应该先有一个直观形象的具体化过程.因此,要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学好,那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