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991年~2006年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卫海  李阳兵  周焱  陈鑫 《资源科学》2008,30(12):1890-1896
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利用1991年、1996年、2000年、2006年4期的遥感影像资料和地形图,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功能,获得贵阳土地利用的现状、动态度、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等专题图、数据,并结合社会经济及人口数据对贵阳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①建设用地和林地的面积保持持续上升,耕地呈现持续下降,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呈现出先减少后略有增加,水体的转移比例一直很小;②1991年~2006年间,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是耕地与建设用地、耕地与林地、未利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化;③1996年~2006年间,耕地都主要转向建设用地和林地,林地主要来自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④1991年~200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较大,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建新  龚健  高静  冶琴 《资源科学》2019,41(4):701-716
运用改进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框架探析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为基础,从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间隔、类别、转换)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动态特征。鉴于多种地类相互转换过程分析的非直观性,提出一种转换模式交叉列联表表示各种转换类型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有助于研究者将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与过程相联系。以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为研究案例,分析其1996—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对比其他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未利用地和水体的转出表现出时间尺度稳定性。耕地向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转换过程则表现为稳定的系统性变化模式。其他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与过程及武汉市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改进后的强度分析框架能更直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信息,理解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清水县为研究区,基于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库及空间信息技术,采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9年6期30m土地利用栅格数据为基础数据,分析了清水河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表明:清水河县土地利用主要以草地为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为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1995年-2019年,耕地面积占比呈现了降低的趋势,林地面积占比呈现了逐渐增加的趋势,草地面积占比呈现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建设用地占比呈现了逐年递增趋势,未利用地占比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耕地空间分布集聚特征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他五类用地整体上都呈现了空间集聚性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类型局部自相关分析得出,1995年-2019年从整体来看,区域集聚性表现为减少趋势。各类型高集聚区增加的类型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高集聚区减少的类型为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1995年-2019年各类型低集聚区增加的类型为草地,其他类型均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刘瑞  朱道林 《资源科学》2010,32(8):1544-1550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利用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随机状态下各地类间相互转换的理论频数,通过实际转换量与理论转换量进行对比,构建判断土地利用转换规则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土地利用变化的系统过程。应用上述方法对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临邑县耕地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园林地和未利用地,最后是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其中耕地几乎全部都是交换变化,而未利用地则相反,园林地和其他土地以交换变化为主,建设用地以净变化为主;从新增的角度来说,未利用地转化为其他土地最具有转换优势,其次是未利用地转换为园林地;从流失的去向看,其他土地转换为园林地最具转换优势,其次是耕地转换为园林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取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信息,更清晰地辨别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规则,能够为土地利用空间分析和建模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运用改进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框架探析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为基础,从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间隔、类别、转换)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动态特征。鉴于多种地类相互转换过程分析的非直观性,提出一种转换模式交叉列联表表示各种转换类型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有助于研究者将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与过程相联系。以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为研究案例,分析其1996—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对比其他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未利用地和水体的转出表现出时间尺度稳定性。耕地向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转换过程则表现为稳定的系统性变化模式。其他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与过程及武汉市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改进后的强度分析框架能更直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信息,理解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景观生态和马尔可夫过程的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本文利用三期TM影像,通过遥感与GI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马尔可夫过程,深入分析了15年来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特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城镇建设用地、果园与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农用地和水体面积呈减少趋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是以侵占大量农田为代价的。景观破碎度变大,形状趋于复杂,优势度降低,多样性和均匀性增大,景观类型有向多样性或均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景观的匀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的能力,同时导致景观稳定性降低。为了弥补传统上由各类土地总面积的变化来解释变迁的缺点,研究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理论趋势值分析,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以各类型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趋势最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研究区内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阶段。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婷婷  张凤荣  安萍莉  孟媛 《资源科学》2008,30(10):1517-1524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远郊化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利用1996年、2002年、2006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两个时段来研究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及来源特征,分析得出城镇、农村居民点、交通及特殊用地扩展速度加快,独立工矿扩展速度趋缓;新增建设用地来源涉及所有其它地类,其中耕地贡献最高,达62.54%。为定量分析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构建“建设用地扩展程度变化模型”,将按行政村为评价单元的结果空间聚类,后以聚类结果和“扩展水平重要度”描述建设用地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从“平均分散”向着“多中心集聚”变化;由中低水平扩展为主向着高、低两个极端水平分化,形成了潮白河沿岸及其以西按中高水平扩展,而东部扩展缓慢的鲜明对比格局。出现三个建设用地高水平扩展、空间连续的集聚中心,分别是以西南部天竺、后沙峪、南法信为主的空港经济圈,西北部高丽营、赵全营为主正在迅速崛起的重点镇区域,以及潮白河上游北小营、南彩为中心的奥运商圈。顺义区西部、东部日趋显著的城乡二元发展的空间特征,映射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巨大差异。同时,与土地利用规划比较,发达地区城乡交错带建设用地的扩展和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均远远超出规划控制指标,未批先占及低效用地现象普遍,建设用地扩展带来的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以规划、政策、行业标准等措施加以引导,科学控制,节约利用,从而逐步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提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强度分析框架,从绝对和相对强度两个角度分析地类之间的转换趋势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结构的影响。【方法】构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强度图谱以直观展现区域LUCC关键模式,并以兰西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强度图谱融合绝对和相对强度信息,既可反映如耕地倾向于转化为建设用地、水域向林地转化的强度较低等LUCC的区域共性规律;也能较好地揭示兰西城市群作为西部生态脆弱区中城市化重点区的特异性变化模式,如2010—2020年期间,兰西城市群在未利用地向水域、草地向耕地及建设用地向未利用地的转化过程中均表现出倾向性的变化模式,但受气候变化、占补平衡政策及土地整治项目管护不周等因素影响,分别表现为系统倾向性、绝对倾向性及相对倾向性的变化特征。进一步与转移矩阵及桑基图对比解析可知,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间不存在直接关联性,所构建的强度分析框架及图谱受地类比例和区域整体LUCC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本文提出的强度分析框架具有可行性,可为识别及解析区域LUCC关键模式及规律,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年、2011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了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并对各种类型的土地利用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显著,而耕地和水域湿地向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开发建设用地转化较多,其中2011-2015年间尤为显著,但总体来说,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期间,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丁振民  姚顺波 《资源科学》2019,41(6):1070-1081
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利用1990—2015年4期的遥感数据,探讨在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城镇扩张双重背景下陕西省耕地转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陕西省耕地主要向经济刺激下的城乡建设用地和生态修复政策驱动下的生态用地转化。城镇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其边际效应是林草覆盖率的函数;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草覆盖率的增加可弥补城镇扩张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当林草覆盖率达到83.7%时,城镇扩张不会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影响,此时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临界水平。2017年陕西省林草覆盖率为68.83%,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条件下,今后仍需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以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并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群英  周生路  任奎 《资源科学》2009,31(4):634-640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考量已成为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生态承载力、生态支持能力和生态绿当量作为土地生态效益的衡量指标,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南京江宁区为例,求得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优化的若干方案,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及主成分投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方案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择优。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生态效益考量是可行的,可以为区域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有利借鉴;②采用该方法,目标年与基期年相比,研究区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较小,可完成耕地保有量目标,园地、林地比重分别增加1.02%、4.41%,居民点工矿用地比重增加1.25%,交通用地增加0.91%,建设用地总量增加较小,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生态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未来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影响,本文根据IPCC的建议,利用新近建立的基于主体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详细分析了4种气候变化情景下鄱阳湖区1985-203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这4种气候变化情景分别为A1B(经济高速增长模式)、A2(区域经济多样化增长模式)、B1(引进更多清洁能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情景4(无气候变化模式)。在这些气候变化情景中,由于耕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差异显著,农户主体的收入和他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决策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模拟和结果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可能有利于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自我调整。与A1B和A2两种气候变化情景相比,B1情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更具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与应用——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实现了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模拟.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包括非空间模块和空间模块两个主要模块.非空间模块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思想,用以模拟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需求.空间模块以多分类Logit模型为主体,用以实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需求的空间分配,输出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图.江西省2000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对江西省200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总体精度达到77.68%,尤其是对林地的模拟精度达到86.87%.因此,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能够用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相似文献   

14.
张军岩  于格  于潇萌 《资源科学》2009,31(9):1607-1611
胶州湾以其独特的环境特征与自然属性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发展的优越条件,但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也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务件.研究胶州湾地区1980年~2000年近2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区域未来发展有较强现实意义.研究表明:①1980年~199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耕地绝对数量减少,城乡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绝对数量增加,耕地主要向城乡建设用地和牧草地等转换;1995年~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建设用地大幅增长,耕地少量增加,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都在减少,其中牧草地减少最多;②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反映出来.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最终实档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89年至2006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云凯  白秀玲  姜加虎 《资源科学》2011,33(6):1186-1194
本文利用1989年、1999年和2006年三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及速度、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类型转化模式等角度对鄱阳湖区近17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湖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但其减少速度相对较慢;而建设用地、滩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建设用地增加速度为最快;水体和未利用地受湖区水土资源开发的影响,面积出现大幅减少;林地是近17年湖区最为稳定的土地类型,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变化来看,湖区各土地类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转换,水体主要转出方向为草地和滩地,转入部分则主要来自于耕地;而受生态退耕和垦殖活动的影响,耕地、林地和草地三者之间转换较为频繁;研究期间,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大量侵占耕地来实现的;而滩地面积的增减主要受水位和人类耕作活动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石漠化与土地利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基于黄平县2004年的石漠化和土地利用数据,定量研究了黄平县各区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规律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石漠化发生率。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石漠化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着相关性,石漠化土地中以灌木林地、低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地、山区旱地、石质旱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占较大比例。轻度石漠化土地中以低覆盖度草坡和中密度草坡为主,中度石漠化土地以未利用地和低、中覆盖度草坡和石质旱地为主,强度石漠化土地以石质旱地和未利用地为主。灌木林地中中度石漠化最高可占4.17%,低覆盖度草地中轻度石漠化比例最高为62.09%,未利用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最高可达56.95%、强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43%,山区旱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21%,石质旱地中中度石漠化比例可达56.78%。在研究区,土地利用和石漠化的这种空间关联因区域而异,土地利用和石漠化的相关性受岩性等因子的控制,在岩性以连续性白云岩为主的区域,石漠化发生比例大于研究区其它岩类,连续性白云岩区存在的大面积草山草坡均以已发生不同程度的石漠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与规划因素;然后利用武汉市1993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增长、城市非农化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增量供给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选择土地产出率较高的工业用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促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供给和构建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哲文  黄灵光  钱海燕  方豫 《资源科学》2009,31(10):1787-1792
随着鄱阳湖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类型势必发生转移,从而对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能反映鄱阳湖流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采用3S技术手段,获取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与土壤侵蚀数据,引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指教,对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效应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年~2000年间,影响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土地类型主要集中在农田、林地和草地,而水域、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地三种土地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总体变化不大;②加重土壤侵蚀强度的主要是林地转化为农田、林地转化为草地、草地转化为农田;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转化为林地、林地内部之间的转化减轻了侵蚀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定量研究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效应的变化,与鄱阳湖流域的水土流失现实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