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运用。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而数字故事正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应用。将数字故事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符合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发展思路,而且还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无缝结合,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要优化语文教学,应该使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更好地得到整合,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创新课堂教学。一、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凸显其优越性。首先,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促进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精神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成为众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容量增大,色彩丰富,生动性也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是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因此,必须把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当做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实验的一个"细胞",一个起点.而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内容.这种课程整合,对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体会。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越来越完备。但是,有些课程出现了喧宾夺主的情况,比如,语文课首先还是应该姓"语",在姓"语"的前提下推进信息化教学,否则,就成了带有文学成分的信息技术课。今天,笔者就粗略地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双赢。一、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个意思:1信息技术是"整合"起来的课程的有机构成要素。2要用信息技术(包括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与实效性,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很有必要。新课标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前提,学习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极为优质的、甚至是应有尽有的语文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与语文教学结合,对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力求从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从"学科资源的整合"、"师生资源的整合"、"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瞿婷婷 《考试周刊》2014,(97):27-28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为载体,以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文知识和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打破了以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统天下的语文教学格局,实现了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黑板静态教学模式到"人机互动式"动态演示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它还拓展了高中语文学习空间和视野。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文件的颁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主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已开始步入信息时代,以电脑、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走向课堂,走进教学.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课程与教学带来的种种变化,认清语文"听说读写"教学的转型势在必然,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丰富课堂教学信息。既利于形成现代语文教学观,构建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信息技术以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操作简便、反馈迅速等特点,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与语文这一最基础的学科的整合教学,在当前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其中一部分文章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其没有生活体验.由于自身阅历比较浅的原因,造成一部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景物或人物不太熟悉,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自己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阻力,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如果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就可以迅速突破这种困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大语文教学观是指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外学习和社会语文教育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思想.专题学习网站可以为实施大语文的教学观提供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在促进语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的变革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论文结合具体网站,探讨了在专题学习网站环境中实现"大语文"教学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而目前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还停留在学科层面,缺乏针对不同课程内容的整合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与说明文教学整合的研究,给出信息技术与语文说明文的整合方法,具体包括语文说明文教学的理想教学过程和整合点的诊断,以及整合点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以《海底两万里》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为例,就如何处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中出现的误区进行理性的分析,以改进语文教学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在整合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过程中,容易进入的几个误区,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