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要求"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形式有归纳性猜想、类比性猜想、探索性猜想、仿照性猜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或举出范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一点做法与认识,供参考.一、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数学猜想的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  相似文献   

3.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下面以《圆锥的体积》为例,采用数学猜想与验证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过多地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而忽视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学生想像力与创造力欠佳的现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将猜想引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既要教证明,又要教猜想。”数学猜想是数学理论的胚胎,是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形式。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6.
<正>一、源起,小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勃兴1.数学猜想能力内涵界定数学猜想是依据某些数学知识和事实,对未知量及其关系做出的似真判断,是科学假说在数学中的体现,是数学理论的先导。数学猜想能力是指根据已知的数学知识和掌握的数学办法,通过理性思维方式对未知量及其关系做出猜测性推断的能力。2.理论奠基数学猜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这说明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第三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思考中有“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强猜想的可信度或推翻猜想”,在情感与态度中有“认识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推断可获得数学猜想”.可见,课标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等方面培养猜想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史上记载了不少数学猜想.尽管有些猜想被证实是正确的,有些猜想至今仍未被证实.但不可否认,猜想在数学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高效课堂意识逐渐增强.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概念教学引入和探索环节中应用猜想,借此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效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思考"中明确提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和重视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具体的猜想形式包括归纳、类比和合情三类。  相似文献   

10.
《中等数学》1986年第5期刊登的杨之先生的文章《关于“绝对值方程”的几个问题和猜想》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猜想:,“奇数条边的多边形的方程不存在,特别,三角形方程不存在.”这个猜想是不正确的.我们可构造出如下三角形方程:  相似文献   

11.
猜想是一种跳跃式的创造性思维,从学生学习角度上理解,是指学生利用原有的认识结构与知识经验,直接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大胆猜想,甚至是奇特的猜想,让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与创造性。 一、挖掘教材内容,开拓猜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敲门许久 ,终于有了迟疑的开门声 ;神情愣怔 ,让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说明来意 ,主人反倒生出些许局促 ;寒暄坐定 ,王老师送上一杯热茶 :“您稍等片刻 ,我把这一部分写完 ,好吗 ?”带着十分的歉意 ,他又坐回了他的书桌前。窗外小雨淅沥 ,室内一片静谧。我被正爱生的书架吸引住了。靠墙一溜排开的书架里 ,整齐地摆放着各样书籍 ,分类甚为讲究 ,有文学类的、社会学类的、心理学类的、数学教育理论类的、数学教学研究类的……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如马克思的《数学手稿》,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还有《数学与思维》《数学与猜想》和…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猜想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跳跃式的创造性思维。数学猜想主要是指数学新知识发现过程中形成的猜想,这种猜想是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的合情推理。“猜想教学”的学习实质是学…  相似文献   

14.
1波利亚的研究波利亚(G.Polya)是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他的名著《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数学的发现》早已闻名于世.至今,对数学教育与科研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认为,猜想是人们依据事实、凭直觉所做出的似真推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名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是一个好的猜想家。”数学发展史中名的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猜想、欧拉猜想等都是名的数学猜想,正因为有了这些猜想的提出,才使碍后来的学努力探索。这些猜想对推动数学的发展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察、统计观察、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波利亚(1887—1985)是一位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他曾以数十年时间致力于“数学探索法”与“解题思想方法”的研究,他的数学方法论巨著《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与《数学的发现》对现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也就是说,学生获得数学结论应当经历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波利亚(G·polya,1887~1985)享年98岁,曾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名誉主席。他写的《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和《数学的发现》等,被许多国家竞相翻译。下面是他关于怎样学好数学知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提高了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数学建模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针对一些较难的选择题时,建模(特殊值法)尤为显得非常灵活多变.本人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心得,略谈两点.一、数学猜想1.特殊—分析—归纳—猜想—一般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通过对各类特殊情形的分析比较、正确归纳,有助于产生合理的猜想,在某个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四色猜想归纳法证明中的陷阱问题●山西盂县县委党校张典《自然》杂志14卷5期上刊出兰州铁道学院张忠铺教授的《数学的陷阱——四色猜想的各种“证明”》文章。其中介绍了数学归纳法证明中的陷阱问题。文中写到:我们给出常见的错误“证明”。用d(v)表示v的邻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