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新华社长驻澳门记者,我曾多次采访过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此次新华社前方报道组在安排采访计划时,对何厚铧的专访任务就似乎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我的头上,同我一道采访的是总社港台部的孙承斌同志。  相似文献   

2.
在澳门400多年历史上,何厚铧是第一个由当地人民选举出来的自己的领导人。他将带领澳门45万居民,在中国最后一块结束被外人统治的土地上,创造新的纪元。一个崭新、充满活力的新澳门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当选首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的何家“五公子”何厚铧雄姿英发,谈笑濠江前景。2009年12月19日,在澳门国际机场迎接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何厚铧已经是一头华发。说起他的白发,他欣慰地说:“能为澳门、为国家做许多事情,最大的代价就是头发白了一点,这算不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于飞 《新闻三昧》2000,(1):9-10
澳门回归,举国欢庆。当人们彻夜难眠,怀着激动的心情从电视机中收看中葡政权交接仪式和澳门特区政府成立的现场转播时,不仅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和澳门区旗,也看到了那个举起右手宣誓就职的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他是近400年来,这块土地上的第一位中国领导者,他的名字将与新世纪的澳门共同载人史册。澳门回归前夕,我有幸采访了他。他谈话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品格和治澳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下旬,新疆青少年出版社一行3人,随中国大陆出版代表团赴澳门参加了IBBY国际会议。IBBY的含义是“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这次它召开的是第三十届世界大会。这个世界性的儿童读物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在不同的国家举办,2006年在中国是首次举办。这是一个规格很高的文化交流活动,澳门会议的开幕式由行政长官何厚铧亲临现场为大会剪彩。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9,(17):14-14
在5月11日出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上,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正式将今年7月26日定为第三届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选举日。每一名候选人的竞选活动开支被限定在澳门币894万元(合人民币约762.7万元)以内。  相似文献   

7.
澳门特别行政区隆重举行回归祖国三周年庆祝活动,马万祺、何厚铧亲切会见祖国内地档案工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贵档案参展引起社会轰动……  相似文献   

8.
位于美国赌城拉斯韦加斯的威尼斯人酒店.其创意来源于其老板艾德森。1991年.当他与夫人Miriam Adelson医生到威尼斯渡蜜月时,突然产生了灵感.于是成功将著名的意国水城风景搬进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区.令威尼斯人酒店成为各界人士旅游娱乐的称心首选。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The Venetian Macao-Resort-Hotel)是拉斯韦加斯威尼斯人酒店的”翻版”,但其豪华程度更是超越前者。位于澳门路的金光大道,由艾德森的金沙集团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建成,酒店设有三千间豪华客房及大规模的博彩、会展、购物、体育、综艺及休闲设施等,是全球最大的酒店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澳门回归的日益临近,祖国内地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澳门。他们渴望了解澳门,认识澳门,一睹它的风采。作为内地媒体理应担当起这一职责,把宣传澳门,沟通澳门与内地的交流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前不久,我们前往澳门进行了采访,取得了一些感性认识,获得了一些理性思考。我们深感宣传澳门一定要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体现本色,把握特殊,从而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报道内容要体现本色,公正客观 澳门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澳门回归是继香港之后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里程碑。但由于内地与澳门长期隔绝,对澳门一无所知的大有人在,即便是对澳门有所了解的人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因此,作为一名记者,就有责任澄清事实,把一个公正客观的澳门展现在国人面前。 在内地人眼里,澳门是一个治安较差,赌黄泛滥的边陲小城。在去澳门之前,我们的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对澳门的理解更是模糊不清。受传闻的影响,我们对它也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家人也一再交代要谨慎行  相似文献   

10.
当澳门回归的脚步将要临近并轻轻掠过我们身旁的时候,人们对澳门这一南海明珠的关注是可想而知的。我国的出版界,为了迎接这一庆典,满足人们对澳门了解的心理.出版了大量的介绍澳门的图书,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的盛典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些书籍中,带有庆典性的通俗读物和知识读本占有较大的比重。人民出版社的《九九回归看澳门》、《月阴月晴观濠镜──澳门沧桑》,新华出版社的《澳门纵横》、《澳门1999》.世界知识出版社的《澳门1999:历史·现状·未来》,中央党校出版社的《澳门问题读要》,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澳门走进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澳门天主教堂建筑与澳门城市开埠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它们不仅构筑了澳门城市建筑的主体风格,而且奠定了澳门城市规划的基本结构。今天的澳门,仍然保存着地中海城市的特有风采。  相似文献   

12.
1、宣传澳门问题的由来和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2、宣传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和中央关于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宣传《基本法》。3、直传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推委会的工作情况;直传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以及澳门同胞积极参与筹组特区政府的情况;介绍澳门公务员本地化、法律本地化和中文的官方地位这三大问题的解决进程;宣传我国政府决定在澳门驻军是体现主权的象征,也有利于澳门社会的稳定;宣传我驻澳部队为进驻澳门所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宣传澳门同胞爱国爱澳的情怀,内地和澳门血浓于水的密切联系以及澳门的…  相似文献   

13.
澳门天主教堂建筑与澳门城市开埠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它们不仅构筑了澳门城市建筑的主体风格,而且奠定了澳门城市规划的基本结构。今天的澳门,仍然保存着地中海城市的特有风采。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阐明了对澳门问题的立场: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国政府主张在条件成熟时,经过谈判解决,在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1955年,葡人企图借“澳门开埠400周年”搞庆祝活动,同时,葡政府宣布将澳门改称“澳门省”,隶属海外部管理。7月,又颁布《澳门海外省组织法》。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警告澳门葡萄牙当局》的评论员文章。澳门当局不得不取消预定的庆祝活动。1960年3月8日,在祖国亲人的支援下,澳门将珠海竹仙洞、银坑的储水输入过去。199…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末,瑞典人安德士·荣斯泰特到达澳门。他认真研究了有关澳门的全部档案后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葡萄牙人占领这块土地既无法律根据,又没有任何协议作基础。葡萄牙没有任何权利霸占澳门。荣斯泰特是为澳门写历史的第一人。19世纪初,英国人再次企图夺取澳门。1802年,英国6艘军舰进入澳门水域。葡人无力抵制,向中国政府“恳示保护”。广东地方政府迫使英国舰队全部撤离了澳门水域。1808年,英军在葡没有反抗的情况下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澳门。中国政府一边警告英军速撤兵,一边在香山县城及澳门附近部署军队,严阵以待…  相似文献   

16.
澳门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已有中国先民的足迹,秦统一中国后,澳门即被纳入版图,此后历代相沿。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涉海东来,明政府在要求其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并接受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允许其租居澳门。光绪十三年(1887年),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澳门为葡国的“永久”管理地。该条约虽然已于1928年失效,但葡萄牙仍占据着澳门。1987年,中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值此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之际,我馆会同澳门基金会、广东社科院历史所共同编辑《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现将其中馆藏明代档案中天启、崇祯年间兵部题行稿之有关文献摘发,以飨读者。这组史料反映了明政府委任澳门官员负责巡视管理澳门的军事防务、设关盘验出入澳门的贸易商船、市舶司征收澳葡税银等行使主权的情形,以及葡人租居澳门后给广东地区带来的种种祸患。  相似文献   

17.
随着1999年12月20日这一庄严时刻的临近,澳门回归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出版界也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纷纷出版了澳门题材的图书、画册、图片、光盘。据新闻出版署图书在版编目中心提供的数字:仅1998-1999两年间全国共推出澳门题材图书约250种。这些图书中,有专门介绍澳门历史的,如新华出版社的《澳门纵横》、珠海出版社的《澳门的历史》、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画说澳门》……这些出版物虽然都着眼于澳门400年的历史,但角度不同,各具特色。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澳门的故事》就匠心独具,该书在澳门400多年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澳门传媒的发展历程,以史学的角度,对传媒的发展及澳门各个时代的社会变迁进行描述式的概括。由于澳门的独特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其在中国的独特历史地位,澳门传媒的发展,在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都不仅仅反映澳门本土的社会状况,还同时反映了中葡两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地政局和葡萄牙政局的变化。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澳门回归后,传媒的发展才更侧重反映澳门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9.
小小澳门,气象万千,不说不知道,不看不知道,不到澳门永远不能真正了解澳门. 有人说,澳门是一本书,一天也是读,一年也是读,有人在澳门住了10年,临走时说还没真正读透澳门.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13,(12):139-139
本书是明代澳门历史研究的专题著作,关照明代澳门社会的方方面面,所涉及:明代葡萄牙人东来及澳门开埠、明代澳门政治、文化、经济、城市发展、中葡关系及澳门历史地理诸问题,也涉及以澳门为中心的中国天主教传播、中西文化交流及东亚海上交通等。书中既有澳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名、事件、文献及名物制度的微观考证,也有对明代澳门历史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论述,大中有小,以小见大,纵横交织,中西文献史料相互映证,努力呈现出一幅内容极为丰富且色彩斑斓的明代澳门史的全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