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希腊文化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丰硕成果,对后世尤其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本文拟从古代希腊的经济、政治、民族精神以及对东方文化成果的吸取等方面,对古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原因,作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发源地,因而也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只有奴隶制才……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反杜林论>1970年中文版页178)。” 古希腊文学成长的土壤和丰富的源泉则是它的神话·传说。 “大家知道,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971年中文版页33)。”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非常重视文化的承传性。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同理,没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也就无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民族文化,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昭示的,首先要得到“真正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优点和缺点,我们才能正确地掌握、运用它来创造和发展今天的文化。怎样认识民族文化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给我们提供了范例。马克思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要了解欧洲文化的特点,就得要“回到希腊人那里去”,就要研究“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希腊)神话”这欧洲文化最古老、最有权威性的代表,这也就是要寻找到一把一通百通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通过对希腊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古代希腊的历史是欧洲历史的开端,它的文化对欧洲和世界都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因而也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梭伦改革有利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并奠定了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基础;希波战争是希腊人反抗波斯入  相似文献   

5.
唐宝清 《时代教育》2009,(11):43-43,47
现代教育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强调以“终身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文化是古代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异常光辉的地位。它对于后世,特别是对欧洲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人们通常把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恩格斯曾指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就没现代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了以学生健康第一和素质提高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出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不可代替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终身体育的思想已被我国教育界和体育界所接受,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被教育行政部门所公认,著名体育专家毛振明先生用两句话概括了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第一句是让体育在…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数学看成一种文化,则数学创造过程既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发掘与创新的过程.古希腊蓬勃发展的数学不仅是希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希腊民族文化中理性精神的必然演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批判文化为解析几何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科学观与神学观的交融带来了十七世纪欧洲数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而科举文化对个性的摧残成了中国近代数学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数学看成一种文化,则数学创造过程既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发掘与创新的过程。古希腊蓬勃发展的数学不仅是希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希腊民族文化中理性精神的必然演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批判文化为解析几何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科学观与神学观的交融带来了十七世纪欧洲数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而科举文化对个性的摧残成了中国近代数学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的“养”有“生育、抚育、教育”的含义。生育“体”之意。养生就是身体教育,与“体育”是身体教育的含义相同。这就给我们开展养生体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基础。1 养生体育教育的研究1.1 对养生体育教育的思考 养生体育教学模式告诉我们,养生体育首先把“养生”的内涵步入到体育教育的视野中探索与发展,以体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开发养生文化的体育内涵,  相似文献   

11.
道家从人的自然性角度来规范体育的审美价值。“身与物化”、“技与道化”构成道家体育的审美价值取向,它为我国体育的生活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育文化在小城镇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小城镇日益重视发展体育文化。小城镇要深入考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立足于城镇化发展背景,采取有效策略促进体育文化实现良好发展。简述城镇化发展背景,浅析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现状,探究基于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途径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休闲体育是带有时代气息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存在方式.学校休闲体育教育为学生架起从“为体育的生活”到“为生活的体育”的桥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在坚持“健康第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注重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同时,还应采用“俱乐部式”和“三自主式”教学模式,注重休闲性,逐步引导学生养成休闲体育意识、态度和习惯,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把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终身体育?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相关教育,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根据以上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构成的终身体育的全过程。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将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国家教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提出 :“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增加学生体育意识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终身受益。”著名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 ,不重视学校体育 ,那么 ,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 ,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 ,那么 ,体育在教育中就变成了‘插曲’。”这就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那么 ,到底何谓终身体育 ?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 :“所谓终身体育是…  相似文献   

16.
习斋体育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习斋先生是清朝初年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尤其具有独到的建树。在“习行”的哲学基础上,习斋先生较为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到了体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价值和体育的社会价值,构建了以“礼、乐、射、御”等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为近代中国体育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发展速度促使高校加快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用毛泽东体育思想指导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教育为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进行改革,其中高中的课程改革是比较明显和频繁的.高中的课程改革给我们体育课程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高中体育实施选项教学,能够使高中生在学习体育课程时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这为高中生的体能锻炼奠定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骨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按:体育教学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苗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出炉,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各级学校也面临着创新与发展的机遇期.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应凸显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加优越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