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人,很喜欢写诗,也很虚心求人指救。有一次,他把自己的《早梅》诗送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那里去请教。郑谷仔细看了齐己的诗作,然后十分认真地指着诗中“前村雪夜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说:“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数’字,还得好好推敲。既然是‘数枝开’,怎么能把早梅的意思表达出来呢?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  相似文献   

2.
臧学民 《湖南教育》2005,(19):19-19
在我读到下面这段话以前,“教研”在我的意识里是神秘而遥远的——“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也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的‘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之后,中小学教师才有可能享受‘教育研究’的益处。”(摘自刘良华《一个课程关键词: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文中对“叙事研究”的阐述,帮我揭开了“研究”的神秘面纱,让我在“叙事”中走近“研究”。  相似文献   

3.
《兰亭集序》教学,只剩一个"课堂质疑"步骤了,我习惯性地问:"大家还有别的疑问吗?" 话音刚落,语文科代表站了起来. "老师,刚才解析精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时,您只重点强调了‘一’、‘齐’的用法,我觉得‘固’字也很重要,而且如果按照课本注释‘本来、当然’讲,有点不通,不如解作‘确实’、‘的确’更为通顺."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心的事业,需要用心去耕耘;教育是信的事业,需要用诚去培植;教育是新的工程,要不断去创新;教育是辛的工程,要不断用勤去实施:教育是行的征程,重收获更重前进;教育是馨的花朵.永远留清香满乾坤;教育是兴的浪花,后浪推前浪水无止境。教育要用心、用信、用辛去‘行’,而后馨香满园,兴国安邦。”  相似文献   

5.
我省虽然在上个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普九”目标,但“普九”的程度和水平都还有待提高。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十五’期间,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把‘普九’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普及、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实现‘普九’的贫困地区要按规划实现‘普九’目标;已实现‘普九’的农村,重点抓好‘普九’巩固提高工作。”本刊本期推出《无坚不可摧》一文,着重推介泸溪人民抢抓住机遇,“以扶贫促‘普九’,以‘普九’促扶贫,”实现“普九”扶贫并举攻坚的经验,相信对各地是个借签…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出差与一位班主任谈及教育学生的心绪来,其不讳言:“我高兴时,学生可以‘享福’;反之,学生就要‘遭殃’…·‘·”闻罢,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从心理学的角度说,班主任的情绪在~定条件下会影响学生,使之产生同样的态度体验,形成一种较大的感染力;同时还具有动力与信号的作用,学生会通过它来表达态度、沟通情感。由于情绪具有这些特殊的功能,它可以影响整个教育的过程,因此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很好地把握和表现自己的情绪。然而,如上所述的情绪表现,在教育工作中时有所见。有些班主任不能驾驭自己的正常情绪,每每因…  相似文献   

7.
当年一个刚刚加入工农红军的青年同志问胡耀邦同志,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胡耀邦同志说:“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就要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我以为耀邦同志所说的“坏处”,即是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处处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占有了这些“坏处”,人民群众便拥有了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8.
校园“新”生:留了一级又一级——“留学生”睡了一课又一课——“特困生”家里有钱不读书——“高‘财’生”追完系花追校花——“有追求的学生”校园状态: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伤逝大四朝花夕拾。高中VS大学:高中向往大学,大学怀念高中。高中生不明白,大学生活那么精彩,为什么还会有人自杀?大学生不明白,大学生活那么无聊,为什么还没有人去自杀?恋爱:人在教室心不在,读书不如谈恋爱。不在寂寞中恋爱,就在寂寞中变态。吃饭不吃菜,省钱谈恋爱;恋爱没谈成,重修好几门。四年,处处盛开爱情;毕业,处决爱情。开支:月初…  相似文献   

9.
“大圣,你知道吗?”太上老君对俺说,“现在人类的科技高得不得了。前一阵子我下凡,发现他们发明了什么‘光速飞机’,速度比你的‘筋斗云’还快,他们还想用‘航天飞机’上天旅游呢。”“俺不信。”俺说。“不信就去看看,北京正在举办第29届奥运会,你去瞧一瞧。”俺到凡间,摇身一变,变成一个人。来到北京运动场,到了入口处,一个检票员叫俺给票,俺没给,这时来了两个铁家伙———听说叫什么“机器人”,把俺抓住,扔了出去。俺使了个“隐身术”,结果被“红外线检测仪”给发现了。俺用了“钻地术”才混了进去,找了个位子坐下。…  相似文献   

10.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是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这里的“语文”和“教学”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引申,分别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没有确定,就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用“无动于衷”而不用“无动于中”《现汉》:“[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也作中。《新华》只收“无动于衷”。《大词典》以“无动于中”为主条。词频统计:无动于衷186,无动于中0。宜以“无动于衷”为规范形式。(参见“热衷”条)用“毋宁”而不用“无宁”《现汉》:“[毋宁]副词,表示‘不如’:这与其说是奇迹,~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作无宁。”《新华》处理同《现汉》。词频统计:毋宁43,无宁0。在“不如”的意思上,“毋宁”与“无宁”为异形词,宜以“毋宁”为规范词形。“无宁”在古汉语中还有别的…  相似文献   

12.
“言教”与“身教”陈旺先.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是传技文化知识,都离不开‘言教’,可以说‘言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两个教师的知识水平相仿、教育对象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相近、教学内容相同,但其教学效果却可能迥然不同:一个...  相似文献   

13.
宋玉柱同志在《汉语里有“没去了几次”这种结构吗》一文(1980年《中国语文》第6期)中提出:“‘没’在‘动+了+数量’中就只有一个位置,即放在数量短语前,而没有放在动词前的形式”;汉语中“没有‘没去了几次’这种结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宋氏推理的过程是:“没有”与“去了”相矛盾,不能说“没有去了”;因而“没去了几次”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此推理,也大有漏洞。首先,宋说并未明确此语中否定的指问。高名凯先生在讨论否定句型时指出:关于否定,一般人“以为是约束动词的。否定实在是整个命题的否定说法。如果我们说‘这不…  相似文献   

14.
对宝山教育产生采访冲动源于两个细节和一个疑问——杂志社首席编辑从宝山采访回来兴奋地告诉我们:“宝山有‘宝’”,追问究竟是些什么“宝”,他笑着回答:“不妨去‘探宝’,就会有答案的。”宝山,给我们出了个谜面。  相似文献   

15.
小熊笨笨问小松鼠(shu)胖胖:“老弟,‘几倍’和‘翻(fan)几番(fan)’是不是一回事?”小松鼠说:“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用这个数去乘以几。至于‘翻几番’嘛,就是一个数随(sui)‘翻’的次数扩大若干倍。举个例子,嗯,你给我先搬砖(ban zhuan)吧!”  相似文献   

16.
陈世荣老师在《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9期上发表了《小学教师不宜搞教科研》。陈世荣老师认为,“对于既有的先进科研成果还没有简便地‘拿来’为我所用,为什么一定要亲自‘赤膊上阵’去‘科研’一番呢?”对此,我有以下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袁枚《祭妹文》中“四肢犹温,一日本瞑”,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必修)《教参》译作“四肢还温热,一只眼睛还没有闭”。于祥龙老师认为“如果把‘一目本瞑’理解为‘一只眼晴还没有闭上’,就意味着‘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这种现象显然有浮于事理,不符合生活实际”;实际上“‘一目本瞑’在数词与名词之间省去了一个量词”,这个量词“是‘双’更合理”。(《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4期)这种看法与语言实际、生活实际都不相符。大量语言材料说明,文言中表示成双的器物方法有二。其一是名词前直书“双”“两”。例如:“其所凭之…  相似文献   

18.
"‘云头一具尸’是‘层’,‘士兵头上插羽毛’是‘翠’,‘错错错大错’是‘爽’,‘今日头上写二王’是‘琴’,‘一口咬棵树’是‘困’,‘大牛腰戴帽’是‘牵’,‘山边在起火’是‘灿’。"这是一位语文教师领着孩子编字谜识字。她还编了一些儿歌帮助学生识字,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教"法、丢"时,编成:"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是一个爱画画的小朋友,你就要学会用‘美术的眼睛’看世界。眼睛还分‘美术的眼睛’、‘数学的眼睛’吗?不都是一样的吗?欸,眼睛外表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可不同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却不一样。同样一个‘●’有的眼睛把它看成一个黑点,有的眼睛把它看成了一个太阳,而有的眼睛把它看成了一个小汽车的轮子……你看,是不是不一样呢?这‘美术的眼睛’啊,就是有敏锐、细致的洞察力,会欣赏美,分辨美。”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考生语言表达过不了关。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强调:“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多年担任江苏高考阅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也曾幽默地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