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尽管在根本观点上分歧颇多,但在新闻真实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然而事实上,资产阶级讲“真实性”只是打出一块招牌而已,无产阶级新闻却是不折不扣地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尽管这样,在实践中因多种因素,还依然存在新闻失实的问题。因此,核实事实,便成为记者杜绝新闻失实所采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正确的核定程序,应该是把核实工作贯穿于采访的全过程,边采访,边核实,同步进行。其方法有:溯本求源、寻求物证、多方证实、逻辑判断、技术检验。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报道中,系统整体思维的运用对于记者认识新闻的真实性,成功地完成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以及新闻编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真实”不应该是新闻学探讨的问题,也不应该是新闻人和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追求到和应该追求的、有意义的是“新闻客观性”。传统的“新闻真实”是把目光集中于“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所谓“新闻真实”就是说,两者具有某种“同一性”。而现象学所强调的“新闻客观性”则是把目光集中于“新闻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所谓“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但是并不保证“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具有“同一性”。本文试图以现象学的思想方法重新认识新闻真实性这个传统命题。  相似文献   

4.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时常用和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当被采访人缺席时,可以通过大量采访周边的人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技巧无定式,需要记者在长期学习和“三深”、“三贴近”中不断积累,掌握多种采访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3)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4)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确保新闻真实,最重要的是在新闻工作者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倡新闻工作者树立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使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媒假事件”与新闻真实分析问题,文中介绍了新闻策划与“传媒假事件”的现状,探讨了新闻真实性与“传媒假事件”的分析,从唐骏假文凭案例分析了“传媒假事件”与新闻真实性的区别,希望媒体工作者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真实的媒体时间,为人类的昌盛文明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类型的媒体报道中,灾害报道和带有灾害性质的突发事件报道最能考验记者对“度”的理解和把握.灾害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害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一些媒体记者在现实采访中的表现缺乏人文关怀,于是便导致了灾害新闻采访报道中的“失范”现象.如何把握好灾害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和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对于新闻采访心理研究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重要性,记者江永红说:“搜集寻访日采访.采访之对象,无非人与事,而事乃人为,除却纯自然现象新闻,采访归根结底是与人打交道,即必须面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场.在一定意义上说,会不会营造出一个有利于采访的心理场,是决定一个记者采访之成败、效率之高低的枢纽.此乃作者多年实践之感悟,不知是否有失偏颇.”采访心理研究对民生新闻的采访实践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闻真实性不仅指事实真实,还包括总体真实、转发新闻的真实以及本质真实等几个维度。新闻必须真实,这是由新闻本质决定的。从伦理学角度看,新闻的真实性也是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秩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把关”与新闻真实性密切相关。新闻把关既可以对新闻真实性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认识新闻事件的全貌和对新闻真实的正确把握,也可以对新闻真实性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得受众不能获得高层次的对新闻事实的了解,对社会舆论产生不良的引导作用。新闻把关人要发挥好新闻把关的积极作用,就要从思想、制度、法律、文风建设、队伍建设入手,强化把关意识,正确履行把关职责,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3)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4)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确保新闻真实,最重要的是在新闻工作者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倡新闻工作者树立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使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3)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4)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确保新闻真实,最重要的是在新闻工作者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倡新闻工作者树立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使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活动探究单元”以活动任务为核心,形成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根据统编版教材“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的任务要求,教学过程中需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按照“当读者学会阅读新闻”——“当记者进行采访实践”——“当作者撰写新闻稿件”的顺序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而且能涵养事事关心的情怀,增加洞明世事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针对一些突发性的新闻,越来越多的公共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而这无疑对现场记者的采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镜头,采访新闻的当事人、目击者等不同的参与人员,通过有效的问答为观众呈现新闻现场的状况.如何在采访中获得有效的新闻线索,掌握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笔者就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以及相关的经验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自从新闻摄影出现在新闻行业里,依靠其直观性和真实性得以迅速发展,新闻摄影用摄影手段记录新闻的现场,客观真实地体现新闻被人们所接受,但是随着新闻时代的迅速发展,行业竞争性越来越强,新闻为了博取大众眼球,出现了新闻的造假、捏造新闻等一些不良的恶性竞争。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标准,新闻摄影之所以在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源于它特有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坚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从而保证新闻的质量,是新闻摄影必将坚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是一个“顿悟”过程,核心是政治敏感;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和深入采访激发出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学习,防止新闻敏感疲劳。  相似文献   

17.
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都十分强调真实性原则。但文学的真实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有着不同的要求。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再造”,新闻只能对社会生活进行“再现”、文学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再造”的合理性上,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再现”的准确性上。在此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不论是文学的真实性还是新闻的真实性,都更要求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王凯 《华章》2012,(11)
古人曰:“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如果说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那么记者无疑也应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记者,应注重在新闻采访中观察及思考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提高电视新闻精彩采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真实性在新闻和法律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们对真实性的理解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着明显差异。在目前大量的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中,法官普遍采用的是过错推定原则,从而把举证责任放置于媒体和记一方,这样就使媒体和记在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案件中处于不利地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遵循我国《民法通则》中“谁主张,谁举证”的责任原则,由受害人来证明加害人的加害行为对自己名誉权的损害。而这种转变,又必须基于对新闻真实和法律真实的本质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20.
韩蕾 《华章》2013,(28)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不善于提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活动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就必须使用各种技巧来让对方开口本文就新闻采访提问的艺术和技巧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提高新闻采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