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认同危机在当代是个真实性命题,查尔斯.泰勒从构建不可逃脱的框架出发,认为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时代缺少能够提供道德根源的框架。道德框架的缺少同主体趋向根源这个不可逃脱的框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自我认同危机。替代性道德根源理论是泰勒对自我认同危机解决的最初尝试,尽管泰勒的研究并没有解决当代认同危机,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道德框架,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扭转危机的历史转变:一次是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从多次危机中挽救了中国革命,并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正如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从多次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中央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指明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的文字之一。重视汉字书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是现在写字逐渐被打字所替代,汉字书写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与文化危机。在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而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从语言战略出发,大学特别是高师院校应该将汉字规范书写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4.
有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奠基的工程,造就的是学生的幸福人生,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解除孩子的心理问题,拯救问题学生,无疑是我们一项重要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5.
当SARS危机缓慢消退,SARS的威胁 烈度已经减轻,生活秩序开始相当程度地复原时,人们逐渐从危机状态中恢复过来。但我们发现,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想像的未来能够恢复“正常”的愿望,和目前的状况之间有了极大的落差。我们今天的常态并不是过去的常态。我们经历了SARS之后的生活,不可能和过去完全一样了。与SARS共舞的生活已经摸索了一段时间,即使疫情缓解,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那种生活。而且我们也不能期望在短期内有一种没有SARS的生活。我们似乎应该考虑到SARS在一种低烈度的状况下,和我们共存的新的“常态”生活。SARS留下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危机给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引发了一场百年一遇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人人都噤若寒蝉,高呼要过冬,那么危机就只能是危机吗?冬天就一定只能是寒冷吗?冬天里有没有机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呢?一定会有的,危机中蕴藏了机遇。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呢?我们将从中小企业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完善该系统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机遇。  相似文献   

7.
张颐武 《神州学人》2003,(8):8-8,14-15
当SARS危机缓慢消退,SARS的威胁烈度已经减轻,生活秩序开始相当程度地复原时,人们逐渐从危机状态中恢复过来。但我们发现,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想像的未来能够恢复“正常”的愿望,和目前的状况之间有了极大的落差。我们今天的常态并不是过去的常态。我们经历了SARS之后的生活,不可能和过去完全一样了。与SARS共舞的生活已经摸索了一段时间,即使疫情缓解,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那种生活。而且我们也不能期望在短期内有一种没有SARS的生活。我们似乎应该考虑到SARS在一种低烈度的状况下,和我们共存的新的“常态”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心理救援专家曾说:"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这说明,当前社会,人类的心理危机是何等严重。在这些心理危机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尤为突出。概括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弱,自私狭隘,虚荣心强,缺少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角度看,当下的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逻辑。因为,资本的掠夺本性和整体无理性仍是危机的客观根源,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及其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变种仍是危机的精神根源。但与马克思、列宁时代不同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经济形态已由资本帝国主义发展为金融资本主义。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时代发展的基础上,重申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主义和历史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危机启示类作文素材 1.日常生活中的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单位食堂就餐,大家都用一个勺子从大汤桶里舀汤,每个人用过后总是随手把勺子往桶内一丢,勺子总是滑落到汤桶里。如果有人再舀汤必须从汤桶里捞出勺子再用,很不卫生。很多人对此高呼“舀汤人真没素质”,后来食堂师傅把勺子换成长长的柄,长度比汤桶还要高,勺子再没有滑到桶里的机会了。  相似文献   

11.
张鹏 《教育评论》2012,(2):9-11
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文化冲突是我们遭遇的历史现实,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性问题"。"现代性问题"的核心是道德危机,道德危机最核心的是人生观的危机。德性的复兴有助于缓解人生观教育危机,德性从潜在到自在的过程是人生观教育的过程,德性的自为就是人生观教育的最终形态。即达到"德性"和"有德性"的辩证统一,成为主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究其根源,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金融监管不力的合力共同造成的。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日益全球化,金融市场相互开放、相互关联中当然也不能幸免。然而我们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更应坚持独立自主,防止外部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结合国内的发展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实践验证基础上的科学理论,至今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当代经济危机的一切表现,最终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作出解释。但是,与以往的古典经济危机相比,当代经济危机又有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危机从首先在实体经济领域爆发转为首先在信用和金融领域爆发;危机的导火线从有效需求不足转为有效需求过度;危机的周期从相对缩短转为相对延长等。据此,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不仅将再次得到证明,而且必将与时俱进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谈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保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危机”,是指个体无力应付困境的一种状态。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比其它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而这时危机干预是我们自然而然会面对的一件事。不过,在危机干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常常会涉及到,那就是保密问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早在1996年,联合国心理学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一些群体特别是教师群体中体现出来了,但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被人们深刻地认识到。  相似文献   

16.
危机──学生失去了学习动机,家长不再督促关心,有关教育机构也不再对生物教学成绩进行评估表彰,使生物教学工作陷入危机;另一方面,我们已向生物学世纪大步迈进,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到未来社会的高科技发展,都对人的生物知识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当前生物教师最为担忧的──未来人才的生物学素质危机。  相似文献   

17.
一、危机时代一九五○年代至六○年代被称为“教育未来”的时代。但是,从进入七十年代起,竟转而呼叫世界性的教育危机。这种情况,目前仍然在继续。就是到八十年代,这种叫喊危机的呼声似乎只会加强而不减弱。当然,这些变化和整个社会的变革不是没有联系的。教育危机的思潮作为经济和政治、社会的缩影而表现出来,然而,与此同时,这种危机的根源还在于教育本身的基本结构的变化。总之,正如产业社会面临着转折期一样,产业社会的教育也是面临着一个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界盛事--美国经济学会(AEA)年会,已在2009年1月初召开.在这个著名经济学家齐聚的场合,一般人若想从他们身上找到解决不景气的药方,恐怕要大失所望.因为,经济学家对这次金融危机事前无力预知,事后束手无策.2008年10月,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宣称,美联储的电脑模型与经济学家都没有预测到这次危机,言外之意是这个危机世上无人可预测到.  相似文献   

19.
关于搞好高校日常危机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作为社会中的一种组织,客观存在着许多不得不面对的危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就是一场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交互影响而导致的危机。在这场危机面前,各高校由最初的猝不及防,到后来的沉着应对,付出了代价,获得了教训,也经受了考验。当“非典”的阴霾逐渐消散之际,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开始意识到,高校必须正视危机管理这一重大课题,研究并实施危机管理。其中,日常危机管理作为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应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从狭义上理解,高校所面对的危机主要指那些“威胁到学校运作”、“损害学校功能”的事件;但从广义上来讲,危…  相似文献   

20.
<正>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仿佛把人一下子拉到了一个"不能脚踏实地"的空间中。整个社会心浮气躁,教师也不能幸免,教师是人,也要吃喝拉撒,也有七情六欲,也要享受生活。联合国专家曾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与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及时克服消极心理的影响,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工作中去。然而,我们总能看到有些教师从课堂出来后,游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