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载体,没有生命,就无法实现对人的培养。实施生命关怀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崭新课题。本文由目前屡屡发生的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为引,从生命关怀缺失的现状,指出重视生命关怀的紧迫性与必然性,提出实施生命关怀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是生命个体,以生命的方式而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彰显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启动学生奋发向上、自我完善的动力机制,使其能够过一种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促其生命自由、快乐、健康、幸福成长。作为一种新理念和新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转向聚焦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发展,倡导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追求思想政治道德和个体生命的交融、和谐与共生,其实现必须正视学生生命存在,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引领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塑造生命化幸福教师,建构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而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那么.何谓幸福?又以何实现人的幸福呢?这正是教育应该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而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那么.何谓幸福?又以何实现人的幸福呢?这正是教育应该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生命本质实现、确证、生成与彰显的过程.教育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品性,它坚持教育主体的生命立场,以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为旨趣,注重生命生成与关怀生命,追求教育主体生命成长和生命世界的丰盈,彰显出丰富的生命特性和浓厚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6.
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意义感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的目的、方向和态度的看法,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感受。作为关怀人类幸福的事业,教育必须关怀人的生命意义,让学生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形成一种意义感。教育应该让学生有人的尊严感,培育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和生命责任感,增加学生的生活愉快感,指导学生积极直面缺憾感。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应该诗意的栖息于世界。教育作为一种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理应从关注“人”生命的角度出发来促进“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因而教育是一件极其谨慎的事,它需要教师精神世界的日益完善。”因此,从教师个体生命的角度来理解和研究教师,将更好地实现教育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引导教师走向生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遵循人之天性的教育,人文关怀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在于对生命的呵护、对人善良天性的唤醒,表现为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呵护生命情感、给予生命爱之关怀。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育研究片面追求所谓的“科学化”,它以近似于对待“物”的方式对待“人”,缺少人文关怀。本文试从教育研究的生命意蕴角度出发,阐述走向生命关怀的教育研究的应有之义,探索教育研究走向生命关怀的实现途径,以期为教育研究提供更宽广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因此,教育应成为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应通过引导人的生命建构去实现,因而,真正的教育应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体现生命关怀,焕发着生命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人文语境下学校教育的生命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珍视人之为人的根本的有意识的生命,从生命视角彰显其富于"人性"的教育关怀,是教育本然而应然的价值承当。凸显教育的人文关怀,不能没有也离不开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复归人性、理解生命、关照生活、珍视情感,是人文语境下学校教育的生命关怀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2.
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教师教育的伦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活动.教师教育是关乎教师生命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内在地关注置身其中的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属性与价值追求.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探明教师教育的生命向度,寻回教师教育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教育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的超越,使教师教育成为富于人文关怀并有益于教师幸福人生的伦理实践,是教师教育走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学生暴力事件在学校频繁发生而且不断升级,因此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学者们提出了要学生树立生命关怀的意识,建立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生命关怀的实践活动,实现生命关怀教育融入课程内容等有效措施。而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力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研究体系。我们对生命关怀方面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后来的学者和学校教学管理者提供广阔的借鉴空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在于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因此,现代德育工作建设必须以生命关怀为指导,认真思考教育与生命的关系,围绕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三大主题,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价值取向,促进和完善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然选择,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不但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也包含着对人的生命进行终极关怀,提升生命境界、提高生命质量的历史使命。从本质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与生命关怀相互依托、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一个联合体,是人实现自身生命意义与超越性的基本依凭和价值向度。因此,在我国当代大学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对象,是灵活的生命个体。现代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关怀学生的生命个体,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但由于高考分数的硬性要求,在高中教育阶段,现行的教育往往过多的关注分数,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生命、精神、个性、理想等方面的关怀和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价值的迷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价值内涵的论述和对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对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提出相关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邵艳 《文教资料》2011,(1):148-149
现代大学生需要生命关怀。高校德育生命关怀的缺失包括:高校德育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导致生命关怀的缺失:高校德育内容单一、抽象和封闭忽视生命教育:高校德育模式由“知识性德育+日常性德育”组成漠视生命关怀教育;高校德育的方法过于简单没有发挥道德教育的规范导向作用。要实现高校德育生命关怀,我们必须坚持“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主体的现代德育的内容体系:改进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重视生命关怀教育;构建生命关怀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8.
人的双重生命存在,决定了生命的发展需要道德的守护。同时,教育是直面生命的事业,生命性是教育的一种品性。道德教育只有在生命视野中才能回归本真,才能是基于生命、始于生命和为了生命的事业,实现对生命的关怀、呵护与提升。  相似文献   

19.
生活时空中教育面临的价值困境是生命意义的缺失。学校教育缺乏生命关怀,家庭教育存在爱的错位与扭曲,社会弥漫浮躁风气。关怀生命的教育,旨在塑造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体,倡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激发生命的活力,张扬生命的个性,提升生命质量。关怀生命,找回缺失已久的教育本真,需要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用师者的生命体验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灯;以教育实践的生命化,实现个体生命的张扬;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引领孩子积极的生命体验;渲染生命至上的教育氛围,促进生命的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因为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既然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那么学习应该是幸福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