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李俊 《天中学刊》2014,(2):81-84
胡适以白话文学研究开一代风气,其研究成果及方法论上的开拓,深刻地影响了五四时期及后代学人。在俗文学研究领域,郑振铎深受胡适影响,却因政治原因而在后来修订其著作时刻意谈化或抹去这些痕迹,使得今人大多只看到郑氏本人的开拓与创造,少有察觉其学术上与胡适的一脉相承。寻找郑振铎与胡适被掩盖的学术关系,是清理学术统系,还原20世纪古代文学学术史本来面目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俗文学学会、福建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中共长乐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郑振铎百年诞辰郑振铎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2月10日至12日在郑振铎的家乡福建省长乐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师大、福...  相似文献   

3.
在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根据“俗文学”的概念,“话本”、“变文”等被纳入于一个共同的谱系。然而郑振铎未加说明的是,作为概念,“俗文学”与“话本”、“变文”、“诸宫调”等具有不同的起源。“俗文学”如同“文学”一样在相当程度上是“现代”的发明,而郑振铎规避了这一真正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戏曲作为中国俗文学的一大分支,《小说月报》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传播。郑振铎、顾颉刚以及其他学者在《小说月报》上所发表的有关戏曲研究的文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郑振铎先生侧重于戏曲书目的整理和纵向的戏曲史的编纂,顾颉刚以及其他学者在《小说月报》上的文章侧重于横向的具体戏曲作品和具体戏曲理论问题的研究。这些共同构成了后期《小说月报》对中国古典戏曲的整理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学者.他不仅亲自参与反帝斗争的实践,而且通过发表战斗性文字等方式与反动当局进行斗争,突出反映了他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气节.终其一生,共创办、主编报刊45种,尤其是他所主编的《小说月刊》,有力地配合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与《中国俗文学史》两部名著,力求为俗文学正名,拓展了文学史研究的内容,体现出厚重的包容性.综观郑振铎的社会活动与学术实践,从多方面折射出他所具有的爱国、创新、包容的品格,这种品格的塑造实为闽都文化长期孕育的结果,而在郑振铎身上所体现的这一风格又进一步丰富了闽都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文教资料》2001,(6):75-76
李灵年先生 :您好 !我在山东大学图书馆工作 ,具体负责典藏部。因为工作关系 ,根据研究需要 ,对文献资料作一点整理。近段时间在整理家父 (关德栋 ,现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 )书刊资料时 ,对有关四十年代俗文学资料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俗文学”做为一门学科 ,自 2 0世纪 30年代郑振铎先生《中国俗文学史》一书出版后 ,4 0年代俗文学研究在香港、上海、北平等一些主要报刊的支持下 ,相继办起了《俗文学》周刊 ,随产生了过去一般学术界所谓的香港“港字号”、上海“沪字号”、北平“平字号”的《俗文学》周刊。当时一些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学…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自18世纪末开始译介中国通俗文学作品,迄今已逾二百年。老一代汉学家如В.П.瓦西里耶夫、B.M.阿列克谢耶夫在介绍和研究中国俗文学与民间文化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当代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司格林、华克生和郭黎贞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对中国俗文学与其他民族俗文学的比较研究,以及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相互影响研究,是前苏联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俄罗斯。俄罗斯中国俗文学研究具有材料特殊、视野开阔、角度新颖、观点创新的特点和长处,但也存在着用源于西方的一般文艺学、美学理论生硬诠释中国文化和后继乏人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俗文学学会主办、扬州大学俗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新文科视野下的俗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俗文学学会2020年年会"于2020年11月13-----—15日在扬州大学召开,学者们结合新文科建设发表的111篇论文,涵盖说唱、戏曲、小说等多种文体,涉及学术史梳理、文献整理、跨文本研究、多学科分析等多个议题.  相似文献   

9.
一、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的意义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敦煌发现了一大批唐五代俗文学作品的写本,包括变文、曲子词、白话等.这些写本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人们首先认识到它们对于中国文学历史进程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郑振铎(1938/1954:128)说:“敦煌石室的出现,使我们对于唐代的通俗文学研究有了极重要的收获.‘变文’的发现,固然是最重要的信息,使我们对于宋、元的通俗文学的发展的讨论上,有了肯定的结论,……同时并明白了后来的许多通俗作品的产生线索与原因.”又说(1938/1954:180):“在敦煌所发现的许多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8—10日,"俗文学中的科举与民间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俗文学学会与武汉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共有来自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45位学者参加,提交论文45篇。主办方代表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致辞,希望通过俗文学的研究推动对于中国文学的认识,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新型文学理论。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教授以"任何历  相似文献   

11.
雅、俗文学的对立、融合历史悠久,唐以后较为明显,宋元以来俗文学强烈地冲击着雅文学。明末至清中叶,雅文学与俗文学尖锐斗争,使得俗文学突飞猛进,在当时的文坛占据了主要地位。嘉靖以前,士大夫正统文学拒绝接受俗文学影响而日趋凝固和僵化。压制不行,就改用渗透,力图将封建正统思想灌输到俗文学的体系中去。至明代中后期,雅俗文学既有尖锐的对立又有大规模的相互渗透,从而使俗文学盛行一时,并促进了拟话本小说的繁荣。  相似文献   

12.
郑振铎的文学统一观是在“世界文学”观的影响下提出来。郑振铎用来研究文学,取得了丰硕成果。文学统一观倡导了一种鸟瞰整体、重联系比较的开放式的学术思维,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敦煌变文是唐五代的俗文学之一,是敦煌俗文学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文学体裁.现存的真实可考、内容丰富的敦煌变文语料,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以敦煌变文叠词研究为例,其对《汉语大词典》修订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增补遗漏的义项;二,弥补孤证的不足;三,提前滞后的书证;四,补充失收的词条.  相似文献   

14.
文学文本中的“功能”与“合法性”关系是当下西方文论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本文以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同一个故事其文体的变迁、叙事的变化所蕴含的则是文本功能的变化,而功能的嫱变又不断驱使着文本在真实意义“合法性”上的递减。进而笔者从具体的文本研究入手,厘清其根本动因在于俗文学(故事)处于“大众文化”语境下发生的叙事变迁。  相似文献   

15.
文学文本中的“功能”与“合法性”关系是当下西方文论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本文以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同一个故事其文体的变迁、叙事的变化所蕴含的则是文本功能的变化,而功能的嫱变又不断驱使着文本在真实意义“合法性”上的递减。进而笔者从具体的文本研究入手,厘清其根本动因在于俗文学(故事)处于“大众文化”语境下发生的叙事变迁。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潮,是一定历史时期内课程领域表现出来的某种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其形成以鲜明独特的价值倾向和理论主张为标志.课程思潮研究,在课程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一种课程思潮的形成,往往会深刻影响课程研究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走向,也会规定或改变一个时代课程研究的价值诉求与实践品格.尤其是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外来课程思潮的引入密切相关,把握西方课程思潮的整体特征及其发展流变,对深刻认识我国课程理论的来源、走向及其独特品质是不可或缺的.曾有史学家提倡对史料要做到"竭泽而渔",可是西方课程研究史料浩如烟海,常令人"望洋兴叹",所以至今关于西方课程史的系统研究都较为鲜见.可见,无论在何种意义上,《西方课程思潮研究》(李臣之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都昭示着作者的学术勇气与自信,彰显着作者的学术追求和功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西方社会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和实用主义,它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由此而产生的历史虚无主义,要想在教学中消除这-负面影响,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历史学术素养,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较为深入的认识,应该将教学和对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思潮弊病的揭露有机结合起来.在结合教学点评后现代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时,决不能-味批判,而应该在肯定其合理性基础上来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高校聚集了诸多学术人才,但很少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待和实施学术人才队伍建设。在人力资本视域中,当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尚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盲区,本文通过这个视角着重探讨了当前国内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资源投入偏颇、成本意识淡薄、风险控制偏弱、目标替换等问题,并分析了其对高校学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良影响,进而结合学术人力资本特点提出了针对性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郑振铎先生的木刻版画研究涉及两个主要方向:木刻版画的创作主体与艺术风格.在这两个方向上贯穿着郑振铎异中求同的研究思路,亦即在具体的事件与作品中概括共性,在历史演变中探求稳定成立的因素.郑振铎依据此思路构建起关于世界木刻史的宏观框架.此种框架的价值,并不在于与一切历史细节的精确契合,而在于成功彰显郑振铎心目中那些版画史上最为关键的层面,以及为一切木刻史作品与事件提供统一的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20.
"整理旧文学"与"整理国故"——论郑振铎治学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代历史记忆,"整理国故"成为一场影响深远的学术运动.延至文学领域,胡适以历史方法考证文学,开文学考据化的风气之先.在此背景之下,郑振铎提出"整理旧文学",其整理范围和方法与"整理国故"遥相呼应,并借助<小说月报>等文学传播媒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个性与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