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V来V去"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固定结构.由于进入该结构中的动词性质的不同,使得该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V来V去"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连V是V结构是南京方言中一种常见的重叠结构,其中的动词V应当是单音节、表生命体、可控、可反复进行的动作动词。"连V是V"结构可单独充当句子的状语、谓语、补语等成分;表示的语法意义为动作匆忙或是动作的连续性,时量短,动量多;语用色彩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使用时需注意话语交际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个V"结构在荆门方言中常用来表示"一直/总是/经常做某事"义,其中"一个"相当于表示频率、时间、情态、语气的副词,在句中作状语,"V"具有[﹢口语化]、[﹢持续]或[﹢多次重复]语义特征,其后可以带宾语、补语构成动词短语,形成"一个VP"格式。"一个V"有完全重叠形式和不完全重叠形式,完全重叠形式具有加强语义、语气和情态描写的功能,不完全重叠形式可能引发歧义。"一个V"有两种否定形式,即"一个+不+V"和"不+一个+V",各有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山学院学报》2016,(1):62-68
岩帅佤语述补结构分为VC式和V得C式两种语法形式(V表示述语谓词,C表示补语)。岩帅佤语VC式述补结构中,一般由动词或可以作谓语的形容词来充当述语,能做补语的有动词、形容词、副词、象声词以及数量短语。V得C式述补结构中一般由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主谓结构来充当补语,另外岩帅佤语存在"复动V得句"形式。VC形式,V与C结合得比较紧密,C是V的预期的、恒久的、客观的结果 ;V得C形式中,V与C之间要靠t?m(得)或ti?(地)来连接,C不是V的预期的、恒久的、客观的结果。所以,V得C的语法距离大于VC的语法距离。  相似文献   

5.
动词重现紧缩句是汉语中具有独特价值的句法结构。在考察“V1也V1P”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不对称现象、结构中后现动词带宾语与带状语、补语的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解释不对称性;分析与结构相关的标记模式及“V1也V1P”结构不对称的显著性。为进一步研究动词重现紧缩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动词重现紧缩句是汉语中具有独特价值的句法结构。在考察“V1也V1P”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不对称现象、结构中后现动词带宾语与带状语、补语的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解释不对称性;分析与结构相关的标记模式及“V1也V1P”结构不对称的显著性。为进一步研究动词重现紧缩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V哪儿V”是枣阳方言中一种特殊的结构,本文通过对这种结构的考察,总结能够进入该结构的动词的条件,同时,将枣阳方言中“V哪儿V”与普通话中的结构相似的“V哪儿”、“哪儿V”进行比较,并阐述枣阳方言中“V哪儿V”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V满"分化为"V满1"和"V满2",总结出区分二者的形式标志为"其后能否出现表示确数的数量成分或具有[ 数量]语义特征的名词"。对"V满1"句式中同一个动词进入"X里"和"X上"两个框架的情况进行了认知解释,考察了"V满2"所构成的歧义现象、语义类型及其分布表现,还对"V满了很多NP"句式扩大化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①。  相似文献   

9.
“V哪儿V”是枣阳方言中一种特殊的结构,本文通过对这种结构的考察,总结能够进入该结构的动词的条件,同时,将枣阳方言中“V哪儿V”与普通话中的结构相似的“V哪儿”、“哪儿V”进行比较,并阐述枣阳方言中“V哪儿V”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0.
"V也V不C"属于口语化的一种常用小格式,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考察能进入该格式的动词以及补语"C"的类型,来探析该格式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加深对该格式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如果"VP"不具有引述的性质,那么"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该结构有4种句意类型:结果类、前指确认类、后指确认类、后指不屑类.句意类型不同,"不就VP"的重音模式也相应不同."不就是X"是"不就VP"的一种特殊情况.和其他的"不就VP"句相比,"不就是X"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可能是陈述性的,二是四种句意类型出现的频率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12.
如果“VP”不具有引述的性质,那么“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该结构有4种句意类型:结果类、前指确认类、后指确认类、后指不屑类。句意类型不同,“不就VP”的重音模式也相应不同。“不就是X”是“不就VP”的一种特殊情况。和其他的“不就VP”句相比,“不就是X”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可能是陈述性的,二是四种句意类型出现的频率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我们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发现了动量词、名量词、抽象名词、具体名词之间的组配存在着一种不完整的关联标记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对“V 数词(一) 动量词 N”结构作出细致、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V成一量”格式对动词和量词的管控,并将格式中动词及语义特征进行了分类,即可分为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和客观动词。量词以“片”和“团”为主。  相似文献   

15.
情态动词是话语中表达情态的主要手段。一种情态可以由不同的情态动词来表达,同时一个情态动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态。情态动词can既可以在命题情态中对命题的真假作出否定判断,又可以在事件情态中出现,表达和责任、义务或许可有关的情态或表示来自个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样"与"不一样"类比较句在比较点的构成及出现情况、前面能出现的修饰性词语、语义类型等方面是不完全对称的。"一样"后面的比较点可以由多种类型的词语充当,而"不一样"后只能出现表示积极义的单音节度量形容词;由于"一样"与"不一样"的语义差别,它们前面能出现的修饰性词语也有很大不同;"一样"句可以表示比较,也可以表示比喻,"不一样"句只能表示比较。不了解二者的不对称性,是留学生出现偏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A+V+O结构层次的分析,不应该孤立地就A+V+O的结构论A十V+O结构,而应该把它放在更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句子里来考察。对状语性质的认识,是正确分析A+V+0结构层次的关键。状语是修饰、限制述语及其连带成分宾语的,所以在通常情况下,A+V+O结构层次作A+(V+O)切分。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即助动词作状语,单音节词在单音节动词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十分”、“非常”作状语和单音节形容词作述语者除外),动词述语与宾语之间有逗号或冒号隔开时,A+V+O结构层次才作(A+V)+O切分。  相似文献   

18.
动词性主语句是指以光杆动词或者动词的各种扩展形式作主语的句子。它要求谓语必须是对主语进行判断、评述等。就动词性主语句的主语部分而言。光杆动词、动词的各种扩展形式都可以出现在主语位置上。但不同形式的动词性词语作主语的自由度并不相同。同时,动词的不同形式、不同次类的动词作主语的潜在能力、实现形式、出现频率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的“N受+N施+V”句是“N施+V+N受”句通过移位生成的,其生成条件是:N受具有周遍性或 有定性的特点,V的宾语能够悬空,谓词绝大多数是动作动词。  相似文献   

20.
“V不下”与“V不了”虽然都属于可能补语类型,但是它们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又存在着交叉和不交叉的地方。通过研究发现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对等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