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叶 《考试周刊》2014,(26):56-56
<正>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智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体会。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崔英军 《成才之路》2010,(25):59-59
在教学中发现,差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羞。可见决定差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王银贵 《考试周刊》2010,(17):77-77
在教学中我发现,后进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后进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张金英 《考试周刊》2014,(27):92-92
<正>在多年教学中,不少英语教师都发现,大多数英语学困生的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英语成绩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少初中学生数学学不好,不是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响所致。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表时,在同等条件下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于智力发展水平,而更主要是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发展的催化剂,是智力发展的可靠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发现,基础薄弱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基础薄弱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和发展起着积极地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非智力水平,否则很难取得成功,因此,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从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非智力水平入手,对化学科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科学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科学的教育应注重知识的教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阐释和记忆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无几的,那么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主要作用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学校教育是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11.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  相似文献   

12.
章存林 《中学文科》2007,(11):47-47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埋怨学生智力不好,不够聪明,但却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但制约着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包括动机、兴趣、情趣、意志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发展智力,使其潜在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减轻其课业负担,提高其学习成绩。下文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点笔者的心得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马涛 《考试周刊》2013,(90):87-88
作者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英语教学能否获得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学理论研究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与低,与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与低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最明显的差异并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学生之间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本文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和灵活多样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两个方面阐述初中应英语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以优化英语教学过程,强化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盛小玲 《成才之路》2009,(12):30-30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老师对待孩子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视,但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展与学习效果的提高,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智力水平较高的孩子,不要以为智力水平高了就可以万事大吉,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能力,除了要提倡发展智力因素以外,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智力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智力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下面谈些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但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却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职高的不少学生语文学习不好,语文素质差,除了智力因素外,主要原因还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提高职高生的语文素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学生智力的发展除了先天素质外,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知力因素都想着促进和强化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阻碍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怎样在教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袁志忠 《教育》2015,(7):48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习成绩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当,此时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就显现出来。数据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贡献率分别为22%和59%。因而,调动和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长功效显著,研究中学生化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确有必要。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取决于智力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本 ,素质为重的世纪。为了使中华民族在本世纪具有较强竞争力 ,我们做教师的责无旁贷。怎样培养出符合本世纪要求的人才呢 ?各学科有各学科的做法 :我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 ,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 ,发现后进生中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 ,而决定后进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兴趣 ,意志力不强等。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启迪学生的思维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又要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考虑进去。下面浅谈我多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黄桂莲 《中国教师》2014,(22):30-31
<正>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并不存在智力问题,可见,决定他们成绩不好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关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这些因素对学习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纳入进来,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