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最大和最古老的报纸《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在走下坡路:不仅同名母公司最赚钱的部门盈利大幅下滑,而且邮报自身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也双双下跌。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撰文认为,邮报公司正行走在一条"自我毁灭"之路上。"自残"行为体现为现金分红、回购股票、拒绝网上收费和对未来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2.
10月22日,《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达成协议,《纽约时报》以7500万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下称《邮报》)拥有的《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股份,取得了对《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完全控股。《邮报》不胜遗憾,“今天是一个极为悲伤的日子,《纽约时报》几乎没有给我们留下选择的余地,我们只能很不情愿地出售自己的股份。” 《邮报》受到沉重一击,这不由让人想起去年那个悲伤的日子……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7月18日凌晨,一位老人磕然长逝的消息传出,举国震动。她就是《邮报》前社长兼董事长凯瑟琳·格雷厄姆夫人——一位名副其实的“报业女王”。在由男人主宰的华盛顿政治圈,凯瑟琳·格雷厄姆光彩夺目,倍受尊敬,布什总统的评价极富代表性:“她是一位真领袖、真淑女,是一代传奇。”弥漫于世界媒体的悲伤情绪,不仅因为她是世上最富权势的女人,更因为她代表了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人性中最为高贵的品质勇气与正直,得到了如此淋漓尽致的展现……  相似文献   

3.
从揭发水门事件而迫使尼克松下台以来,《华盛顿邮报》已成为美国新闻业的象征。《邮报》广告收入占营业额的比重达75%以上,售价却只有25美分,低康的售价和品牌使它成为华盛顿特区报界的泰山北斗。美中不足的是,尽管它在华盛顿的占有率超过50%,但也只是一份“美国首都的地方性报纸”。 随着近年因特网的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4.
罗倩妮 《传媒》2015,(17):51-52
《圣何塞信使新闻报》是美国第一个推出电子版的传媒机构,可以说它是美国新闻网站的始祖.1995年《波士顿环球邮报》网络版建立,这是一个地区性的综合信息网站,也是现在门户网站的雏形.随后,华盛顿邮报网站、纽约时报网站、时代周刊网站等报刊网站纷纷建立,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报刊上网之后便是广播电视建立新闻网站.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广播公司网、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等.美国的新闻网站像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兴起.  相似文献   

5.
因金融危机而陷入困境的美国报纸越来越多,具体表现就是报纸发行量不同程度地下降:《华盛顿邮报》下降了1.9%,《时代日报》下降了3.6%,《洛杉矶时报》下降了5.2%;《纽约邮报》减少了6.3%,《每日纽约时讯》减少了7.2%,《芝加哥论坛》减少了7.8%,《休斯顿记事周刊》更是下降了11.7%。《时代纽约周末版》、《华盛顿邮报周末特刊》等排名靠前的周末版报纸情形也不乐观^①。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日,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完成向贝索斯出售《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宣告格雷厄姆家族对该报长达80年掌控的结束。这距离8月5日其宣布出售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报纸业务给杰夫·贝索斯不足2个月的时间。这个令人意外而震撼的消息发布之后,相关分析和预测不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格雷厄姆家族为何要出售  相似文献   

7.
解析美国小报的生存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筠 《传媒观察》2004,(9):37-38
从传统上来说,美国的报纸分为严肃报纸和八卦小报两类,其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形象严肃的报纸一般都采用大开本印刷,刊登实时新闻,呈现一副正统严肃的面孔。而《纽约邮报》、《每日新闻》等以哗众取宠的八卦新闻配以大幅美女图片的煽情报纸则多采用小开本,因此也  相似文献   

8.
耿磊 《新闻战线》2015,(7):84-87
在移动互联时代,报纸媒体将受到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影响。对于移动媒体终端的争夺,将成为报纸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本文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等具有全美影响力的主流报纸媒体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形式、新闻生产、发行渠道及新闻价值生成四个方面分析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企业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弗里·贝索斯将支付2.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主要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鉴于贝索斯曾引领图书进入数字时代,这次能否帮助《华盛顿邮报》适应"新媒体"浪潮冲击,令人产生遐想。意外收购贝索斯将以个人名义收购《华盛顿邮报》。此项交易与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亚马逊公司无关。交易可能在60天内完成,而贝索斯将成为《华盛顿邮报》唯一的主人,结束格雷厄姆家族对这份报纸长达80年的控制。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华盛顿邮报》突然易主,令报社员工和业内人士愕然。《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罗伯特·麦卡特尼告诉美联社记者:"我想我们所有人仍在震惊。每个人站在编辑室里谈论此事。"  相似文献   

10.
凯莎琳·葛兰姆,人称“凯莎琳大帝”,球的女报人、女富翁。(一)已退休的《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董事长兼发行人凯莎琳·葛兰姆(Katharine Graham)女士1987年6月30日过70岁生日时,600位政要贵宾(包括里根总统)聚集华府为她举行庆生会。幽默专栏作家包可华起立祝酒时说道:“只有一个字可以说明我们今晚为什么相聚一起,那个字就是‘怕’(fear)!”全场嘉宾哄然大笑之余,每个人都对包可华之言感到心里戚戚焉。大家都尊敬华盛顿邮报,但“怕”它的成分似乎更多,尤其是在邮报70年代初揭发水门事件奏功之后,有权有势的人最怕在邮报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2014年4月,在格雷厄姆家族将拥有80余年的《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卖给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后6个月,凯瑟琳·韦莫斯在邮报内部会议上发表讲话,她如今宣讲的战略,与她六年前执掌这张报纸时奉行的战略已经完全相反了。  相似文献   

12.
吴畏 《传媒观察》2012,(1):13-14
正186名正式雇员,3000名免费博主,12000名公民记者,每个月200万条投稿量。这些数字告诉我们,《赫芬顿邮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与千万名热心读者联手打败了《纽约时报》——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赫芬顿邮报》的:它是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网站兼具博客自主性和媒体公共性,通过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和以Web2.0为基础的社会化新闻交流模式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贝索斯2.5亿美元接过《华盛顿邮报》,外界有两大疑问:第一,2.5亿是不是太便宜了?第二,为什么购买者是贝索斯个人,而不是亚马逊公司?公信力与个人情怀华盛顿邮报是美国顶儿尖儿的纸媒。该报历史上,1970年的水门事件,直接导致了当时总统尼克松的下台。《华盛顿邮报》由此获得了国际威望,被视为继《纽约时报》后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华盛顿邮报》擅长报道国内政治,与侧重国际事务的《纽约时报》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4.
报载,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驻中东记者乔纳森·布罗德,在他写的一则消息中,有摘自《耶路撒冷邮报》以前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的若干句子和短语,但未说明其来源,因此被该报主编指责为“剽窃了别人消  相似文献   

15.
<正>赫芬顿邮报CEO Jimmy Maymann:我们仍需要专业的记者生产真正好的内容,否则只能每天窝在电脑前看小猫小狗的搞笑视频。如果一家媒体拥有自己的在线平台,他们应该为这个在线平台专门生产内容,使其更适合网络阅读与传播。口述者Jimmy Maymann(赫芬顿邮报CEO)《博客天下》记者吕昊整理目前,赫芬顿邮报每天发布1500条新闻,主编亚丽安娜·赫芬顿掌管网站新闻层面的内容。赫芬顿邮报主编亚丽安娜·赫芬顿赫芬顿邮报在全球有超过1000名员工,其中70%左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每天向社会发布的大量信息中,独家新闻,总是以它独有的因材、独有的深度、独有的社会效果而显得卓尔不群。比如: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调查后,终于搞到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总部水门大楼安装了窃听器,现任总统尼克松卷入了掩盖罪行的活动。这条爆炸性新闻发表后带来的后果是:两位记者一夜之间成了超级美国英雄;《华盛顿邮报》的发行量剧增到一个它的老板“做梦都想不到的数字”;尼克松总统黯然下台。《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报…  相似文献   

17.
美国《匹兹堡邮报》由于被指控“诽谤”,不得不拿出280万美元打官司,只好勒紧裤带过日子。不久前,美国反诽谤经济制裁中心,对《匹兹堡邮报》(以下简称《邮报》)作出的诽谤的裁决,是迄今美国制裁报纸诽谤的最大的案子。据该中心的裁决,《邮报》得拿出21万美金的损害赔偿费,还得掏10倍于此(200万美金)的惩罚性补偿费,另加56万多美金的利息。在美国最高法院拒绝过问此案后,《邮报》被迫向原告理查德·迪萨利作出赔偿。迪萨利是前州法院法官,他指控《邮报》在1979年的一篇报道中,诽谤他参与了伪造一份当事人遗嘱的阴谋。当时,他还是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美国反诽滂经济制裁中心确认了这项指控。  相似文献   

18.
始于2000年4月的KidsPost版是《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最为独特和独立的一版,邮报一贯的风格和定位到KidsPost版发生了急转。虽然隶属于Lifestyle版,但它是专门针对儿童读者的版面,尤其以2年级到7年级之间的儿童为目标受众,主要报道发生在当地、本国和世界的重要新闻,报道主体涉及儿童、动物、学校生活和儿童关注的兴趣点方面的内容。KidsPost主要栏目包括:Features(新闻特写)、Today’sNews(今日  相似文献   

19.
美国《匹兹堡邮报》由于被指控“诽谤”,不得不拿出280万美元打官司,只好勒紧裤带过日子。不久前,美国反诽谤经济制裁中心,对《匹兹堡邮报》(以下简称《邮报》)作出的诽谤的裁决,是迄今美国制裁报纸诽谤的最大的案子。据该中心的裁决,《邮报》得拿出21万美金的损害赔偿费,还得掏10倍于此(200万美金)的惩罚性补偿费,另加56万多美金  相似文献   

20.
曾担任美国《华盛顿邮报》社论版主编的弗雷德·哈亚特先生,在谈到该报社论立场的时候,指出他们遵循的是“无惊奇原则”(NO Surprise Rule),也就是不会突然改变固有立场,没有“惊奇”;同时坚持独立性,支持自由贸易、人权等。当然,弗雷德·哈亚特先生的言论是专门针对他们报纸社论发表的,但是在我们看来,适用到社会与做人方面,也是具有相当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