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长宏 《新高考》2004,(1):84-85
我们平时做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课本上未曾出现过的概念,这让我们在审题上常常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但只要注意到这些量的单位,往往又会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现以如下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博览》2011,(6):18-21
我们渐渐地长大,“恋”这个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话题里,只是形式稍显滑稽,常常与“早”并列一起,酸中带甜,苦中含涩,分明更像一个大人模样的小妖怪。但遇见的人会刻骨铭心,听说的人会心驰神往,伤心的人会心如死灰……老编常常会收到一些“为情所困”的求助信件。他们似乎真真切切地遭遇着,又总模模糊糊地进行着,以我老人家的高龄来...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的”“地”“得”三兄弟,在句子中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不少同学常常发生混淆。其实正确使用我们是有方法的,下面请听我们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当代中学生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开始认识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我们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现在,让我们从解读自我开始,以“解读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对事物以及自我心情进行描述时,常常会使用许多“形容词”,如,描述不好的心情时,称为“糟透了”;描述不好的事物时,称为“太烂了”,等等。听到好的形容词,自我会感到快乐:反之,就会产生不愉悦感,甚而至于产生抗违行为。其实那是我们太在乎形容词对自己的评鉴了。  相似文献   

6.
面对网络信息世界中铺天盖地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我们常常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无所适从,随意的信息呈现很容易成为中看不中用的“空中楼阁”,还会有“画蛇添足”之嫌。要提高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选准信息内容和呈现时机,因势利导,这样才会使得我们的课堂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甚至是“一览众山小”的豁然顿悟。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学生的,我们应该把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然而,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细想,我们的课堂还缺少一点“真实感”。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事件不是我们能够预见的,有些“偶发事件”本身就具有教育或警醒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如果能及时洞察“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几何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命题和逆命题同时为真的情况,于是产生了互逆定理,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触动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妨“反过来”、“倒过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10.
衡成荣 《辅导员》2009,(13):15-16
对于造句,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用加点的词语造句”“仿写句子”“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其实造句也讲究方法,掌握了造句的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么样?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1.
徐静 《辅导员》2011,(23):19-20
“誓”是一个熟面孔.也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个字。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发誓……”可对于“誓”这个普普通通的字,好多人却容易写错。这不,小刚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庄子》有这样一句话:“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会让人糊里糊涂。庄子说的本意是对写文章而言,但就我们目前的政治教学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在大量的日常教学研究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  相似文献   

13.
葛志军 《小学生》2010,(12):38-38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读书看报时常常会遇到诸如“第×届美国总统”“第×任美国总统”“第×位美国总统”之类的说法,有的人可能会以为它们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常常请求别人做什么事或不要做什么事。因此,学会正确地使用“请求”用语,对于我们在英语交际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只要遵循“礼貌至上”的交际原则,基本上是不会出差错的。  相似文献   

16.
在洛社师范读书时.老师们常常把“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挂在嘴上,对他推崇备至,而我们这些初入行的师范生也在老师的要求下强记了一些他的教育教学观点。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为了写论文、案例,常常会翻开他的著作,“别有用心”地看上一会儿,然后摘取一两句作为“理论支撑”。真正通读《给教师的建议》,也就是最近的事。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常常会遇到别人问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中国人的脚下,地球的那一边是什么地方?有人会不假思索地、颇为自豪地回答:“美国!我们这里是白天,他们那里是黑夜。”  相似文献   

18.
现在如果形容某些坏人聚在一起结党营私,我们常常会使用“臭味相投”这个词。殊不知,“臭味相投”这个词刚出现时,却是用来表示高尚并且深厚的“友谊”的,绝对是一个褒义词。  相似文献   

19.
祁中伟 《今日教育》2007,(9S):40-40
稍稍留心.我们会发现媒体上常常出现“蝴蝶效应”“鲶鱼效应”“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马太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多米诺效应”等术语。这些“效应”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作为班主任,有三种效应我们应该关注。  相似文献   

20.
境界     
面对试卷上的错误,当老师为我们讲解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我懂的”。懂了为什么还会有错呢?嘴上不说,心里却时时都在为自己辩解,而辩解自然可以有着多种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