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体育学习厌学现象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受传统文化观念、学生自身体能水平、教师综合能力、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厌学体育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不少学生视学习是痛苦的事,有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那么,如何使学生由“厌学”、“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笔认为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怎样才能确定?现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构建社会生态模型,为制定大学生健康促进策略、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支持。方法对武汉地区5所高校1992名(男生1011人,女生981人;理科生1024人,文科生968人)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可由个人认识、家长朋友支持、学校条件、社区条件和教师支持这5个一阶因子和个人认识、人际关系、学校社区环境这2个二阶因子的社会生态模型来概括;个人认识同人际关系的关联度很高,但是同学校社区环境的关联度较低;男生在一阶因子得分和二阶因子得分都高于女生,文科生同理科生对比无差异。结论武汉地区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可以由社会生态模型来解释,学校、社区和家庭三方配合较差,需要国家给予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为大学生创造可持续的体育参与机会,构建多方协调、合作、联动的体力活动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4.
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是惨重的。有调查表明,在我国每天大约就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2.5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6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所有发生的这些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学校无关的。在与学校相关的安全事故中源于体育活动的占到8.7%,可见体育活动存在“安全隐患”的比率不大,造成“安全事故”的概率就更小。如果我们把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都迁移到“体育活动”中,这本身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安全隐患”。所以近些年来一些有识之士急呼一定要消除…  相似文献   

5.
研究对象: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广东、海南、辽宁、新疆、陕西、青海、四川、云南等16省市的56所高校2150名在校学生,其中体育专业学生586名,非体育专业学生1564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体育专业大学生厌学现状特征分析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厌学比例较高,“厌学”与“阶段性厌学”比例高达76.90%;其厌学程度较严重,“很重”和“较重”的比例高达46.50%,均高于其它非体育专业。(1)经检验,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之间的厌学率和厌学程度匀存在着高…  相似文献   

6.
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是新时代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人们体育消费水平的日渐提升,以及体育健身意识的逐步增强,要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突破以学校为主体的狭隘视域,逐步形成学校主导、社会供给、家庭参与和个人自主的多元整合模式,打造融健身、休闲、娱乐与社会交往于一体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系。构建学校主导与社会供给相协调的组织机制,家庭参与和个人自主相促进的动力机制,参与途径与内容多样性的引导机制,政府干预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制度保障与主体自觉的相融合的保障机制,是助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在政府政策推进、学校体育促进、社会体育供给、家庭体育参与和学生自主行为协同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了解到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意识不强;高校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监管组织、部门的缺失,致使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流于形式;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学校体育政策接轨不足,导致各阶段学生体质差异显著;家庭健康教育缺席。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不同角度分析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多维联动管理及相应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8.
影响听障大学生情绪的因素,既有来自于听觉障碍、认知因素、心理理论等自身内部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因素.冰雪运动是北方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情绪调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听障大学生建立积极情绪,摆脱消极情绪.因此,开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北方高校,要通过冰雪运动帮助听障大学生克服自身障碍,正确认识自己,并为听障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冰雪运动校园环境,从而提高听障大学生情绪调控的能力,为他们顺利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大学厌学体育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厌学体育行为作归因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本研究主要内容:第一、调查厌学体育学生自我归因的内容及结构,以及厌学体育学生和非厌学体育学生的不同特点。第二、考查个性中的内外倾及情绪稳定性对学生厌学体育的影响以及对厌学体育学生归因的影响,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初中生情绪稳定性的影响,应用自编的《宁波市初中生体育活动问卷表》和《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验调查问卷》量表对宁波市江东区4所学校426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能有利于提高的学生情绪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要树立新观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从制度上来保障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工作目标;学校、社会、家庭要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让更多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厌学属于一种学习行为障碍,如今厌学情绪已经弥漫到大学校园,如何解决这一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有效对策之一就是采用心理咨询干预.本研究旨在采用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学习原理矫正山东体育学院部分大学生厌学行为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是家庭、学校、社会从不同空间,让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得到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通过本研究,目的是为了让全社会认识到“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模式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促进作用,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互动发展模式,形成新型有效的互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角度对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4个视角,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试图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师是学校实施体育教育的执行者,任何教育的改革成败,都要依据教师对于改革的认识态度、业务水平、个人素质等,体育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科研水平、心理素质。邓小平同志早在1982年曾提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影响学生完成学业的主要因素,不久前发生的马加爵杀害4位同学的大案件,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有很大的促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与学生除了语言交流外,身体接触最为直接、近距离,体育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高低,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能力培养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着重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开展阳关体育运动背景、目标及内涵的认识,探讨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切实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提出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应当树立"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理念;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决策、保障和考核机制;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为行动主线;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和落实中小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和大学生课内外一体化反馈机制,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每天不断线。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在校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社会和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心理分析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任何一所学校和班级都存在体育弱势群体,许多体育教师都为他们伤透了脑筋。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卑—厌学—拒教”是弱势群体的三大特征。自卑是弱势学生的认识特征,厌学是弱势学生的情感特征。拒教是弱势学生的行为特征。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心理失衡,存在许多心理障碍,并产生了一些不良行为。关注他们的心理,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学生欠费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欠缴学费现象在全国高校屡见不鲜,江苏南京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客观上讲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个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所致。解决学生欠费问题的措施是:唤醒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学校应进行广泛的诚信教育;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加大助学管理力度;建立学校、银行、学生家庭所在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个人终身信用网络体系;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贫困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及兴趣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性格特征”、“教育环境”是影响贫困生体育意识及兴趣形成的主要因素;影响贫困生和保障生的各个因素是一致的,学生贫困状况对体育意识及兴趣形成无显著影响。提出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多元化育人途径相结合等对策,以促进贫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中厌学体育现象已引起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与体育教师的广泛关注,一些厌学体育学生的存在,严重抵销了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对于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所做的努力,而且严重危害着学校体育工作。本文试图将归因理论引入这一领域,即以归因理论为指导,以厌学体育学生为对象作如下研究:第一:调查厌学体育学生自我归因的内容及结构,以及厌学体育学生和非厌学体育学生的不同特点。第二:查考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