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矞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67-168
本文以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学体育一体化教学意义、一体化体育教学实施必要性、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对策为主要依据,首先分析了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期待、是调整课程教学依据的根本期待、质量检测是统一的期待,其次从将体育"教""练""赛"结合起来、满足体育教学课程需求、注重强调纵向衔接及系统性、一体化提倡横向一致性把握基本规律、一体化教学要求内在统一以及稳定性、一体化课程教学注重形式多样化、一体化课程建设可以提升学生体育素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一体化课程建设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因此大家往往只注重计算机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而忽视了它的德育功能.一些德育教育的问题常常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呈现出来,怎么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好地让学生的思想健康稳步发展,这是我们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的功能,充分发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评价使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本文通过解读课程标准对高中信息技术评价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多元评价方案,以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均发现了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在实现教学环节的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营造活跃且轻松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现阶段教育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推动。基于此,高职院校教师有必要正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不断拓展技术的应用范围,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模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排球课程教学环节同样可体现信息化特色,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得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进而满足现阶段学生对于排球课程的学习需求。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排球课信息化教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能力拓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体育教师必须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应地拓展自身的能力,包括课程决策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任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武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笔者通过分析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优势要素及如何将其与武术课程教学相结合运用,为武术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可行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武术课程教学质量,深化国家新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职口才教学对声音、影像的素材需求较大,而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信息技术与口才课程整合不科学的现象.本文从整合原则、整合方法和整合模式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优势在高职口才课程中的优势发挥进行探讨,意欲初步构建立体的、多层次的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验与新《体育与健康》课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健  汪敏 《体育与科学》2003,24(5):25-27,49
认识、理解新课程是实施新课程的首要问题。原中学体育课程的本质是“知识”,新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是“经验”,经验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输,而且注重过程,注重在以直接经验、直接认识呈现知识的过程中所包含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新旧课程教学上的区别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为此,需要构建新的课程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应用现代课程论对课程资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就"五点一线"城市群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文章主要采用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五点一线"城市群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引起"五点一线"城市群相关领导及中学体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及思考,为今后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支持,以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杨涛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105-10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再只是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在中学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运动能力、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教学手段,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目前,教师怎样抓住新课程改革机遇,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成为了广大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进行分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之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课程的实验引发了我国中小学教学领域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中学历史教学面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在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内容体系、教学过程、教育评价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以下着重从心理学角度谈一谈对中学历史课程理念更新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倪恩娜 《精武》2011,(A1):49-50
任何学科都具有自身的教育功能,体育也不例外,体育已经成为全民参与的事业,它充分发挥着陶冶人们情操、塑造人们品格、锻炼人们意志、增强人们体质、改变人们精神面貌、激发人们爱国热忱等不容低估的社会作用。因此在实施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学科的优势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关键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体育运动的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引导、挖掘、渗透三个有机的环节引导和挖掘的关键在于渗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寓教于乐,寓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的价值地位逐渐提高,花样跳绳这项运动逐渐被引入到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本文以花样跳绳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应用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花样跳绳运动的特点优势以及对中学开展花样跳绳运动现状进行阐释,为花样跳绳在中学体育课程的快速推广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重新确立体育教师的角色关系到中学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学体育教师不仅要转变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学生终身体育的引导者,还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者与研究者。  相似文献   

15.
郭红 《精武》2012,(25):49-50
新课程的推行给中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针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使中学体育教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问题、以及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双万计划”背景下,应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经验分析法,探析了体育院校体操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认为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与体操课程深度融合的最优路径,因此提出了体操课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实施原则,初步构建了体操课程混合式教学运行模式,旨在推进信息技术与体操课程深度融合,促进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提倡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根据学科特点,抓住契机潜移默化的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本文论述了如何抓住契机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8.
音体美在学校处于同一个教研组,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各自为阵,教师各自独立承担着教学的任务,教师间缺少沟通,也缺乏协作教学的意识,忽视了相互间资源的利用,限制了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加强课程开发与设计,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使教师从传统孤军奋战向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集体作战的角色转变?根据中学音体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提出:转变工作方式,整合教育资源,在音体美教学中开展协作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热潮,体育教学改革的目光逐渐投向体育课堂与信息技术的双向融合研究。本文通过结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借助广东省“双融双创”项目下的网络社区,尝试构建起中学体育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以教学课例对翻转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详实构思及介绍,最后对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做了反思并给出了建议措施,以期为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提供教学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部门对德育非常重视,在高中阶段更是要加强德育教育,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要注重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方式方法。本文提出了几项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措施,希望能为体育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