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科技风》2020,(17)
中职是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信息素养提升的最重要阶段。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重要引导者,需要重视高效教学的实现对于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从运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丰富课堂资料,助力学生高效理解;活用高效教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正确引导实践,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拓展教学途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五个方面对中职计算机高效教学的实现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也是极为重要的,在进行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基本需求,促进计算机教育的不断发展。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可以促进计算机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意识。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需求研究,促进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计算机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将1993-2013年SCI,SSCI,CPCI-S收录的主题为信息素养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III软件绘制国家机构、被引作者、主题热点、前沿及演进路径知识图谱。提出6个热点主题(计算机信息素养、大学生课程设置、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图书馆指导及终生学习、健康信息素养);2个前沿研究方向(信息素养教育、计算机信息素养);由中心度0.1的6篇文献构成了国外信息素养领域的演进路径,展示了该领域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价值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乐 《科教文汇》2009,(28):224-22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推进,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开设的计算机课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逐渐演化为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其课程目标从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逐渐过渡到培养信息素养:从培养计算机的兴趣、意识,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能力过渡到通过信息技术学习,使学生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树立利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思想。本文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而需要养成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在信息社会中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更好的支持和协调各种学习和生活活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强调情境在教学过程的作用,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在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上机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衣中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186-186,177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实践性极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上机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社会对网站建设和维护人才的需求,催生了非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开设的快速发展。但由于课程内容多、范围广且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差等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分析后认为,应重视理论和实践,在加强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文定 《科教文汇》2007,(12X):31-31
中职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在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何雁翔 《今日科苑》2010,(11):156-156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习相比,它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不再强调教学的理论性,而是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通过对语文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课程内容繁多、学时有限、实验环境缺乏等教学现状,研究和实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仿真教学方法,提炼出适合仿真教学的课程内容,介绍了部分仿真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应用方法。实践表明,基于仿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晔 《情报科学》2007,25(7):998-1001
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不健全的,大部分高校只侧重于对学生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培养,并不注重大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实践的能力培养。本研究试图从信息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来探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三层次四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并对不同层次所对应的信息能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概括。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基础”课作为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该课程是一门强调技能性的基础性学科,是最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上好这一门课,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我院“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教学,谈了一些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能否从因特网快捷、准确地获取所需知识,除了熟练应用计算机之外,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我国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手段和方法滞后,教学支撑资源有待改善和提高。计算机教学改革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考核制度,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并着重对如何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提高教师素质,并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8.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学科知识是滋养素养的源泉,课堂又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主阵地。教师需从知识引入、知识生成、知识探究、知识应用四个环节探寻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旨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主要就是为了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是全面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现实要求,对学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改革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比如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用到计算机来实现信息的查询。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以此来增加学生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地方,在计算机教学这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创新能力。但是计算机教学方面也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的存在,本文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