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墨——失控的冰川作用与金星一样,火星也是地球的近邻,不过它的轨道比地球大1.5倍,处在地球的外侧。火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的倾角与地球差不多,为24°,故季节效应和地球一样明显。长期以来,人们以为火星的表面环境与地球最相似。在地面上,我们用倍率不特别高的望远镜都可以观察到,火星的南北各有一白色极冠,它们随着季节而消长。火星表面的纹理和色调也随季节变  相似文献   

2.
分别独自从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推导出的新引力定律是牛顿平方反比定律f加,v/c的更正,f是矢量,的大小,c是光速,v是质量为m的质点运动速度。f是速度变化的动量变化率m(dv/dt),fv/c是质量变化的动量变化率v(dm/dt),称为质量耗散力。涨落真空中质量为M的质点出现在质点m附近时,重整化质量M和m均小于单独存在时的,使得天体的动量、能量和角动量不再守恒。但fv/c是使得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同步减小,开普勒第二定律仍然保持。新引力定律得出椭圆轨道从近日点至远日点收缩,从远日点至近日点扩张,产生轨道形变的进动,算出的水星近日点进动值的大小和方向与爱因斯坦算出的完全相同。但爱因斯坦的进动没有轨道形变。本文也指出了圆周运动的不稳定性和椭圆运动的自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张园 《百科知识》2011,(3):26-27
60年代,台湾一位学者在研究中医五行学说理论时,突发奇想,把五行中的五色和地球上的人种联系起来。他认为,如果五行学说是一种科学,那么,世界上就应该有蓝种(色)人。  相似文献   

4.
60年代,台湾一位学者在研究中医五行学说理论时,突发奇想,把五行中的五色和地球上的人种联系起来.五行中的五色为:青、赤、黄、白、黑.而地球上的人类,就其肤色来分,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和红种人(或称棕种人).他认为,如果五行学说是一种科学,那么,世界上就应该有蓝种人.  相似文献   

5.
地球的自传轴与围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不是垂直的,有一个66.5度的倾角,在公转过程中这个角度始终不变。这样,在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于是就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夏季时,北半球光照时间长,南半球就是冬季。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陨石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这些石头本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在脱离原有运行轨道后,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散落到地球上。据科学家历经10年的观测,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有20多吨,大概有两万多块。但是,多数陨石落在海洋、荒漠、森林和山地等人烟罕至的地  相似文献   

7.
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有体积效应的作用因素,爱因斯坦在统计总结时给漏掉了。引力场与惯性力场对光的作用不等效。把光在加速运动的电梯中所发生的现象用等效原理推广到引力场是错误的。穆斯堡尔的光频移验证也是错误的。根据这一漏两错的推验即可质疑广义相对论的成立。  相似文献   

8.
郑广太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20-220,179
一直以来,地球的运动描述延用着以‘日心说’为基础,以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为依据演变而来的“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的模式描述。地球是运动的物体,应该从运动力学的角推出它的运动描述才是正确的。根据偏重物体自转时的运动规律:偏重物体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做圆周轨迹运动的轨迹上还在做小半径的圆周轨迹运动,且偏重物体的自转轴也在做圆周轨迹运动”。推出:“地球运动新概述”。内容是:“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还在做小半径的圆周运动,地球每完成小半径圆周运动一个周期为一年,所以也称为‘年轨道’。地球在年轨道上自转的同时地轴(即:地球两个极点)也在做圆周运动,(这也是南极科考对找不到固定的南极点的原因。)地轴与年轨道半径的夹为113.5度。”这就是地球运动新概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4月15日,我国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推举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约26分钟后实现星箭分离,卫星被送入近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6万公里、倾角20.5度的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标志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2004年8月下旬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距地球50光年的某恒星环绕轨道上有一颗环境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这颗太阳系外的遥远行星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4倍,与天王星质量差不多,是一颗由固体岩石构成的全新行星,其环绕恒星运行时也正好处在一个非常温和的轨道区域,科学家们称这颗行量为“超级地球”。美国航天局在8月31日也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两颗与地球有很多共同自然属性的小行星。人类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可以适合生物生长的另一地球。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2):I0001-I0001
全球气候变化、台风和暴雨等气象灾害每年给全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尤其是我国地处亚洲季风区,气象灾害频发,预报和监测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强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主要依靠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但目前国际上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只有光学探测设备,没有微波/毫米波探测器。2012年10月12日,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地球同步轨道毫米波大气温度探测仪”在北京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项目成果为我国在重大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方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气象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的立项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大气探测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静止轨道微波探测技术已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在国际地球观测领域的被动微波遥感前沿技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学家在海王星附近发现了一颗星体,直径约50千米到100千米。现在,这颗星体位于自己的近日点,正在折返回太阳系的边缘。它的公转周期为22500年,远日点在2100亿千米的宇宙深处,这个距离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600倍。  相似文献   

13.
虽然人类在公元4000多年前就发现了火星,但只是从19世纪以来才借助光学望远镜等手段基本上确定了火星的直径、体积、质量、轨道、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倾角等物理参数,并发现火星两极有白色极冠,类似于地球上冰雪封盖的南北极。而且,火星表面有暗色阴影,随季节而变化:春末夏初阴影开始扩大,向赤道方向推移;秋冬两季阴影缩小,变成黄褐色。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夏帕勒里用天文望远镜进一步观测发现,火星上有一密布的、规则的黑线,他称为“河渠”,并绘出火星河渠图。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春暧、夏热、秋凉、冬冷?原因就在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即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成66°33′交角,地轴倾斜的方向在公转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太阳光直射点在一年中南北移动。  相似文献   

15.
人的身体和内脏功能基本上是相同的,然而,在人种或人群之间,却存在着某些奇妙的、耐人寻味的差异。黑人比白人耐热深肤色人种的调节体温能力较浅肤色人种强,黑人比白人耐热,更能适应热带生活。我们知道,肤色的变异在地球分布上是有规律性的:非洲人比欧洲人的肤色深,南欧人比北欧人肤色深,蒙古南部的人比西伯利亚人的肤色深,澳大利亚南部的波利尼西亚人又比居住在他们北方的人的肤色要深些。人的肤色主要与皮肤内所含的黑色素的量多少有关。黑色素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可以保护皮肤内的血管和神经,使其免遭损害。在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多处知识,由于受学生知识,能力的限制,特别是高中一年级,使之成为教学中的难中之难、疑中之疑。如:“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地球公转速度远日点和近日点变化”、“太阳高度与受热面积大小的关系”及“三圈环流的形成”等。课本用了大量的文字、图解去叙述,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球形成的几十亿年以来,地球上也经历过温暖期和冰川期的交替现象。那如何证明现在我们所担心的全球变暖主要是人们活动的原因,而不是自然的因素导致的呢?其实,可以造成全球升温的原因很多,自然因素主要有4个: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不同、太阳向地球提供的热量在不断发  相似文献   

18.
董星 《百科知识》2007,(8X):41-41
众所周知,陨石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这些石头本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在脱离原有运行轨道后,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散落到地球上。据科学家历经10年的观测,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有20多吨,大概有两万多块。但是,多数陨石落在海洋、荒漠、森林和山地等人烟罕至的地区,因此,被人发现并收集到的陨石每年只有几十块,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19.
据俄罗斯社会科学院的科学家们称,地球上现在似乎存在一种新的人种——“深蓝孩童”。科学家们称他们有超能力,可以看到灵异现象,能预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智力很高、直觉性强,非常敏感等;从人体能量摄影的图片中发现,代表精神力的蓝色,在他们身上特别明显,因此被称为“深蓝孩童”。  相似文献   

20.
地球公转椭圆的,直径最长的一端是夏至,另一端为冬至,直径最短的两端,一端是春分,另一端是秋分,是乎,就把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定格在椭圆椭圆的四个面上,可是,用椭圆轨道的方法来区分五带中的热带是无法区分的。地球公转轨是随圆就一定有可疑之处,只有地球公转轨道是圆形的,才能分赤道全年是热带。地球公转实际证明,地球公转轨道不是椭圆,而是圆形(或近似于圆形)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