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元土地结构和住房福利政策相对于城市化建设的滞后,是"小产权房"问题产生并迅速蔓延的制度根源和社会根源,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在城乡一级土地市场短期内难以建立的情况下,将其"改造"为一种新型的住房福利政策,满足特定群体的住房需求,于国家于社会都将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禁止小产权房交易,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加以规制,然而小产权房交易却是越禁越多,细究现行制度会发现有不少问题.因此,不论是为了彻底解决小产权房问题,还是为了法治国家的建设,我们都应当对现行规制进行思考,通过对规制小产权房的法律制度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小产权房数量迅速增长,深圳市官方所称"违法建筑"的发展态势引人注目。妥善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关乎民生及社会稳定。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运作等环节因多方面原因陷入梗阻,建设进程滞后于计划预期,供需失衡。本研究从小产权房与保障性住房两者间的契合点出发,通过实地调研,以深圳市光明、坪山两区为例,对小产权房、保障性住房质量、布局和民众意愿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期探究两房转化的可行性并提出有助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的推进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增长催生了小产权房。国家住房建设部近年来一再出台政策遏制小产权房的交易,提示人们购买小产权房的高风险,但是因其价格优势,小产权房成为了城市中低收入者的无奈之选。小产权房的非法性而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使小产权房成为近年来的社会热点。分析小产权房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两点解决意见:出台保护居民居住权的相关法律;完善国家土地管理、使用、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小产权房”和保障性住房都是中国在房改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两者的开发动机虽然不同,但是在社会功能及覆盖范围上却存着很多相似之处.将“小产权房”变更为保障性住房,既能改变中低收入者无力购买商品房尴尬窘境,又能有效地扩大保障性住房的来源,而且可以为部分“小产权房”提供一个合法的解决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分析研究了“小产权房”变更为保障性住房的可行性及其具体方法,为我国“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产权房是我国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度下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过程中出现的。小产权房建设虽然违反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相关法律法规,但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小产权房涉及国家、农村集体、农村个人以及小产权房购买者等多方利益,如何妥善处理小产权房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8,(1):92-95
城市房价的不断高涨与民众住房需求间的矛盾催生了小产权房市场。小产权房由于使用的土地类型不合法、缺乏"五证"、缺乏相关法律规定等使其无法取得合法的产权证书。客观地看,小产权房能够给各方利益主体带来好处,还能带来一定正面的社会效果。应采取措施,让小产权房的交易合法化。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已经下令清除小产权房,这标志着小产权房将要退出历史舞台。小产权房涉及农民、购买者、开发商、村集体这些主体,主体的多样性也使得其关系的复杂性。国家在清理小产权房的过程中合理认定各个主体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对稳定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各个主体在小产权房这一行为中的行为动机和获利情况,从而对合理分配小产权房责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小产权房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小产权房主要分布在县(区)级行政区划范围内,因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而不能获得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的产权证,只能得到村委会或乡镇政府颁发的“产权”证明,故称之为“小产权房”,也叫“乡产权房”。现阶段,小产权房有违土地管理等法律规定,属于“违规建筑”,同时也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若任其肆意发展,势必影响到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银行的授信限制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10.
所谓小产权并非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产权,二元土地所有制及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限制是产生小产权房问题的根源。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小产权房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有较大差异,小产权房不符合我国现有集体建设用地的制度安排,大量小产权房的出现表明外部利润的存在。通过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将外部利润内在化,从而有效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达到从制度层面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小产权房利益博弈及出路——从“正名”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市的高房价催生出大量的小产权房,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几年前“画家村”案件将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推到了风头浪尖,而最近热议的物业税和对小产权“正名”的呼声又让小产权房问题升温。小产权房实际上是因规则欠缺而导致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要解决此问题应循序渐进地改革现有的制度。就目前而言,应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有限度地为小产权房“正名”、增设物业税等,但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和城乡二元政策势必在行。  相似文献   

12.
不可否认,小产权房的出现及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其不仅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也反映了农民对提高土地征收收益及居民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愿望。本文通过对小产权房概念以及我国小产权房现状的深刻剖析,揭示了小产权房问题的产生原因,在法律途径、城乡二元体制、住房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出适合我国实际的小产权房合法化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在法律没有明确“小产权房”地位的情况下,“小产权房”要得到法律的认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满足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定,同时优先保障本集体的农民和农业经营人的居住需求。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情形对现有的“小产权房”进行处理。另外,“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对一些制度,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集体土地管理制度、集体土地利用制度等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人均经济收入的差距以及对房价的炒作使得城市房价上涨太快,再加上我国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法律存在一些漏洞,更因为小产权房所获得的收益远高于政府征收土地的补偿金,所以导致各地小产权房建设数量巨大,本文以三亚市的小产权房作为引例来论述三亚市小产权房的现状及今后的路。  相似文献   

15.
房产权本来没有"大"、"小"之分,"小产权"也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它的涵义没有一个规范的解释。"小产权房"存在着多种法律风险,"小产权房"的产生折射出很多深层次问题,"小产权房"合法化将会产生严重的结果。因此,应立即叫停"小产权房"建设,同时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法律和政策两个角度认真研究对待、解决和规范"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产权房流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现有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的结果。产权本无所谓大小,只存在有无的问题,但小产权房的存在乃至流转着实让人无可奈何。"不拆违法,拆之可惜"是现有小产权房问题的主要症结。本文从利益衡平的视角出发,为解决小产权房主要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城市的郊区也变成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这使农民也改变了发家致富的观念,他们懒以生存的土地已经不是以耕种为主,而是转向了房地产.而对于房价激增的城市居民来说,与商品房的昂贵售价相比,更加青睐于小产权房.当供需之间的矛盾达到平衡后,交易产生,但是交易中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在“小产权房”这样的困境下,各派学者专家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小产权房”与我国三农政策相冲突,如果在法律上给予承认“小产权房”,那么这种现象无疑动摇了我国现有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政策,“小产权房”的合法化则等于违法.还有的一些学者认为,“小产权房”的问题应从完善我国法律入手,确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的相关法律来解决这问题.本文运用法经济学的知识,从成本收益分析入手,对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经济分析,着重对现有制度下“小产权房”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小产权房产生的背景原因,对小产权房的内涵界定及其类型做了阐述,在充分探究了小产权房的法律地位之后,对小产权房所面临的法律探讨了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由于立法至今仍未承认小产权房的法律地位,由此引发大量小产权房购销法律纠纷,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在界定小产权房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分析小产权房入市的困境、前景,在此前提下,提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相关法律设计是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小产权房的概念和根源入手,分析什么是小产权房,小产权房问题的根源和小产权房问题的现状,针对一些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途径,主要包括改进现有土地政策,在具体的法律政策上要对小产权房分别对待,在政策的实行过程中加强监督等,以期能对该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