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藏界资讯     
《收藏界》2006,(9)
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红山文化古玉收藏研究俱乐部正式成立红山文化古玉神奇的艺术造型,精湛的雕琢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远古人类智慧的结晶。研究与传播红山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并应为此进行不懈的努力。俱乐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民间收藏与专业研究相结合,将国内外红山文化古玉收藏家、鉴赏家、理论家、评论家、爱好者聚集一起,集思广益,百家争鸣,开展对红山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0,(6):182-185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岫岩地处辽东半岛北部,自古就以盛产美玉而闻名于世,是名扬世界的“中国毛都”。岫岩玉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华夏瑰宝。据考古发现证明,距今1.2万多年前,远古先民利用岫岩玉打制成工具使用。在距今5000~6000年之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岫岩玉被先民大量采集使用,并琢制了“中华第一玉龙”等精美神奇的史前玉器。历代以来岫岩玉流传有绪,世代传承,在玉文化史上成为中国三大古玉源头之一,也跻身四大传统名玉之列。  相似文献   

3.
刘英杰 《收藏》2012,(13):88-89
在古玩市场见到几件据说是红山文化玉猪龙的藏品,经与真品对比分析后发现不过是仿品、赝品。虽然玉猪龙在红山文化中出土较多,但大多延续着同样的风格和形制,通过对比,仿品、赝品不难鉴识。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真品(图1)属红山文化后期玉器制品,为岫岩软玉雕琢而成,猪首龙身,通体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的土沁。龙体卷曲如  相似文献   

4.
丁丁 《收藏界》2011,(1):35-39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最早的龙形玉雕作品,出现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此后历代不断绵延发展。春秋晚期,玉龙的制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战国时期的玉龙就是直接在春秋晚期玉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期玉龙数量之多、造型之美、雕琢之精,可谓历代之冠。战国时期,是古代玉龙制作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郝颜飞 《收藏界》2012,(11):29-33
龙集许多动物和自然现象于一身,具有超凡能力的神物,是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是数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崇拜的偶像。自原始社会起,就以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被用于玉器雕刻上。从早期的玉猪龙,"C"形龙,到我们今天常见的龙的样式,就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国古代玉器上最早出现的龙是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躯体卷曲,形似玉玦,头似猪首(图1)。1971年在内蒙  相似文献   

6.
张国柱 《收藏》2012,(7):88-89
在古玩市场见到几件据说是红山文化玉猪龙的藏品,经与真品对比分析后发现不过是仿品、赝品。虽然玉猪龙在红山文化中出土较多,但大多延续着同样的风格和形制,通过对比,仿品、赝品不难鉴识。  相似文献   

7.
名家赏玉     
古老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用玉传统,古人认为玉比金更贵重,黄金有价玉无价。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与内蒙古东部及河北等地。红山文化玉器主要以动物形玉器、勾云形玉佩和装饰形器物为主,对动物形象讲究神似。  相似文献   

8.
颜祥富 《收藏》2007,(6):104-107
红山文化玉器在造型上有其原始性和不规则性,本文运用阴阳文化来解读部分红山文化玉器造型上左右不对称、成双成对不同样,以及部分红山玉肖生器的神态(传神)问题,难免有讹误之处,还请方家批评。  相似文献   

9.
刘云辉 《收藏》2008,(8):124-125
红山文化是距令约6500~6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红山文化晚期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的精美玉器,如玉猪龙、卡鸭形佩、玉鹰佩、玉凤佩、勾云形佩、马蹄形器等,这些玉器在史前玉雕史中占有十分光彩的一页。迄今为止,在陕西境内也发现了3件较为典型的红山文化玉器。  相似文献   

10.
古方 《收藏》2006,(4):84-85
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红山文化玉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山文化颁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部地区。红山文化遗物中,最引人注目和富有特色的是玉器。  相似文献   

11.
李祥云 《收藏》2007,(7):108-109
鉴定古玉,尤其鉴定红山古玉,近期似乎愈来愈艰难,定赝品为真品、视真品为仿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鉴定红山文化玉器,无须泛泛地套用什么“器型、纹饰、工法、沁色、材质”诸多繁琐的条条框框。比如,有经验的收藏家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红山玉器的材质绝不限于一两种青玉或岫岩玉。由于红山文化覆盖的区域十分广阔,因此其玉器的材质亦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12.
戟术与龙     
龙是中华民族发祥与文化肇端之象征,起源于我国原始时期华夏民族的图腾崇拜,它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一种灵物。辽西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层出土的双龙首璜形玉饰,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层出土的墨绿色玉龙,证明五千年前已出现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物“龙”。尤以何种动物为主神化而成,诸说不一。据闻一多批泰考》,龙最初可能系大蛇名,为夏部落图腾。夏部落融合其他氏族部落,蛇图腾随之合并其他图腾,逐步兼有兽类四足、马的头、孟狗的尾、鹿的角、鱼的鳞和须、狗的爪等,成为华夏民族间附此说上限当依考古资料推至于、厂年前,地…  相似文献   

13.
展讯     
《收藏》2012,(12):16-17
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2012年4月18日,"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展出104套(107件)展品,由"闪石为主,兼及其他"、"仿生突出,动物崇拜"、"几何造型,抽象莫测"、"玉以通神,器以载礼""玉器传统,继承创新"等六个部分组成,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红山文化玉器独特的文化内涵。本展览包括迄今所能见到的玉人、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邮票以新石器时代远古文化为选题的有:黄河流域上游和中游的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的彩陶,鲁南大汶口文化的彩绘陶,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漆碗、牙雕、船浆、稻作、建筑构件,西藏卡若文化的彩陶等。今年3月7日发行的《龙(文物)》第一图为红山文化的玉龙。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08,(3):149-149
2008年1月18日,由中国国画院西安分院,中国玉器协会会员店陕西紫藤园主办,西安收藏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协办的中国西安首届“红山文化”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国内多位知名古玉鉴定及研究专家齐聚一堂,热议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玉文化,希望给陕西的古玉收藏及鉴定带来新知和启迪。会议还向与会者展示了部分红山古玉珍品,  相似文献   

16.
国家邮政局计划于2000年3月7日发行《龙(文物)》邮票一套6枚。该套邮票选取不同时期文物中龙的形象作为主图,其中有一件堪称国宝级文物,这就是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图1)。  相似文献   

17.
吴剑雷 《收藏》2012,(1):118-124
这是临近田市区段的玉龙喀什河,这段流域历来是和田仔玉出产的密集区。洪水从昆仑山奔泻下来,夹杂着大量的山石碎屑,和田玉也藏身其中。和田玉是华夏民族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精神需求,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个象征。和田玉的故乡——和田、昆仑山、玉龙河一直是爱玉人向往的梦幻家园。近年来,随着和田玉收藏的持续高温,和田玉料的开采一直是焦...  相似文献   

18.
丁哲 《收藏界》2011,(6):41-45
红山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是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早被认识的一种文化。玉器,在红山文化丰富的遗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红山文化玉器主要源于本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在红山文化之后的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有所延续。  相似文献   

19.
正内蒙古通辽地区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深受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及辽金文化、蒙元文化的浸润,玉文化底蕴之深厚,文物之精彩,有目共睹。本文将介绍通辽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精品玉器,以飨读者。新石器时代内蒙古史前玉器的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地区、科尔沁地区及呼伦贝尔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遗存中都出土过数量较多、不同类型的玉  相似文献   

20.
和田美玉石     
刘生刚 《收藏》2008,(3):145-146
新疆和田玉目前有两个著名产地。一个从于田县向南,进入昆仑山脉,那里有著名的阿拉斯矿区,和田白玉山料就产于此;另一个就是发源于昆仑雪山北坡的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这两条河史称白玉河和墨玉河。该河床上下蕴藏了极为丰富的和田仔玉,形成一条长达504公里的玉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