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整个培训过程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不只是一种教学模式,也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适应德国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一种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双元制”是德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先进的办学体制。“双元”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双向”,“双元制”中的“双元”是指理论—实践、学校—企业、思维—动手。“双元制”是德国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制度,它确保了各个行业及各个地区职业培训较高的质量标准。 在德国,职业教育主要由企业承担,并与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配合,即学员有两个学习地点:培训企业、职业学校。学生通常每周有3—4天在企业培训,1—2天在学校学习。在某些州或在某些职业中,也有将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课程集中进行,即学生三周在企业接受培训,二  相似文献   

3.
史文杰 《教育探索》2008,(8):136-137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是德国实施高职高专教育中最独到、最有特色的内容,也是德国的职业教育获锝成功的关键。目前德国有55%的学生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是指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他们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地点、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培训工作,学校教学由学校主管,企业培训由企业全面负责。其特点是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在坚持实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基础上 ,拓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双元制”是指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 ,企业为“一元” ,学校为另“一元”。根据教育者与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 ,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接受企业技能培训 ;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为支持“双元制” ,鼓励企业培训 ,联邦政府对承担学徒培训任务的企业给予50 %的培训经费支持。同时 ,加强对每个年度职业教育报告的审核 ,对培训需求状况及时预测和通报。在过去3年…  相似文献   

5.
德国高职课程的特点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德国高职教育课程的特点德国高职教育采用“双元制”模式,即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又用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与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根据德国基本法(宪法)的规定,“双元制”的一端——职业学校属于各州的高教部门管理,而“双元制”的另一端——企业则由政府负责管理。其中由教育科学部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则是企业培训的法律基础。“双元制”采用的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从总体上讲…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人力资源成为现代企业用之不竭的黄金资源,世界上一流企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将职工素质视为竞争取胜的奠基石,在人力开发的大潮中,一批先进的企业培训模式脱颖而出,令人叹为观止。 ▲“双元制”培训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著称于世。简言之,“双元制”即学校与企业结合,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为主。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几乎95%的人都事  相似文献   

7.
新冠疫情暴发使全球教育系统遭遇重大挑战。在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严重萎缩,面临一系列困境,主要表现在疫情和后疫情期间“双元制”培训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中小微企业参与培训热情进一步降低、“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主体地位受到学校职业教育的挑战以及就业市场对于高学历人才需求增加。面对疫情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带来的冲击,德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数字化项目和促进政策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奠定了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基础。主要举措包括: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增强经费保障;扩大宣传,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调动中小企业积极性,激发培训市场活力;改革课程体系;实现培训供需匹配;提升数字化水平,拓宽学生出路。  相似文献   

8.
以双元制为主体的三元制趋向的职教模式瑞士在职教体系中采取了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众所周知,双元制是指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边在校进行职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边去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练习。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方式。学校与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两个主体,即双元。在瑞士,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周中  相似文献   

9.
一、德、澳、英职业教育考试举要(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双元制”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又有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中等职业教育领域,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以企业为培训主体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办学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外,还有一些以学校为主体的全日制职业教育设施。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有成效的一类学校是职业专科学校。 一、基本情况 1992年,德国职业专科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为26万,“双元制”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为167万。这就是说职业专科学校在校生与“双元制”职业学校在校生的比为1:6。若把卫生学校计算在内,职业专科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了5  相似文献   

11.
“双元制”模式在技工学校的实践与探索李双一“双元制”模式是德国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其重要内涵是受教育者在一段时间内同时接受企业和学校的职业训练或操作技能培训。“双元制”的特征是,重点加强受教育者在操作规范、适应能力、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使之...  相似文献   

12.
陈菊珍 《职业技术》2006,(13):56-58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具特色并成为其核心部分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即一种企业(通常是私立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参与“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赴德培训,介绍了德国初中后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应用技术大学双元制学生的招生和学习模式,特别从德国在其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和落实“行动导向”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等方面谈了研修的收获与体会.同时,提出关于培养“职业行动能力”和强调“隐性知识学习”的三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以实践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最早出现于德国的职业学校。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出现双元制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领域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凭借其多种优势在德国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其中之一是培训成本太高。为此,德国各界都努力寻求变革出路。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德国这种变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双元制职教体系中的协调机制,它是近年来试点并刚刚确立的一种民间协调机构———职业培训网络站,是德国为解决双元制职教体系中培训成本过高问题而寻找到的一条有效途径。一、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中协调机制产生的背景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体制。所谓“双元制”,是指对徒工的培训全过程由“双元”办学主体承担,其中首要办学主体是企业这一“元”,其…  相似文献   

16.
德国职业教育及“双元制”发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双元制”?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私有的企业(主要方面)和国有的职业学校双方的共同协作,这种共同协作是由法律决定的。 “双元制”作为一个纽带联接着企业培训和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企业的重点是实践操作训练,而职业学校的重点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基于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的迅速发展,难以做到学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严格的职能分工,这一点在培训大纲的形成和职业培训理论化倾向上明显地体现出来。此外,“双元制”概念的核心标志还体现在职业教育的职责分工方面,根据法律规定,企业职教由联邦负责而职业学校教育由各联邦州负责。  相似文献   

17.
“双元制”学习场所间的合作〔德〕君特·佩措尔特王倩译如何理解学习场所间的合作?“双元制”学习场所间的合作是指参与职业教育的学校和企业的教学及培训人员之间在技术组织,特别在教学上的相互协作。每个学习场所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任务,而且具备法人资格。合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培训模式之一,其主要特征在于,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实践为主;学校与企业结合,以企业为主,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城市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引进了“双元制”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我国  相似文献   

19.
被世人称之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在职业教育中办学体制实行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教学体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学生在进学校接受职业培训前,必须首先成为企业的徒工,由企业委托职业学校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必须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它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如今,我校已引进了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并率先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试行,本文将在我校实施“双元制”教学的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更好地发挥“双元制”教学模式的长处,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