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中长期存在着技术异化的问题。随着资本主义一体化程度的逐渐深入,工人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与批判意识会慢慢淡化,最终沦为单向度的人。本文对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思想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技术本质应该为意识形态,技术异化的核心通常是人的异化,消除技术异化的主要方式是释放爱欲,并对新时代背景下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思想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欧洲法兰克福学派则继承了其中的批判思想,高屋建瓴地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的异化倾向。时至今日,我国大众传媒的异化倾向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传媒的异化必将导致人的异化,怎样在日益发达弥漫的传播中保持人的理性批判性和能动性,实现人的全面而幸福的自我完善是媒介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3.
在《单向度的人》等著作中,马尔库赛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政治异化等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本文就其政治异化思想如额外压抑与单向度的人、没有反对派的政治、“自由”之中的不自由等方面进行简要概括,既肯定马尔库赛政治异化思想的积极意义又对其局限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异化问题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心。埃里希·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异化问题,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拟对国内研究弗洛姆异化思想的进程、国外对弗洛姆思想研究的主要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思想,仔细探究便能找到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消费的根源,异化消费的直接原因在于违背了人与自然发展的规律,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要消除异化消费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产主义才能消除消费异化,消除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6.
埃内斯特·曼德尔(1923—1995)是当代"第四国际"即托派运动的主要领袖和思想家,对当代晚期资本主义和传统官僚社会主义的批判是其思想之两翼,革命理论则是联结这两翼的枢纽。对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阐发是其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实层面,曼德尔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出发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四种异化形式及其根源;在理论层面,曼德尔分析了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历程中矛盾性的发展与转变,并据此揭示了对马克思异化论的各种错误理解背后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比,曼德尔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观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性和彻底革命性。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既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影响,又批判性地继承了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本质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技异化使工人阶级沦为机器的附庸,科技生产导致的“异化消费”弱化了人的主体性,科技异化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克尽的异化思想,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论中吸取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它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论又有根本的区别。黑格尔的异化论是精神异化论,是用来描述绝对精神的矛盾发展的。费尔巴哈的异化论是人性异化论,主要说明神是人的本质异化的结果。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特点,是用异化劳动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的。因此,本文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形成,拟从异化劳动思想的形成谈起。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产生至今 ,对各国的文学家、艺术家和理论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本雅明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美学阐释。本雅明把马克思哲学层面的异化理论运用到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进行了生动的文学化表达 ,有效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本质。同时 ,也说明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科学性和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李秋华 《文教资料》2014,(3):62-63,67
异化思想是马尔库塞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马尔库塞全面考察了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现实,深入分析了产生异化的社会和个人原因,严厉批判了使人变为非人的病态的社会制度,并细致概括了扬弃异化的多个途径。但这种异化思想并不能真正改变人之所以为非人的现实,也不会完全扬弃消解掉人的主体性的异化,使人成为拥有主体性的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11.
媒介异化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媒介产品的异化、媒介组织和媒介从业人员在媒介生产实践中的异化、媒介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异化、媒介与受众关系的异化,并辅之以相关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青年时期在完成自身思想转变的过程中,从物质利益出发,曾经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激烈的批判,认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诉诸于抽象原则,使资本主义国家制度表现出了基督教国家的本质。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人对物的异化,使金钱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才会获得一致,人类才会重新掌握自己。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完成对现实社会的改造,必然要以社会革命为依归。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创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精神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重要一员,列斐伏尔既有同该思潮的其他代表人物共通的理论立场,又有其自己独到的理论视野。他一生都与“日常生活”打交道,给后人留下了三卷本的《日常生活批判》及一系列相关的著作和文章。他赋予“日常生活”以重要理论意义,通过对现代世界日常生活的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异化本质,并提出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化革命”来结束异化,回归真正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全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其物化思想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由于未正确区分物化与异化,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十分丰富,同时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成为社套最突出问题的时代,马克思前瞻性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社会根源,从而指明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共产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媒介社会,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大众传播媒介颠覆了现实和形象的关系,形象不仅仅只是现实的反映."虚拟现实"科幻电影就是以当代社会中的媒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叙事基础,形象地传达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和人的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突出表现真实与虚拟这两个含有终极意义的命题在媒介社会中的意义.文章追溯"虚拟现实"科幻电影叙事的历史渊源,关注虚拟现实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现实社会、文化传统之间所构成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媒介技术的发展,促使人类进入了"媒介化"社会,媒介融合成为传媒业的主流,更是一场传媒产业的重构。然而,技术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文章根据国内外现有的危机传播理论模式研究,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播环境的形势入手,探讨新环境下危机传播的特点、传播方式及传播策略,并试图建构媒介融合时代下危机传播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传媒明星的随笔写作近年来倍受读者热捧。时代转换的大背景下,大众社会的崛起所形成的“媒介权力”,为这些写作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话语生产空间;而随笔的文体特征、自由精神,则成为他们的写作最适宜的形式,其中的优秀之作,贴近现实,紧扣时代,闪烁着智性的光芒,呈现着个人的理性之思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碎片化"是近年来社会各领域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传媒领域同样存在着"碎片化"现象,"碎片"一样的新媒体形式还在不断产生,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媒体在受众"碎片化"导致的分众传媒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渐渐地被稀释,新媒体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受众形态的"碎片化"趋势也成为推动新媒体发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物化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成了“独立变数”和“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意识形态形式,使得以“公平交换”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破灭,科学技术通过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化”和“合法化”的影响履行意识形态功能。文章通过对哈贝马斯科技现的理解与批判,重新反思和定位科学技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