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要准确理解词语含义领悟每一句名言名句的含义是准确识记名句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句中的关键字词,尤其应当重点关注。如:“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中的“恢恢”易误写作“灰灰”,这是因为没有弄懂“恢恢”是“宽阔广大”的意思;如果领会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中的“靡”是“  相似文献   

2.
韦秉文 《新读写》2010,(4):46-48
名句运用,历来是作文出彩的一大宝典,以名句为题,能画龙点睛;以名句作题记,能导引全文;以名句开篇,能使人一见钟情;以名句穿插,能使文章典雅灵动;以名句结尾,能升华主题。名句运用得好,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生动、意蕴深刻、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3.
名句运用,历来是作文出彩的一大宝典,以名句为题,能画龙点睛:以名句作题记,能导引全文:以名句开篇,能使人一见钟情;以名句穿插,能使文章典雅灵动;以名句结尾,能升华主题。名句运用得好,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生动、意蕴深刻、神采飞扬。一、立骨统领就是紧扣话题巧用名句立意,统辖一段或全篇。请看  相似文献   

4.
由于古之诗词家在创作中注重苦吟炼句,因而便有诸多寄寓着主体审美理想、凝聚着华夏民族精神的诗词名句诞生当时并流传后世。可今之诗词创作界却明显存在着虽篇章众多却名句匮乏之缺憾,这就要求当代诗词家须本着借鉴与创新的原则,按着格高、情真、味厚、语工的标准,认真锤炼中华诗词新名句,努力铸造中华民族新诗魂。  相似文献   

5.
正【考点解读】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  相似文献   

6.
名句是指古典诗词、名人名言、谚语、俗语、歌词等广为人知、富有哲理的句子.古诗文及名言瞽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时空穿透力,作文时,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名句"这种"战术",便能使文章语言灵动,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例子俯拾皆是。庾信《马射赋》中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联,王勃《滕王阁序》中化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与……齐……,……共……”之类是语言格式,但它一旦撑起了名句,充当了名句的基本框架,便同名句一起升华成县有特殊价值的文化现象。因此,当我们读到金庸《天龙八部》三十二回中“不知此人请了哪一个腐儒撰此歌功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量歌颂大好河山、寄情风花雪月的文学名句,这些文学名句与地理教学也息息相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巧用文学名句识记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用文学名句、谚语探讨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巧用歌曲简析南北纬度地域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升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巧用文学名句欣赏迥异的地貌景观,加深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巧用文学名句发现植被地域分布的水平和垂直差异,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巧用文学名句、歌曲阐释环境保护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些措施能不断增强高中地理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知识整合】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那些灿若星辰的名句名篇更是为人们耳熟能详、广泛传诵。为了引导学生把握传统文化精髓,培养人文精神,增强语言感悟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而在近十来年的高考语文中,“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考查,也只在1999~2000年中断了两年,2001年以后便成为稳定的考点。  相似文献   

10.
清诗人龚自珍的名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脍炙人口,常被引用,但也常有引用错误,笔者就见到有人把“万马齐喑”写成“万马齐暗”。这里的“暗”是“喑”之误,不是原文的谬误,其原因或者是引用者粗心所致,或者是没弄明白。  相似文献   

11.
提起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人们便会特别赞赏其中的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这两句较之词里其他句子更受人们青睐以至成名呢?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因此全面深入地理解此论里的“境  相似文献   

12.
咿呀学语时,我便从“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中接触到了古文。从此,对古文的好奇便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步了解了这熟悉而义陌生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一、问:“丈夫”本指成年男子,也指男子中的杰出者,鲁迅诗中便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名句。请问“丈夫”二字分别作何解释。  相似文献   

14.
《考试说明》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所谓"名句"主要指诗词歌赋里边的千古传诵的格言、警句等,以及谚语、俗语等名言;所谓"名篇"主要指古代散文的经典语段;所谓"常见"就是普通的、大众化的、喜闻乐见的。面对名句名篇的考查如何来准备呢,准备哪些呢?  相似文献   

15.
《岳阳楼记》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寄寓的忧乐情怀,既是作者高尚人格的写照,也是范公一生行为的准则。范公为人,节俭好施留芳名于世;为官,始终以兴利治弊为己任;为文,借言励己勉人,超越个人忧乐。透过范公为官历程,追溯其为文初衷,便能领悟:官品、文品皆人品。  相似文献   

16.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苏轼的名句所描绘的颍州西湖自古以来便享有盛名.座落在美丽的颍州西湖畔的安徽省阜阳市,近年来升起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教苑新星--阜阳市第十五中学.  相似文献   

17.
[作者审题构思]“同学的差异在于课余”这则材料写作的重点在于“课余”二字,若写驳论文,首先就应当从理论或实例驳倒这个观点,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我大体把学生分为四类,然后从每一部分分论,因为这样的文章举实例不大典型,所以我便从理论上加以说明批驳,每一类一段,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并确立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在论证同时,又引用一些古误、名句,可使读者更容易地认识到所给观点的荒谬性,并能很容易地接受我的观』6。【指导老师点拨]组织同学们参赛时,十几个题目就此题同学们选用的较少。当看到韩亚斐这…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复习中,对于古诗词名句的复习应着眼于两个方向:一是针对高考卷中的名句默写题,要让学生熟读背诵初高中古诗词篇目中的名句,并达到默写无错字的复习目标;二是充分发挥古诗名句在高考作文中的重要实用价值,让学生在作文中自觉地运用名句写好作文,巧用古诗名句是使文章有文采、充满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之一,巧用古诗名句入文是高考作文高分策略之一,而许多老师却常忽视这一方面的引导和教学。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作者仔细研究了1996-2006年十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特别是近五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撰写了《妙用古诗巧铸佳文》一文,本文精选高考满分作文中的典型例子,从中探讨让名句成为作文一大亮点的具体方法、思路和规律,力图总结出系统性较强的方法技巧,让学生把握规律性东西。  相似文献   

19.
想起贺兰山     
<正>正是老兵退伍时,听到欢送老兵的锣鼓,看到欢送老兵的队伍,尤其看到老兵泪流满面、握手言别、依依不舍的情景,不禁又想起巍巍贺兰山的雄姿。提起贺兰山,便想起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名句。据历史学家考证,岳飞并未到过宁夏贺兰山,而词中所指则是河南境内的另一座黄土山。  相似文献   

20.
2010-2015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均分稳定,分值差异逐渐缩小;试题篇数适中,体裁多样,考查时代集中;试题形式多样,题型丰富。命题趋势从识记转向理解,从名家、名作、名句向非名家、非名作、非名句延伸,存在"钟摆现象"。建议加大改革力度,保持选做题型,做好难度调控,注意命题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