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7年第8届全运会和同年在雅典举行的第6届世锦赛中外优秀跳远选手技术参数为依据,从助跑速度、起跳能力、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等主要技术环节,对我国和世界跳远选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劣势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世锦赛男子跳远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第六届世锦赛男子跳远决赛选手成绩及有关技术参数的分析,揭示当今世界跳远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我国跳远项目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当今世界女子跳远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第6届世锦赛女子跳远决赛选手成绩及有关技术参数的分析,揭示当今世界跳远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我国跳远项目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最后三步助跑及起跳过程的运动学特征分析,得出保持倒数第三步低重心平稳过渡、加大倒数第二步步幅、增大最后一步的踏跳力量、尽可能创造较快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腾起角,是影响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技术部分组成,其中助跑技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衡量助跑技术的标准包括助跑速度、助跑节奏和助跑准确性等,而助跑准确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运动员跳远水平的发挥。由于目前高水平的跳远运动员助跑距离加长,助跑速度更快,助跑步数多,极易造成起跳犯规现象。加之比赛环境的变化,比赛竞争的激烈性,助跑准确率成为跳远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障碍。本文运用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全国第十届运动会跳远比赛的37名运动员(男19名、女18名)助跑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7.
李永  黄智 《体育世界》2008,(11):91-93
本文通过对我校第40届校运动会跳远运动员在预决赛中的助跑起跳动作,并针对我校男、女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情况,结合助跑速度及成绩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跳远训练中准确上板的技术要求,为跳远运动员在今后训练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重要意义,已尽人皆知,本文化影响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影响助跑准确性因素分析跳远运动员能否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这在运动员起跳瞬时后才能知道。故此,我认为助跑起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因而提高跳远助跳的准确性十分重要。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助跑成功率达75%左右。然而,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和国外的一些重大比赛中,助跑成功率大大低于这个比例。如第45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决赛助跑成功率都不到68.5%;又如,一个运动员连续失败2、3次,那么他的实力和水…  相似文献   

9.
跳远中踏板准确性与成绩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速摄影机 ,拍摄了我国男、女跳远运动员在第 12届亚运会跳远预选赛中的助跑、起跳动作 ,并针对我国男、女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情况 ,结合助跑速度及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跳远训练中准确上板的技术要求 ,为我国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谈谈跳远助跑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跑技术在跳远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国外有人提出跳远成绩中助跑因素占70%。在国内也已有人在着重探讨助跑技术和跳远成绩的关系。过去一向认为起跳技术是跳远的主要矛盾的传统观念,也已受到人们的怀疑。实践经验证明,起跳虽然重要,但必须以正确的助跑技术为先决条件,没有正确的助跑技术,是不可能进行正确的起跳的。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比赛中,由于助跑失败而失去成绩的比例是很大的。从83年5月南京田径分区赛和国际邀请赛、第五届全运会决赛(包括全能跳远)和83年10月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远中,共统计了449人次的试跳,其中失败175人次,占38.98%,成功274人次,占61.02%。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玉煌在83年5月南京国际邀请赛及9月的第五届全运会决赛中,都是四次犯规,破全国记录的希望也在犯规中失去了。助跑成功率这样低,严重地影响着我国跳远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现代跳远技术可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分析:助跑、起跳准备、起跳、腾空、落地。每个部分的效果在决定整个跳跃的距离中所处的地位,如同它们排列的顺序。跑助毫无例外,一个跳远运动员的最远腾跃是快速和有效的助跑的结果。助跑是跳远技术中最易训练的部分,多数的训练时间应用于此。助跑的长度(30-50m)取决于运动员的加速能力(以他或她的体力和速率为根据)和训练程度。当前世界级跳远选手都趋向于长距离助跑(例如:卡尔。刘易斯的助  相似文献   

12.
运用高速摄影法、文献资料法和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三跳的技术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选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第三跳的距离较近,并且第三跳垂直分速度和腾起角度较小。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训练的重点;改进和加强弱腿跳远的技术和能力,也是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训练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跳远的助跑速度、速度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通过对西安体院第29届田径运动会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速度利用率的测试,揭示出跳远竞赛中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为跳远运动的教学训练和竞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男子跳远优秀选手与世界一流选手在助跑起跳技术因素、身体条件因素、身体素质因素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找出了我国选手的差距和优势,提出对策,以促进我国男子跳远运动水平尽快向世界一流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跳远助跑中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运助跑是跳远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如果助跑稳定、踏板准确,就会增强青少年选手的自信心,并能为强有力的起跳作好准备,从而跳出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青少年选手助跑技术不稳定,速度控制能力差,时空节奏感不强,所以在助跑中出现问题较多。常见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不同等级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收集整理世界顶级选手、我国优秀运动员和一、二级运动员的跳远技术 有关数据分析其技术特征及不同等级运动员的技术差距,为不同等级跳远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乔·理查森是美国最优秀的中学生跳远选手,1984年的跳远新星,在“金色西部邀请赛”上他发挥了很好的水平,跳远成绩为7.94米,三级跳远成绩为16.32米。此图重点突出了理查森跳远动作的基本力学原理部分。一、助跑理查森在离板37.5m处设一个标记。他右腿在前,左腿向前迈出第一步,共助跑18步,以右脚踏板(图3)。为便于加速,前三步上体前倾非常明显(图中未示)。大约跑到第14步时达到最适宜的助跑速度,这时躯干抬得较直。在以后几步助跑保持已获得的速度。理查森最后三步比较积极,倒数第三步的步长没有什么变化,倒数第二步较短,最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选手刘易斯取得8.73米跳远成绩的运动轨迹光点图的动作技术分析,现摘译于后。 助跑 跳远运动员的水平运动速度是确定成绩的重要因素。所以,跳远运动员必须拨出大量的训练时间进行短跑技术训练,以及发展较长距离的加速度模式。刘易斯的助跑距离二十一步(44.8米)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有关技术参数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6届世锦赛女子跳远前6名选手和我国6名优秀选手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绝对速度和起跳能力是影响我国女子跳远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以国内外23名优秀男子跳远选手为研究对象,利用运动学参数对其全程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选手助跑最后2步着板与离板瞬时水平速度、最后2步的步频提高率、垂直速度与腾起角均低于国外选手,而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最后2步的步长变化、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之和则明显高于国外选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