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学与新闻写作》是由江西省老新闻工作者徐光炎、朱洪波同志写的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书。作者从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出发,总结我们新闻写作的实践经验,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十七章六十八节,从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到新闻  相似文献   

2.
采访对新闻写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细致的采访,写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老新闻人提出新闻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灼见,可见下功夫采访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俗语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开头,所以在写新闻的人里边流传着一句话“千斤采访四两写”,来表明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性。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写作的老记者说过一句话:“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当不好记者的。”那  相似文献   

4.
谈到广播新闻评论写作地位的重要,新闻界人士早有共识。但是,与报刊、电视相比广播新闻评论一直是一个弱项。这并不是说广播新闻评论没有思想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广播新闻评论写作的潜力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还没有解决好如何按照广播规律而不是按照报刊规律来写作评论。近年来,广播新闻工作者都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去年三月份保定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广播新闻评论性小品《老保定一家》,就是按照广播的内在规律写作新闻评论而进行的一次新探索。广播新闻评论性小品《老保定一家》利用广播短剧(小品)的特点、广播声音…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正如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概括的,大致包括四个方面:政治修养、知识修养、调查研究和文字表达能力。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就是新闻写作技法。技法者,技巧、方法也。新闻写作技法训练,也是每一个专业新闻工作者、业余通讯员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与《新闻与写作》相识是在2004年9月,那时我刚参加工作,领导安排我协助抓信息工作,于是就经常找一些有关新闻写作的书来读,由此就和《新闻与写作》结下了这个不解之缘。正好赶上一年一度订报刊的时间,我毫不犹豫就订下一年的刊物。在与《新闻与写作》相处的一年里,培养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热情高涨,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当我拿到2008年第1期《新闻与写作》时,心中不禁泛起一种欣慰与感动。从1998年第一次订阅它到现在,《新闻与写作》已伴我走过十年了。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名新闻爱好者成为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十年里,《新闻与写作》成了我实现新闻梦想的良师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8.
我与《新闻与写作》相识仅有一年多的时间,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作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新闻与写作》给读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显而易见。我从事新闻写作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9.
在军报函授中心创办进入第10个年头,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近10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一套《新闻自学丛书》(共分7册,106万字)。这套丛书从新闻爱好者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作风修养,到走好成才之路所需要具备的诸多方面的业务素质;从怎样学习和积累知识,到怎样采访和写作;从军事新闻名篇选评,到新闻学步者的作品评点;从新闻知识集粹博览,到新闻写作初学问答,都有详尽具体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老新闻工作者,且多数曾做过军报的社部两级的领导工作,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广…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老新闻工作者李庄在《党的传统与新闻改革》(见《人民日报风雨40年》)一文中,曾经谈道:“解放近四十年,名记者、名评论员很少出现,影响新闻工作水平迅速提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看来,新闻工作者忽视自己的写作个性,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新闻写作的理论、原则,既不深奥,也不复杂,其实也不过就是那么若干条。然而,如果以这些抽象的理论和原则作指导,写成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新闻作品,那却不是一件易事。比如,新闻一定要具备王要素。然而,5个“W”即使你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见得准能写出好新闻。可见,懂得了新闻理论、原则之后,重要的问题就是不断实践。那么,初步掌握了新闻原理之后,怎样用来指导新闻写作呢?为了使你免走弯路,我们把老学员们在写作方面的心得体会,作些综合介绍,供参考。一、五人共事不掺假,凡人小事写短搞新闻教材开宗明义头一条,就是新闻必…  相似文献   

12.
从事新闻写作,至今已是7个春秋了。那是1992年春,在一次通讯员培训班上,我一篇80余字习作,首次在鄂西报上采用,当时我兴奋不已,尔后便开始业余写作。为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和投稿命中率,我常常寻找具有丰富经验的记者、老通讯员作为良师益友。辛勤的耕耘,终于获得了丰收的果实。去年被恩施日报评为模范通讯员。  相似文献   

13.
要想当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就必须坚持学习新闻知识,认真读书、看报,多写稿,勤积累,使自己的头脑不断丰富起来。 1983年,我刚练习写稿时,不会采访,写出稿子不合口味,投出去的稿件大都被“枪毙”了。后来,在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热心帮助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采写新闻的一点门道。 从1987年起,我每年坚持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新闻写作》和《编通之友》等新闻杂志及报刊,并坚持多写、多练,深入  相似文献   

14.
读者之声     
河南省方城县农业银行李国盈:初学新闻写作时,尽管手勤,但由于缺乏写稿经验,投出的稿子大多石沉大海。我到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老通讯”那里请教。他建议我以后要多读些有关新闻理论方面的书籍。我订了《新闻与写作》杂志,此刊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理论通俗易懂,尤为重要的是:此刊每期都用大量的篇幅,刊登一些作者的典型经验和写作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总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作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段精辟的论述,对于新闻写作出精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说:“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但是,实际工作是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不能老是报道那些人们早已知道的老情况、老问题,总是说千篇一律的老话。我们要随着实际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过去,由于新闻写作知识不够,新闻信息捕捉不准,投出去的稿件往往是杳无音信,尤如石沉大海。自从1985年下半年我订阅了《新闻与写作》之后,我找到了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7.
当1998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新闻函授中心也跨入第10个年头。在第十届学员开学之际,我谨代表解放军报社和新闻函授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内外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你们致以新年的问候!我们的新闻函授中心,以帮助军内外基层单位培养新闻报道骨干,为新闻写作爱好者成才铺路架桥为办学宗旨。举办九届以来,先后有42000多名学员参加了函授学习,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今年是函授中心创办10周年,函授中心教务处的同志根据近明年的教学经验,组织一些教学人员和老新闻工作者编写了一套(新闻写作自学丛书》,共7册,…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写作》2009,(3):10-10
《新闻与写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是接了地气的缘故,这地气是什么?是满足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基层干部、通讯员,以及活跃在各行备业的新闻与写作爱好者的需要,这是《新闻与写作))25年来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我本人就是《新闻与写作》的忠实读者。1970年开始做北京日报的通讯员,1974年进入北京日报,《新闻与写作》一直是我必读的一个刊物。  相似文献   

19.
由暨南大学新闻学院程天敏教授撰写、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99年高校文科教材《新闻写作学》,自1987年初版发行以来,至今已经印刷四版、五次,累计印数达56000本。一本大学的文科教材,能在12年内畅销不衰,为新老读者喜爱,影响如此之大,究竟是依靠什么?很值得研究、探讨一番。世界已进入21世纪。新世纪的新闻传播业需要出类拔萃的新闻写作者,更需要范长江、萧乾式的名记者、大手笔、好人才,他们必须有异乎寻常的新闻写作能力,而这种非凡的能力来自新闻写作基本功的扎扎实实的严格训练。新闻写作说到底,最主要的就是两大块…  相似文献   

20.
短新闻写作手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老记者说:“干新闻这一行,最难写的是短新闻。”这位老记者之所以这样说,我想主要是因为在短短的篇幅里,有时要反映重大题材,有时要重现精彩的场面,有时要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笔者翻阅中外短新闻佳作,觉得以下几种短新闻的写作手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一、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它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即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外国新闻学中讲的接近性,就是这个意思.大量的优秀短新闻作品表明,以小见大,是短新闻写作中常见的手法。为此,要求记者(通讯员)要大处着眼,全局在胸.尽管笔下所写的只是一些具体的新闻事件,而心中所想的,眼光所射及的,却是广阔的、深远的内容。应透过一厂、一店、一人、一事,反映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