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幼喜武之故,我和杨宝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因陕西省、西安市武术协会的工作,尤其是编写《红拳》一书,更加深了对他的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红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拳,被喻为陕西地方拳,陕西境内,无论老少,习练红拳者众多。普及面之广不到陕西不能想像。 红拳是一个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普及面广,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武术流派。但由于长期受重文轻武和严以择传的思想影响,极少有专著遗文传世,间有一二也是形之过略。至涉历史渊源、特点内容、拳缘关系与拳域所及,迄今国内外极少论述。况且有价值的红拳技艺又掌握在少教年迈拳家之手,倘发掘失时,难免有人亡艺绝之虞。为了全面研究我国武术的发展,澄清红、洪传误,正本清源和继承此一拳派,笔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在多年累积的基础上,抱着“失于朝、求之于野”的态度,于1980年夏,对红拳发源地关中地区及拳域十省(陕、甘、宁、青、新、川、鄂、皖、豫、晋)三十余县市、五十七位红拳名家进行了逾期半载较为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或查之州府方志以勘流传之误,或拓抄碑文更正习者之真,或阅读史籍遗着昭悟递变之固,或访问拳家以窥古今传状,或摄拍传统套路以承真形实貌等。本文特拟红拳的特点内容、历史和发展、基础训练、红拳的棍法与“红”“洪”之异等方面,阐发观点,与广大读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文国 《中华武术》2007,(12):16-18
古城西安的陕西省体育场西北角,一块将近200平方的空地上,每到周末,便自发地聚集一批练武者,确切地说,是一群习练红拳的人。其中有一位年过六旬、面貌清癯、神情刚毅的长者在现场指导,一会纠正动作,一会亲自下场示范,一会独自练太极拳或者八卦掌,他便是本文的主人公——高西安。  相似文献   

4.
吕慧洋 《新体育》2021,(2):80-83
22岁的拳坛新星瑞恩·加西亚拥有着偶像级别的外表和骄人的连胜纪录,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量已经达到数百万,被誉为未来美国拳击的新王者。有网红流量加持,他甚至无需金腰带来证明自己。  相似文献   

5.
陕西地方拳清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位对红拳的发展传播和对中国武术贡献卓著、影响至深的一代宗师高山,武林中誉其为“飞脚鹞子”。他  相似文献   

6.
红拳探讨     
红拳是一个历史悠久、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武术流派。但长期受到重文轻武和严以择传的思想影响,极少有专著遗文传世。至于历史渊源、内容特点,拳缘关系及拳域所及,迄今国内外亦无论述。这部有价值的红拳技艺,现在只掌握在少数年迈拳家之手,倘发掘失时,难免有人亡艺绝之虞。为了全面研究我国武术的发展,澄清红洪传误正本清源和继承此一拳系,依据国家体委79体运字12号《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精神,于八○年夏起,对红拳发源地关中及拳域十省三十余市县,进行了为期半载较为深入的社会调查工作。或查之  相似文献   

7.
长剑 《中华武术》2007,(10):44-46
红拳、红衣、红旗、红地毯,还有那黑里透红的一张张脸庞,在西安的夏日里显得分外鲜艳热烈,又给人以力量的感觉,一片红火的景象,这便是红拳训练营给我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8.
红拳招法     
刁手拦斩图1、图2:双方交手.红方内旋刁黑方手腕.同时向怀里抖拉破坏黑方重心.右拳迅速由上向下斩黑方肘关节.图3:红方在斩黑方肘关节后.左手后拉右拳迅速上捅黑方面部。图4:红方左手刁黑方左手外旋上提.迅速上右步顶肘。  相似文献   

9.
<正>邵智勇先生,现任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会长,关于他慷慨捐资数十年保护传承陕西红拳的事迹在全国武术界常常被人传颂。作为深受先生资助又备受先生支持教诲的学生,许多事情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当此振兴中华传统文化、非遗备受国家重视的时代,我以我的亲身经历记述邵智勇先生的作为,愿我们大家共同传承非遗文化,弘扬红拳事业,振奋民族精神。现在,我是一名专业的红拳教师,  相似文献   

10.
5月份,写了《文化红拳》的稿子,在《中华武术》刊登之后,在陕西红拳圈子里引起较大反响。回到西安,很多红拳的前辈、老师、朋友纷纷和我谈起读了文章的感受,向我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历史资料,希望我能把“文化红拳”这个系列继续写下去。特别是红拳文化研究会的发起人邵智勇先生多次邀我去商谈红拳的发展思路,向我讲解自己多年来关于红拳的心得体会,慷慨赠与了80年代“挖整”时留下的一些珍贵资料,让我感念不已。  相似文献   

11.
永亮 《中华武术》2007,(5):41-42
陕西省红拳文化研究会在2006年11月接到香港武术节组委会邀请函,大家认为这是红拳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次极好机会。雷志敏会长立即组织研究会开会,经过认真部署层层选拔,组建了28人的参赛代表队。确立高玉峰为领队、武清江为总教练,队员中和志强、杨新仓、党选民、李选良等都是多次参加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和金牌获得者。该会秘书长邵智勇作为队员也参加了比赛。  相似文献   

12.
少林嫡派红拳绝非世面上所流传的红拳,其套路古朴纯真,为武林所罕见,其技击特点讲究:碰、搂、拢、打、踩、连、走、靠八个字,还有沾、粘、贴、靠、起、伏、转、侧八个字。进则抓、打、拿、摔,退则闪、展、腾、挪。身法要求为轻、重、快、慢、转、侧,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2005,(8):41-41
2005年7月3日,在西安唐城宾馆会议厅隆重召开了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到会祝贺的有陕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巩德顺、陕西省民政厅领导王殿芳、陕西省文化厅领导孙豹隐及各级领导、各级友人、老拳师、学者、专家及会员代表共计138人。  相似文献   

14.
宋黎明 《中华武术》2005,(12):32-34
2005年11月13日傍晚,陕西省第七届红拳交流观摩赛在绵绵的寒雨中落下帷幕,来自陕西各地的73支代表队的近五百名运动员,在兴平市体育健身中心切磋武艺,交流友谊。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骊山少林文武学校代表队、西北武术院代表队分获团体总分冠、亚军。  相似文献   

15.
王忠毅 《精武》2008,(9):18-18
红拳是流传于西北,兴盛于陕西的古老拳种,注重实战,击技性强,节奏鲜明,结构严谨、朴实、大方是红拳的特点。自清朝中后期以来.陕西红拳主要分成四个流派,即三原的鹞子高三、临潼的黑虎邢三、宝鸡的司宝龙和通背李四。这四位武林前辈,人称“陕西四杰”.他们对陕西红拳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今的陕西红拳不仅以实战性强而享誉武林.更以其历史悠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逐渐被人们重视和喜爱。  相似文献   

16.
咸阳古道,长安烈酒,并非虚张声势的苍凉,并非故弄玄虚的神秘,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体会到陕西的格调。红拳就诞生在这片具有浓郁中华文化传统的地域。  相似文献   

17.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红拳的稿子,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虽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而且小时候跟乡下的老师学的是陕西红拳,记得有小红拳、大红拳、梅花拳、南阳棍等,但后来多年离开了红拳,有些生疏,生怕说些外行的话,贻人笑柄;二是觉得红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如陕西的人不张扬一般,因而多年来蒙在深闺,湮没于关中的黄土文化之中,而实质上,红拳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反过来哺乳了红拳这一陕西独有的拳种。使之更显精深。  相似文献   

18.
在陕西武术界,冷不丁提起邵智勇,一些人会觉得陌生,但一提起"八斤",可谓无人不晓。后来我知道"八斤"是邵智勇的乳名,因为生下来有八斤重,在上世纪50年代是个特别稀罕的事儿,家人感到分外高兴,便直接取名"八斤",一直沿用至今。陕西人给孩子起名是颇具文化品位的,往往除了官名或者学名之外,还有乳名。这应该是一个历史久远的语言、文化习俗,体现了父辈亲朋对新生孩子的佑护和心愿。据我所知,陕西武术界,有乳名者大有其人。如起初认识李少阳先生时,人们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陕西红拳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表明:随着"武林大会"的大力宣传和首届"WMA"竞赛成绩的公布,陕西红拳展示了其独有的魅力和实战技击能力;但红拳也面临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濒危状况.建议:建立健全竞赛制度,优化陕西红拳的文化生态,在制度保障下使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万康民 《精武》2007,(5):53-53
红拳起源于陕西关中,拳域十省(陕、甘、宁、青、新、川、鄂、皖、豫、晋),拳法承袭宋元遗技。《少林拳法》中载有“元时觉远上人访白玉峰于陕西、兰州,入寺授技传大小红拳、棍术、擒拿等”,明代红拳又以“西家拳”之名见载于《小知录》,清朝的《清稗类钞》中也记载有大小红拳、关西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