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彬 《乒乓世界》2007,(10):106-107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比赛规则不断改革,其中11分赛制的改革,充分提高了比赛的激烈程度,使场上局面起伏变化更大。乒乓球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员心理的承受能力和智谋运用要求很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中,中国队要想保持领先的地位,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要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稳定发挥水平的能力。所谓稳定的发挥水平,就  相似文献   

2.
夏娃 《乒乓世界》2004,(3):20-22
在心理学界,运动员被称为“高焦虑群体”。在中国,很多乒乓球运动员从五、六岁就开始面对球台,极少数人走进国家队之后,每天训练六、七个小时,没有节假日,长期的竞争压力和心理挑战,要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技能和体能,还要具备坚强的神经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世界大赛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在第四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赛中,瑞典队之所以能以5:0战胜中国队,除了在技术上稍占一些优势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运动员精神状态好,情绪稳定。在国内的一些比赛中也经常看到一些身体和技术条件比较好的队员,却败给了除心理之外都不如他们的对手。随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强队与弱队之间的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在技术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比赛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情绪紧张和稳定程度,所以情绪训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练员和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就乒乓球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是一项高难度的竞技体育项目,因此,必须要从小抓起。准确的选材、合理的技术训练、正确的心理引导是早期乒乓球训练的关键。本文就早期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提出了比较直观有效的方法,对如何形成运动员的技术风格,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以及技术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结合提出了新的思维。要求教练员在从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训练中做好授技和育人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使用心境量表(POMS)、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和运动心理疲劳问卷(ABQ)对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赛前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评估,并提出赛前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休息、强化自信心、确定适宜的比赛目标、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运用心理训练方法等心理调控手段,积极调整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旨在为改善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第3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人们都在猜测,具有世界名手郭跃华、梁戈亮、李振恃、黄亮的中国队、无疑是恩韦斯林杯夺魁者。但是,比赛结果,作为竞争者的匈牙利队却在预、决赛中分别以5比2和5比1的压倒优势胜了中国队。匈牙利男队得胜的原因第一,斗志比中国队旺盛。在本届世界乒乓赛以前,匈牙利队每次与中国队交战,总是存在着“又要输给中国队”的思想,比赛的信心不足。因此,还没有比赛,就先从精神上输掉了。但是,这次情况却截然不同,他们每个运动员都抱有“一定要胜利”的决心,赛前的精神状态超过了中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亚运会乒乓球比赛9月24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10月1日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男队,12个女队,77名男运动员,39名女运动员和24名教练员参加。经过8天的角逐,决出了本届亚运会乒乓球比赛的所有7枚金牌。这7枚金牌分别被中国和南朝鲜所分享,其中中国队获5块,南朝鲜2块。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表现比较出色,获得女子团体、女子单打、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5个冠军。与上届亚运会比,所获金牌数量有所增加。这进一步增加了中国队保持乒坛优势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徐寅生,国际乒联主席,曾经是世界一流的乒坛高手,代表中国队在世界锦标赛上夺得过七枚奖牌很少有哪个运动项目的国际组织机构的主席是由世界级或国家级的运动员来担任。乒乓球却是一个例外,所有的国际乒联主席在年轻的时候都是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蒙塔古、埃文斯、...  相似文献   

9.
希望中国队在21世纪的第一个世界锦标赛──第46届世乒赛上能够重新夺得男团斯韦思林杯。希望大孤世乒赛后,世乒赛能够再次’‘一分为二”。这样,全世界的乒乓球迷每年都可以看到精彩激烈的世界大赛.希望中国队能够多拿冠军,同时也希望瓦尔德内尔似的对手再多一些,乒乓球比赛才会更有魅力和悬念。希望乒乓球运动能把瓦尔德内尔、孔令辉这样的运动员造就成乔丹似的明星,带动整个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希望乒乓球比赛能像足球那样吸引更多人。希望乒乓球运动能够所有喜欢它的人带来快乐和健康二十一世纪 我们期待什么  相似文献   

10.
前言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技战术水平,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由于乒乓球运动的特殊性,运动员临场的心理水平往往是获胜的关健。做为基层体校的教练,如何使少儿乒乓球运动员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问题,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调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8名现役巅峰期乒乓球运动员在以往接受或运用心理训练方法上有较大的差异。论文阐明了8种适合于我国巅峰期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运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1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
  1.1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的整体依据
  在对当今世界顶尖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状况研究之后,得出以下结论。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年龄特征是:学龄初期,一般为6~8岁处于小学一年级前后的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特征为:预计成年后身高处于160~170cm之间,体重适宜,体型匀称,肩平,手臂长,肩、肘、腕、指关节灵活。但有些优秀运动员并不符合以上结论,无论年龄的选择或早或晚,身体的整体形态如何,这只是影响乒乓球运动员的成才的部分因素,于是就有学者提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能决定乒乓球运动员的优劣。  相似文献   

13.
第一部分(略)第二部分世界锦标赛对乒乓球运动员在身体与心理上的要求为了培养能够参加世界锦标赛的运动员,我们的教练员和会员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在世界锦标赛中进行比赛的严峻条件以及锦标赛本身的性质。为此,日本乒乓球协会写了如下的分析。一身体方面乒乓球,特别是世界锦标赛水平的比赛,对于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14.
阎密 《乒乓世界》2013,(9):66-67
7月17日,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行,共有来自亚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84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中国队派出樊振东、梁靖崽、刘高阳、朱朝晖的两男两女组合。除了16岁的樊振东,其余三名队员均是1996年出生。实力强大的中国队没给他国运动员任何可乘之机,四名队员分别获得了男女单打的冠亚军,大包大揽地凯旋。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乒乓球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近半个世纪以来。在重庆先后成立的西南军区战斗队、四川省乒乓队和重庆市体工队,为国家乒乓队输送了胡炳权、叶佩琼、马金豹、成应华等优秀运动员。共有近20名运动员代表中国队、四川队及重庆队参加过各种世界大赛,有  相似文献   

16.
1 焦虑状态及其在乒乓球竞赛中表现特点乒乓球运动员,不论水平高低都会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处于不同程度焦虑状态。乒乓球运动特点是球台范围小,球的变化多、技巧性强。它要求运动员对球的感觉,都有极为精细的分化程度,对运动神经有很高的要求,会耗费大量的神经能量。加上比赛的关系重大,对手的实力威胁;观众对不该丢球的训斥;教练和同伴的急切期望心情;唯恐失败造成自己的难堪和别人失望;对比赛成绩和后果的担心和恐惧。诸如此类种种因素都会进一步加强心理的紧张、担忧。因而乒乓球项目较之其它体育项目,竞赛期间更容易造成运动员高焦虑状态,致使运动员失去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规模,掌握和运用好其特点和规律,就会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反之,就会事与愿违,遭受挫折。在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培养中也是如此,要提高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技术水平,就要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乒乓球项目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运用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训练方法,本文就提高少年儿童乒乓球训练质量问题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8.
马文革 《乒乓世界》2012,(7):110-111
心理因素的作用在许多体育运动项目中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越是在大型比赛中,心理因素的影响越是明显。参加大型比赛的运动员都是各国的顶级选手,技战术水平不会有非常大的差距。这时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就会表现出来,尤其在乒乓球这种技巧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中会表现得更为突出。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乒乓球的赛制做了一定调整,新赛制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要求更高,若我们对其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比赛成绩。本文以乒乓球运动的特点结合2012伦敦奥运的新赛制对我国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了解、掌握乒乓球运动员在心理方面的信息,再谈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的必要性,分别从心理训练的作用,心理训练的原则及心理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大维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比赛8月2日至8日在荷兰南部城市艾恩德霍芬进行,中国队不仅完成了“誓夺45届世乒赛男单冠军”的任务,还在本次世乒赛上再创纪录:一个协会的运动员包揽了一个项目(混合双打)的前8名,刘国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过所有项目冠军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