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许卜年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2):F0003-F0003
每论<三国>经常萦绕一个困惑不解的问题. 诸葛亮,智慧之化身也,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聪慧和睿智被崇拜得几乎达到"神化"的程度. 然而其"六出祁山"的举措,却何以竟如此自不量力,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致屡遭失败或无功而返,或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2.
柳,古往今来一直是很多人笔下灵性之物的代表,自然古朴,情与意的化身.众人之柳众人爱,扬州之柳扬州赞.扬州自古就有"绿杨城郭"的美誉.柳,本是情意化身,扬州的柳较之别处,更显婀娜风情,有着深刻的扬州印记.从另一角度折射出扬州特有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对大众之柳和扬州之柳作一番阐释,以期对柳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鹰,是飞禽中的猛士,是空中之王!鹰的雄姿是勇敢者的(化身)象征,鹰的形象是无畏者的化身。当代女作家唐敏"心中的鹰"被升华为"空中的音乐",它不同凡响,别具新意,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其写法上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朱鹮被视为"吉祥之鸟"。日本民间把朱鹮看成"仙女"的化身,它的羽毛是祭祀的供品。在古埃及,朱鹮则是智慧的化身。它们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享受着神灵般的祭祀。四十多年前,中国、日本还有前苏联的科学家们"上穷碧落下黄泉",遍寻朱鹮却不得,一度以为这个物种已经灭亡,痛心不已。然而,33年前,人们在秦岭深处意外地发现了7只野生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画家范曾在再复母亲去世时所作的祭文中称刘再复是"文坛之司命,学界之祭尊,亦儒亦侠,且温且厉"。而刘再复一直心存感激的已故老作家聂绀弩,更是赞颂再复是"莲花化身"("一部太阳土地人,  相似文献   

6.
服饰是文化的化身,气质的浓缩,身份的象征。而服饰的审美元素包括了色彩组合之美、造型风格 之美、材质图案之美、工艺制作之美、缺陷掩饰之美、整体搭配之美等,服饰的审美应融合服饰、穿衣者、看衣 者三方面,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这样人人均可成为主宰自己个性,把握潮流命脉的服装设计师。  相似文献   

7.
文章题目,乃文章灵魂之化身。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人要衣装,文要题装",可见题目的重要性。重视文章题目,对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10):11-12
作为儒家的最重要经典,《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这一概念贯穿始终,可见其地位之重。孔子以"德"诠释君子,君子于是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社会道德的楷模。本文将从君子修己之道、君子为人处世之道、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因材施教培养君子等四个方面探究孔子有关君子培养标准和培养途径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导引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作为忠臣楷模,智慧化身,罗贯中笔下的他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更有忠顺勤劳之诚,匡扶社稷之志,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他早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天下"第一奇人",看他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如何演绎自己炫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李渺 《中国教师》2008,(7):14-16
<正>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文化宣扬"师道尊严",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是"道"的化身,具有极高的权威。最早宣扬教师权威性的人莫过于荀子,他明确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尽管发端于乡村社会内部,具有社会自发和自我组织的特点,但其从社会自发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行则是国家行政推动的结果,是"民主下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村民自治是一种民主化的乡村整合方式,是晚清以降现代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权下乡"、"政党下乡"整合乡村社会的延续。现代国家通过"民主下乡",推行民主取向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  相似文献   

12.
从“第一生产力”到“先进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界定“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分析了从“第一生产力”到“先进生产力”所体现的思维观念的转变:从系统内部比较到系统之间比较;从注重定量分析到注重定性分析;从突出对象分析到突出主体选择。以“第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为基点,把握“第一”,代表“先进”,开括前进。  相似文献   

13.
汉魏训诂学家释“天球”为“玉磬”,释“河图”为“八卦”,历代学者均予以认可。刘古愚先生通过大量的古代典籍论证认为“天球”为“天文”,“河图”为“地域”,使人眼界大开。本文就此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私营企业主收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私营企业主社会属性问题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对于“建设者”的定性认识上高度一致,但对于“劳动者”和“剥削者”的定性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在私营企业主按资本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是否存在剥削问题的研究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多数学者认为存在着剥削现象,少数学者则坚持不存在剥削的观点;在私营企业主收入的形式、来源及其性质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尽管分歧较大,但大体上主张把私营企业主收入划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大类,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剥削收入在非劳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剥削程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宋金人著述《梦溪笔谈》、《分门古今类事》、《清异录》、《庄靖集》、《滹南集》等著作时,偶见唐五代人诗而前贤尚未及者,在逐句和《全唐诗》以及《外编》、《补编》、《续拾》等全部唐诗资料核对以后,共补辑唐五代佚诗凡19首131句,是近年来学界较大规模的唐诗辑佚工作。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是农民无法主体性"嵌入"新农村建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农民对政府、对政策的惯性畏惧;政策执行变味;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为此,必须构建多维动力系统,促进制度的刚性和政策的柔性有效结合,引导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用看得见的实惠吸引农民自主进行新农村建设;培育创新型负责任的新式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7.
“道”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关键字,先秦以来各家学派对“道”都有其不同解释。孔子提出“仁义之道”,开创了为后世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的传统,成为漫长封建社会经世致用的哲学。刘勰、韩愈、章学诚分别著有《原道》一篇,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三者宇宙观、人生观及政治学术思想的影响。把经世致用作为自己原道论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应用实证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和当代各种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控制社会冲突的功能为分析对象,从多学科角度重点探讨了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在解决中国社会各种利益冲突中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结论是: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从古至今一直都在扮演着缓解社会冲突的重要角色,它们是中国控制社会稳定的独特的、重要的政治手段,也是中国社会缓解各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的较好选择之一,这是我们认识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与社会和政治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进一步改革中国国家级大规模教育考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等温等压不可逆相变过程和非等温等压不可逆相变过程状态函数增量可以通过设计途径法求算 ,所设途径中包含有与已知相变焓相应的可逆相变过程 .在标准压力下 ,通过改变温度设计途径 ;在一定温度下 ,通过改变压力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形态上看 ,“乡土”向“农村”的蜕变源于“他者”的进入 ,它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涵 ,从不同侧面不断瓦解着乡土世界原有的自在性、自然性和完整性。“他者”进入的冲击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 ,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对血缘人伦的覆盖 ;而在新时期反映农村经济改革的小说中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给人们在心理上所造成的波动 ,往往体现为一种乡土性的苦闷、焦虑和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