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区级小学作文研讨会上,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写以“瘾”为话题的作文。经过一番启发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的爸爸烟瘾很大,每天都需两包多烟,我劝了多次,终于被我劝止了,我准备写这个题目:《我劝爸爸戒烟瘾》。老师说:“好的。”有的说,我的外公有酒瘾,他的血压已经很高了,外婆不让他喝,他就偷着喝,我准备用这个材料写:《外公的酒瘾实在大》。老师说:“这个材料也好。”有的说,我有买书的瘾,每个星期都想买几本书,不买,就非常难过,我想写这样一个题目:《我的买书瘾》。老师说:“很好。”这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准备写这样一个题…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陈金铭辩课:孙庆博秦岭周芳吉建和储广林储海燕杨文华傅贵成瞿德良王琳李美华蔡志坚滕衍平孟纪军陈金铭(《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有的老师说它既不像写人的,也不像写事的,这究竟是一种什么体裁的文章呢?请在座的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傅贵成(特级教师,江苏辩题一:这篇课文可以教什么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研究》1995年第一期登载的牛见玉同志题为《看图作文不宜提倡》一文,我们读后颇有争议。有的老师认为文章说的有理,有的老师则持相反意见。我属于后者。我认为:看图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阶段应予重视。牛见玉同志文中的第一个理由是“看图作文误导了一种不良文风——虚构”。虚构在小学生作文中确实比较常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其一,小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不强,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其二,  相似文献   

4.
报告文学是不是文学,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又扯出另一个问题的争论,报告文学能不能虚构。实际上,这两个问题的争论,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论者认为,报告文学是文学,当然可以虚构;新闻论者认为,报告文学是新闻,当然只能纪实。可以说,这何种意见都说对了一半,也都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报告文学虽然是文学,但不能虚构。它是一种不允许虚构的纪实性文学。  相似文献   

5.
舍科《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5期发表一组文章,讨论上海女作家王安忆的新作品《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及其创作思想。不少同志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将有关论点综述如下。纪实与虚构交织成篇的尝试李洁非的文章《王安忆的新神话——一个理论探讨》认为,王安  相似文献   

6.
题目自由写作实践(一)主题:虚构小说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商议小说的人物、情节。然后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活动:(1)每个人各写一篇,由大家评议,看谁写得好,好在哪里。如果有时间,可以把大家认为写得好的段落挑出来,改造一下,拼凑成一篇完整的小说。(2)由一人起头,然后大家依次接下去。学生: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好多小说,像《孔乙己》《变色龙》等。课文里说小说是虚构出来的,老师您能给我们讲一讲怎么虚构小说吗?老师:好的。小说的确是可以虚构的,它是一种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我们虚构小说,有三招功…  相似文献   

7.
何大草的小说《盲春秋》的序跋挑战了叙述学中的虚构判定方法,也给叙述学中的虚构判定问题以启示。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四条关于虚构判定的原则:(一)体裁形式与虚构性互为判定依据;(二)声源人物不影响叙述内容的虚构性判定;(三)虚构与纪实可以交叉;(四)纪实或虚构最终由读者决定。  相似文献   

8.
邓汉民同志《中学生作文就是不应该虚构》一文(载《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六年第11期),无非说明了这样一个论点:中学生作文就是写记叙文,记叙文属纪实性文章,纪实性文章是不能虚构的,虚构就是虚假的。笔者不敢苟同这样的推理。下面,谈谈自己的浅见。一、记叙文就不能虚构吗? 凡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都叫记叙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听到了高三的一位老师讲授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感慨良多。这位老师在分析了该词的艺术特点和感情色彩之后,忽然提问:“同学们还读过哪些关于离别的诗词?”学生中有的说《别董大》;有的说《送孟浩然之广陵》;有的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说《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有的举出毛泽东惜別杨开慧的词。这时,老师挂出一块小黑板,上书李大钊的一首诗:“壮别天涯未许愁,尽  相似文献   

10.
正教完宋词《清平乐·村居》,我会要求学生写一首《清平乐》。我发觉这样做,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右图是一个五年级学生写的《清平乐·音乐》,音乐老师看了这首词,会说这个学生的音乐修养不浅,他能把音乐分类,"有的音乐悠扬,有的音乐悲伤",并指出音乐能令"婴儿听了不哭闹"的科学现象。从文学的角度看,这首词的字数和押韵,都满足了宋词《清平乐》的格式要求,因此我给他的评语是:"押韵好,意境好,也有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1.
正听了两位老师上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发现两堂课惊人的相似:先是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作者写母亲的四个生活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四个生活片段的感受,得出文章主旨。之后,有的老师是让学生说一说或是写一写自己经历的亲情故事;也有老师则引进与  相似文献   

12.
[点石成金] 曹老师:刚看到《__秋韵》这一命题,有的同学说春天景物多而美,有得写,写秋天没劲.大家写过之后有什么体会呢?  相似文献   

13.
人说“万事开头难”,也有人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写好文章的开头,对一篇文章尤其是高考作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既能展现作者的写作智慧,也能给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引起其阅读期待。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呢?我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成功切入作文话题。1、开门见山点穿话题:开题直接入题,可使文章观点鲜明。例: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广东《语言是沟通的钥匙》)2、引古切入:穿过时空隧道,激活历史中真实存在或文学名著中虚构的人物,从历史人物的立身处理中精选相关事件巧妙诠释话题…  相似文献   

14.
题目一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片黄树叶 ,爱思考的同学们有的说黄叶代表成熟 ,有的说它代表开始 ,有的说它代表衰老和死亡……写作要求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体裁不限 ,字数 60 0字。【命题目的】 :考察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设计】 :1 文章可以写成一个课堂上争相发言的场景。这样 ,文章的重心放在对这一情境的描写上。开头先总说一句 ,老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接着转入对课堂场景的描写。先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黄树叶 ,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然后 ,写老师怎样调动起同学们思维的积极性 ,同学们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精彩的发言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于是乎有许多人就把培养小学生“虚构”能力的任务完全交给了想象作文,而把“虚构”作为小学生纪实作文的禁区不敢越雷池一步。笔者认为,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不仅应该允许“虚构”,还应该着力呵护学生在写作中的虚构能力。因为,“虚构”并非“虚假”,只要我们引导得法,“虚构”就会令小学生纪实作文如虎添翼,并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一、以“虚构”启发思路学生写作文,很多时候苦恼的是没有具体的内容可写。其实,学生的积累犹如一座宝藏,需要教师在启动学生表达兴趣的同时,诱导其挖掘自身的…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月刊》2013年第5期上,我看到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王土荣老师写的文章《试论中学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操性》,这篇文章引起作为高中语文一线教师的我长久的思考。为什么王老师的文章会引发了我长久的思考呢?首先,缘于去年年尾,我有幸到华师附中听课,那是由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华师附中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扼住命运的咽喉》一课。  相似文献   

17.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南师大美丽的随园.我与王成军海阔天空地闲聊。他说要以博士论文和传记文学研究为基础。出一本专著,他自己设想用“纪实与虚构”为书名。我说王安忆君有一小说名为“纪实与虚构”.另外,也多有人以此为题目写过论文。不如用“纪实与纪虚”更能表达兄之思想和论述的独创性。成军兄欣然认同。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课本上有一篇文章,是 写老师的,我对其中的一句话印 象颇深,即“老师的眼睛会说 话”。 初中课本里于漪老师的一篇 文章《往事依依》中也有这样的 描述,文章写道:“(我)在初中读 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 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 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  相似文献   

19.
《江苏教育》編輯部在《<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錯誤》这篇文章中指出的問題,确是当前教育战线上两条道路斗爭的重大問題。我听到一位同志看过《斯霞和孩子》发表他的意见说:“教师能做到象文章中所写的斯霞老师这样,就不坏了,她是多么关心和爱护学生!她感情丰富,方法有效,此那种空洞的政治说教总要好些。”初听,似是务实之言,細想,則不然。《斯霞和孩子》中写了三个事例,说明儿童在老师的教育下得到了转变。文章描繪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情确实很好,有的送紅噴噴的苹果給她,有的象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后面,亲昵地喊媽媽,……可是我认为从这里只能看出老师在用个人感情去籠絡学生,不是从根本上去提高学生的阶級觉悟,帮助他們改正缺点,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文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帮助差生提高写作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1.模仿课文作文,可以借鉴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了较多的文章。学了《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宇宙里有些什么》后,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说明方法、写了《东湖风景区》、《武汉梨园》、《说蚕》、《我的小天地》等说明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后,我们便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人,模仿课文的写法写现实生活中的事。有的学生写了《母亲的那双手》、《老师的眼睛》等,这些学生能以一双手,一双眼睛为线索写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记叙了母亲对自己的疼爱,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与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