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面对时代、社会和教育研究的快速深入发展,语文教学也应不断更新观念,从语文教学实质和内在规律去探索语文教学的最佳途径。面对教育发展和语文教学现状,语文教改要真正的触及语文教学的灵魂,从语文教育关注的目标是“人的培养”,是促进人的自我发展;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新出发,我们提出构建“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一、理论基础1现代语文教学目标观。我们的教育应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认知能力以及其他方面,如个性、才能、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中学语文教育要为学生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2.
开发人的创造主动精神是陶行知全部教育理论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及其改革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中得出的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是,语文教学是开发儿童创造力的有力工具,要开发儿童的创造力,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语文教学改革要根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原则去进行。  相似文献   

3.
郑逸农 《学科教育》2000,(7):20-23,F003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教育与人才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新的世纪里,语文教育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发展作为语文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为此,教师评价要科学,教育功能要重人文性,教育内容要重科学性,教育方法要鼓励创新,课程结构要多样化,教育形式要向学生中心论转变。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敏感性,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发展语言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语文奠定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加交际化内容的输入量,探索符合培养现代化人才要求的语文教学方法。随着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国正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了语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我国语文教育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认为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语文能力培养要靠训练,语文教育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课改要分清变与不变.刘国正先生在教材编写和领导全国中语会工作方面也是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6.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语文学习来讲,语文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学习行为和认知取向。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以往语文学习中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用参与式教学活动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在强调适应男女生普遍具有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深入研究两性各自特有的发展规律。文章针对当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漠视性别差异,尤其是忽视女生的教育现状,提出语文教学应遵循性别心理差异因性施教:因势利导,发展优势,补救劣势,促进女生和谐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育要实现其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并不是一个功利的教学目标,而是对语文教育性质的理论思考。任何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都离不开对语文教育的人文本质的探讨,失去了人文内核的语文教育势必成为功利性教育的又一个牺牲品。而实际上,这种牺牲并不是只存在于教学实践的层面,也同时存在于理论探讨的层面。而在众多的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理论探讨中,更多的却是理论者自身的非人文品质的反映,是人文精神从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走向边缘的无奈呐喊。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对于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对我国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几乎成为语文教育研究所依据的首要基础理论。它不仅在认识论方面,而且在方法论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教学论价值。虽然它并不尽善尽美,但对促进我国语文教育实现科学化方面,确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教育现代化,要求语文教育要从21世纪形势发展的需要,从未来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文化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国际间交往与竞争的形势来设置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与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产生的影响,面对世界科学文化知识高速发展和高度信息化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严重挑战,如何处理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与科学文化新知识高速无限增长的矛盾。这些都是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体现现代化时要解决的课题。语文教育民族化,要求语文教育要体现母语教育的特点,符合母语教育的规律。要适应我国的国情,要具有中国语文教学的特色,要充分发挥汉语盲文字的优势。为此要继承我国母语教育中的优良传统,要研究总结近20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形成适合我国母语教育的课程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设想: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因素,语文课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因而语文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首先,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这是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前提;其次,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理想,这是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核心;再次,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讲究道德,这是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洛嘉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3):121-122
语文教育要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不仅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还要努力实现语文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改革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走过了一百年的时间。在这一百年里,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在语文教育这块园地里耕耘,许多语文教育家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这里有创造、发现、发展、思考,也有迷惘、曲折、蹒跚、坎坷。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进入新世纪,语文教育又面临着如何立足于本土、实现民族化的同时,怎样走向世界,寻求民族性与全球性的统一的问题。近读钱加清先生著《语文教学论要》(以下简称《论要》),深感其本着“从变化着的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探究语文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的宗旨,对语文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实验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应有的清醒,认真对语文新课程实验的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检讨实验过程中的种种误区.以利语文教育理论的健康发展和新课程实验的月顷利推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现代化,是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关键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苏花 《青海教育》2013,(6):22-22
小学生学好语文要抓好“双基”,更要抓好学习语文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李吉林主持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验中,教学目标定位较为混乱。它不仅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包括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教育、思想教育等,其核心则是思想教育。这种现象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容易扭曲情境教学的基本理论,导致言语训练目标旁落。情境教学要继续发展,教学目标就必须回归到言语能力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论,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克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浮躁和功利思想,真正打破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封闭模式,让生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是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多数理工类高校,忽视语文教育,致使理工类高校语文教育边缘化。为此,要嵌进理工类高校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认清其目标和任务,树立大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张扬教材的个性,并实现教材建设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遵循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