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初开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进程先后经历了传入与兴起、发展与繁荣、批评与否定和恢复与重构四个阶段,其中国化进程受当时中国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百年教育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也带给后人许多启示与经验,只有处理好异域与本土之间的关系、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20世纪20年代前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领域产生广泛影响。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文化移植,而量融入了杜威弟子们的学术自觉与反思。其中,蒋梦麟和胡适侧重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应用与探索,陶行知与陈鹤琴则能结合本国国情和自己长期教育实践经验杜威教育思想进行相应的理论改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杜威,并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教育理论,给人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3.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观点曾在世界范围得到普遍认同,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为基点,透析杜威教育思想的真正内涵,揭示其对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杜威提出了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本文以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为基础,阐述了杜威的课程理论中以发展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课程目标,以活动为主并结合学科知识的课程内容,以"从做中学"和教材心理化为主的课程实施方式。杜威的课程理论对当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胡适在《杜威先生与中国》一文中写道:“自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外国也有学者提出杜威的教育思想远播国外,而其“最大的影响在中国”。在现代中国,作为教育理论重要派别的“活教育”理论就是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结果。对此,陈鹤琴曾直截了当做过说明。他说:“活教育并不是一项新的发明,它的理论曾被世界上不同的教育界权威倡导过。当作者从1914年到1919年在美国接受教育时,最知名的教育家之一杜威博士所提倡的美国进步  相似文献   

6.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精华不仅对当时中国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供当今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本文阐述了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鉴别取舍,阐述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家,杜威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教育影响为最,杜威的访华为其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在胡适等人的努力下,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最终形成了一股对中国教育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影响的教育思潮。通过对实用主义在中国传播早期历史的考察,总结出其经验教训,可以为当今我们学习国外教育的先进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杜威看实践在教育理论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划时代的教育家,他站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思考教育理论的内涵,立足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同时用辩证的方法透视现象,特别是重新审视教育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最终以“经验”概念为核心创立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验的实践性是杜威教育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杜威所反复强调的正是在获得经验的实践中实现认识与经验的统一,社会和个人的统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杜威教育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其成功验证了实践在教育理论创新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杜威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启示,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是中国介绍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先驱,对杜威来华讲学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在积极介绍、宣传杜成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同时,提出应该通过试验以补正“极端之实利主义”的弊病,验证杜成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否适合中国教育实际,并主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应该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教育传统相融合,创立一种适合中国实际的新理论。蔡元培的这些思想,代表了上个世纪20年代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正确方向,引领了当时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和创造,推进了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师从于杜威,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创造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这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朋辈教育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以朋辈心理辅导咨询活动方式得到迅猛发展。在朋辈教育中国化中必须处理好朋辈教育的现实性、独立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陶行知先生把美国杜威教育理论进行创新性改造和转化,使之形成适合中国本土教育状况的生活教育理论实践,为朋辈教育中国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教育理论中对课程建设的一些精僻论述,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下面就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作为美国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在20世纪前半叶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就是在今天,其对于改善中国的教育状况,仍然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借鉴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应开设和规范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增强我国德育的实效性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杜威“活动课程”理论述评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是20世纪名哲学家、教育家。他建构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对本世纪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课程方面也颇有建树,尤其是他的“活动课程”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再认识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对我国课程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 2 0世纪 2 0年代前传入中国后 ,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领域产生广泛影响。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文化移植 ,而是融入了杜威弟子们的学术自觉与反思。其中 ,蒋梦麟和胡适侧重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应用与探索 ,陶行知与陈鹤琴则能结合本国国情和自己长期教育实践经验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相应的理论改造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杜威 ,并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教育理论 ,给人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6.
林晓华 《考试周刊》2012,(7):187-188
约翰.杜威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杜威的教育思想同样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引起了巨大影响。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供当今的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声誉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20世纪以来的美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逐渐波及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然而其最大影响在中国。本文通过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旨内容的再认识,结合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史为基础,以论为关键,重点阐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及原因,深入探讨了其主要代表人物对其思想传承和创造的动态过程,并在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影响进行了浅要的探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是服务学习理念产生的根源与理论基础。服务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要素,正是杜威的经验教育对学习过程的最佳表述;杜威教育哲学中的教育民主观则为服务学习的产生与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杜威教育哲学思想还为我们今后研究服务学习提供了四条基本的理论框架。当前服务学习在我国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为防止服务学习理念的异化,一定要确立"在包容中借鉴,在责任中服务"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有关“杜威与中国”的研究中,研究成果几乎全部集中在杜威对于中国的影响上,教育领域的研究更是如此。事实上,杜威与中国教育的关系并非是“有来无往”,不只是杜威对中国教育产生影响,而中国教育对于杜威不存在反动。从1919年春到1921秋,两年多“中国之行”,促使杜威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转变。考察“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加客观、准确地揭示这段“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人性具有独到的见解,具体表现在关于人性的不变与可变、"经验人"的人性假设、人性与民主、人性与道德等几个方面.杜威的人性思想对其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他的"儿童中心"观、关于经验在教育中的作用、关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的理论等均建立在其人性思想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