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文体更注重于对视觉化的呈现,新闻体裁混合化、价值取向娱乐化、"梨花体"式叙事扩大化、"标题党"行为中性化都使得新闻文体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写作将互联网技术与新闻报道方式结合起来,为新闻文体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2.
刘飞 《出版科学》2007,15(2):80-80,75
网络博客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博客文体包含网友评论、相关新闻链接等多种形式.本文从个人化、立体化、平民化和交互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博客文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8,(12):18-26
中国新闻述评文体争鸣现象起于改革开放后首批新闻业务类教程的出版,而逐渐消声于本世纪10年代之后,代之的则是"新闻评论说"的独大,由此带来了新闻述评学界研究与业界应用的"偏评论化",既缩减了新闻述评"报道化"写作模式的应用空间,也弱化了新闻记者作为述评写作主力军的地位,同时背离了新闻文体要为现实语境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为此,文章以新闻述评的文体百年为契机,以文体争鸣为切入,阐述其观点,回顾其过往,陈述其现状,并解读其后果,进而认为:在"泛文体"时代,新闻述评的发展应多一些可能性,故若其争鸣止步于"新闻报道说"或"新闻评论说",会阻碍新闻述评文体功能实现的最大化及其在新媒体空间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闻文体正呈现界限的模糊化和表达的边缘化趋向.本文认为,新闻文体比较清晰的划分应为基本文体和边缘文体两大类.其中,基本文体包括消息、通讯和评论:边缘文体包括散文式新闻、特写、连续报道、调查性新闻等.  相似文献   

5.
刘飞 《科技编辑研究》2006,18(3):162-166
网络博客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本文认为博客文体确实存在,博客文体包含了网友评论、相关新闻链接等形式,是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文章结合一些最新出现的新闻现象,分析了博客文体的特点,以及博客文体的兴起给传统的新闻文体观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网络博客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本文认为博客文体确实存在,博客文体包含了网友评论、相关新闻链接等形式,是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文章结合一些最新出现的新闻现象,分析了博客文体的特点,以及博客文体的兴起给传统的新闻文体观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我这里所说的新闻文体,是广义的新闻文体,包括消息(新闻报道)、通讯、专访、评论等。它同其他散文文体不无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又有质的区别,彼此的职能不同,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有不同之处。新闻文体作为广义的散文文体中的一个类别,有其区别于其他散文文体的独立性。我们应该如何在不影响新闻文体的质的规定性的前提下,把我们散文的优良传统化入新闻文  相似文献   

8.
彭柳 《编辑之友》2017,(11):57-60
文章将新闻这一文体视为社会结构和媒介力量博弈的结果,探析新的媒介环境及新闻叙事理念影响下,新闻叙事文本层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在去中心化、大众文化崛起、用户观养成、快速型的新媒体时代,在互文叙事、或然结构理念、多元叙事视角、节约叙事策略影响下,新闻文本呈现出互动交融、板块组合化、信息易接受化诠释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闻英语是大众传播工具在报道英语新闻中使用的文体,有书面新闻和口头新闻两类。书面新闻可称报刊文体,口头新闻可称广播文体、是以声音的形式进行传播。由于其传播途径与报刊文体不同,广播文体的语言也与报刊文体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句子、词汇、语法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现场短新闻时下已成为新闻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所共同喜爱的文体。这种文体的兴起、繁荣和发展,对多年来形成的新闻写作程式化、模式化的局面,无疑会产生强有力的冲击。我们应该对这种文体的基本特性进行研究。特性之一:新闻题材广泛,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写出一篇出色的现场短新闻并不容易。现场短新闻并不是记者看到什么之后简单的记录。现场短新闻大多是突发性新闻事件,而突发性往往和新鲜性有着直接的联系。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凭借强烈的新闻敏感,对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迅速作出判断,完成了抓住新闻素材的第一步。而后深入跟踪、  相似文献   

11.
新闻题材的广泛性导致了新闻文体与其他文体的兼容性。这既是新闻文体的优势——可借鉴其他文体丰富发展自己;也是新闻文体的致命弱点——借鉴不当,吸纳其他文体过多,会造成自身的混乱乃至消亡。因此,研究几种特殊题材的新闻文体与相关文体的联系与分野便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文化新闻与文学文体,政治新闻与政论文体,人物新闻与传记文体,它们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只有严格把握这些区别,才能使新闻文体在借鉴其他文体的基础上日臻成熟起来。本讲先研究人物新闻与传记文体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2.
“新新闻文体”的概念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本文试图从新新闻文体产生的原因、特征以及作为一种应用性报道手法所应坚持的原则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新新闻文体与传统新闻文体的区别,指出了新新闻文体运用和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肖杨 《新闻知识》2006,(10):49-51
现今,各种媒体上的新闻评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说,名义上,新闻评论还充当着报纸的旗帜和灵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新闻评论多元化已经成为其发展方向,更有甚者,提出新闻评论娱乐化的主张。的确,新闻评论在传播中越来越重视快乐主义原则,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一、从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把握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娱乐化、大众化的历史脉络19世纪末期,中国新闻事业走向上近代化之路。从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开始,中国新闻评论真正发展起来。之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时务文体”、张季鸾的新闻评论、毛泽东的政治评论等等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近年来新闻报道方式和手段有了不少新的变化和发展,在文体上出现了诸如滚动新闻、视觉新闻、图表新闻、预测新闻、数字新闻等新的报道样式。  相似文献   

15.
赵国宁 《新闻世界》2014,(12):191-192
新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受众需求、社会文化变迁、政治经济因素、其他文体以及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从科技层面来探求其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上的新闻文体,种类很多,各具特色.怎样为它们制作标题呢?有规律可循吗? 我以为是有的。关键在于确立两个基本观念: 一、首先要把这些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统统都看成是总的“新闻文体”。换句话说,当你为这些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制作标题时,你应首先想到,它们都是新闻文体(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差别),你要以新闻文体标題的共同要求来要求它们,譬如要用新闻事实说话,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等等.就是说,你首先要抓住它们的“共性”,使制作的标题,都是新闻标题而不是评论标题、文学标题……二、紧接着,你要在此基础上,同时把这些新闻文体再看成是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相同)。换句话说,当你为这些新闻文体制作标题时,你又要想到,尽管它们都是总的“新闻文体”,但又是各不相同的新闻文体,你在遵循新闻文体标题的共同要求时,又要考虑它们各自的不同特色。就是说,你还要抓住它们的“个性”,使制作的标题,既  相似文献   

17.
刘君 《新闻采编》2005,(3):27-28
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的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读起来像短篇小说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意外地得到普利策奖评委会的赏识。以它为首届获奖文章,普利策奖评委会从当年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项,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由此得到了承认。作为新闻的一种特殊的文体,特稿借文学手法,通过使用与小说相联系的叙述及修辞技巧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随着新闻报道的深化和多样化,“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的趋势使传统的纸质媒体增加了以特稿、通讯特写等为主的专栏或专题报道,在摆脱了传统消息写作的平铺直叙,给读者以细腻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新闻文体是我们常见的实用文体之一,对它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新闻文体指的是新闻报道,广义的新闻文体则涉及报纸杂志上登载的各类文章。新闻中使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当前新闻文体创新的表现形式 任何一种文体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其发展演变要受到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制约,30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新闻文体的创新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韩超峰 《新闻界》2012,(7):32-34
由在新闻报道中,由于传播的国别、文化、种族等不同,往往呈现出来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也不同,由此形成了新闻文体的不同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News Network)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比较中国新闻报道文体的特征,试图将英语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阐述充分,以期对中国的对外新闻传播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