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俊 《科教文汇》2010,(22):21-22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色以及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从加强素质教育、把握教学重点和加强教学实践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金慧 《科教文汇》2013,(35):8-8,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生的必修课,目的是使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法制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文侧重探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的内涵、设计思想、课堂实践、课外实践两种教学模式论述,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闫爱红 《科教文汇》2012,(19):22-22,5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专题式"教学是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基础"课的内容划为不同专题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出发点真正转向学生,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探索和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将有效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对高职学生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地方文化特点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紧密层的地域优势,探索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3456”教学模式和多样化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健 《科教文汇》2010,(14):7-7,12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实践教学,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有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在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任课老师要做好精心准备,从中加以正确地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6.
赵艳 《科教文汇》2013,(28):41-4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指教师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它可贯穿于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系列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并不能完全照搬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促进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伟 《科教文汇》2009,(21):74-7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系列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并不能完全照搬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促进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柳卉  蔡红辉 《科教文汇》2012,(25):21-21,29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缺乏专业针对性的现状,对加强航海专业针对性教学之必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该课程教学航海专业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葛丛栩 《科教文汇》2010,(22):23-23,2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全国高校的必修课,目前大学生大多是"90后",由于他们成长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其思想行为特征多元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课堂教学多方面分析,总结了教师在教学以及自身素质提高方面的问题,对该课的教学提供很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现代传媒教学法、学生演讲法、案例教学法等。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肖寒  饶波化 《科教文汇》2014,(10):34-3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现代传媒教学法、学生演讲法、案例教学法等。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伏晓春 《科教文汇》2014,(25):34-35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基于具体课程教学的需要,有效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特点、教育教学需要及拓展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育价值,将拓展活动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形式的改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进而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和终身受益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基于具体课程教学的需要,有效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特点、教育教学需要及拓展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育价值,将拓展活动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形式的改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进而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和终身受益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5.
戚洪娜 《科教文汇》2012,(17):168-170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实施对于高职院校育人目标的实现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基础"课运用的可能性、具体实施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有明显优势,以其"动""导""行""学""实"的特点,改变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抽象枯燥的教学现状,优化了育人环境,但具体实施还需处理好与学科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等诸多关系,使这种教学途径得到优化使用,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不可企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长春 《科教文汇》2013,(19):45-4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而参与式教学对于改善"基础"课的实效性,增强其感染力与吸引力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本文从参与式教学的基本认知出发,结合"基础"课与当代大学生特点对其必然性、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和修养性为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显示教师丰富的知识魅力,展示教学艺术魅力,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静 《科教文汇》2007,(10X):25-26
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有效的实践教学必须基于正确的实践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而形成包括实践教学模式在内的完善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以最终保障课程教学目的之实现。  相似文献   

20.
董玉节 《科教文汇》2011,(19):21-2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指南。在该课程绪论课前,利用2-3节课与学生充分探讨交流,全面了解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从必要性、教学设计和体会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