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今年下半年出版的《吴秋林文化文艺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是吴秋林自编的论文集。他将他十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论文比较集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可以说是他十年来研究成果的一次展览。 十年来,吴秋林同志出版了《寓言辞典》、《寓言文学概论》、《金盘子和红苹果》、《紫芦  相似文献   

2.
关于敦煌变文作品的整理研究,直至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笔者仅就王有三、向达等编辑的《敦煌变文集》,北京大学一九五五级编写的《中国文学史》,郑振铎先生编著的《中国俗文学史》中变文部分,提出一些不成熟的个人看法和意见,仅供从事此项研究工作的同志参考并指正。 (一) 《敦煌变文集》(以下简称《变文集》)有待商榷研究的问题:第一,是《变文集》的名称与内容不符,简言之,既称《变文集》,就不应选入其  相似文献   

3.
《全唐文》中所收录的王绩文与王绩文集《东皋子集》作为两个不同版本的文集,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的差异。一是《全唐文》中多出的篇目是不是后人伪作仍然需要考证;二是两个文集中相同篇目之间的文字差异呈现出多种类型。比较两个文集文本之间的异同,探讨两个文本之间的差异类型原因,有助于王绩文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兰斯顿·休斯是20世纪最优秀的黑人诗人之一。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他诗作的研究侧重于其代表作,即他中后期的作品,而对他的早期作品,即他的成名作《萎靡的布鲁斯》涉及不多。然而无论从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上来说,《萎靡的布鲁斯》对休斯后来的创作无疑起到了路标般的作用。而这种路标式的作用也正是任何一个休斯的喜爱者和研究者不可以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上著名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他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加上他身上坚强的性格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许多个面对生活,面对磨难,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硬汉"形象的塑造,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亮剑》中的李云龙性格中也有"硬汉"的一面。本文对海明威"硬汉"形象和李云龙的"硬汉"英雄形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阐述了两部作品中"硬汉"形象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英雄式人物,也是作者一生所塑造的成熟、英雄、硬汉子形象的辉煌结晶。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仅赋予了圣地亚哥优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解读,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聊斋志异·放蝶》小说本事,朱一玄先生《<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已辑有二则,今检明人文集可知,目前所见关于《放蝶》故事最早的记载应为明末李长祥《天问阁文集》卷一《王子凉传》。文中对历史人物王山斗生的家世、生平与交游,略作考证,并纠正《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之误载一处。同时,对但明伦等后世读者关于《放蝶》故事的评论,也稍加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孟子》的副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的副词,历来划分较宽,基本上把在句中充当状语的诃视为副词。一些文言虚词著作收集副词达350多个。《孟子》的副词也有90多个。这种作法没有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整个语法系统来考虑问题,因而混淆了副词和非副词的界限。笔者有见于此,曾写过:《“甚”的词性演变》(载《语文研究》1986.2)和《上古汉语程度副词考辨》(载《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论证程度副词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的副词,历来划分较宽,基本上把在句中充当状语的诃视为副词。一些文言虚词著作收集副词达350多个。《孟子》的副词也有90多个。这种作法没有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整个语法系统来考虑问题,因而混淆了副词和非副词的界限。笔者有见于此,曾写过:《“甚”的词性演变》(载《语文研究》1986.2)和《上古汉语程度副词考辨》(载《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论证程度副词的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发表的《夏日》,是库切继《男孩》和《青春》之后的又一部自传作品,从而也构成了他的“自传三部曲”。而《夏日》也如同一面重现的镜子,年近古稀的作家在此真诚地回顾了盛年时初登文坛的自我。通过文中那些虚构的事实,众多他者主观性视角的叙述,库切拒绝了任何关于本质版本的自我建构.其个性气质的内容也不断从中突显出来,作家多重的文化身份在这里不断地协商、演现,而这些也给他的写作带来了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和他的中短篇作品《死者》,正如在他的其他大部分作品中一样,乔伊斯在《死者》一文中也使用了意识流的文学手法,而这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是有其作用和功能的。本文简要分析了乔伊斯对主人公加布里埃尔意识流的描述在文中的三大作用,并得出结论,意识流的描写在《死者》这部小说中意义重大,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艾米勃朗特和曹禺是身处不同的国度和时代的两位作家,但是二者的代表性作品《呼啸山庄》和《原野》,在复仇主题和灵魂之爱这两个主题的探索上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剖析,阐述了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人性演变过程,旨在揭示人性美这个主题在两部作品中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方面对川端康成的《名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揭示作者借作品所要表达的有价值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风格;通过作品讴歌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对艺术执着而无功利的追求;他在自然描写中体现了日本“物哀”的审美追求,这是川端作品中难得的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与作品间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通过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试图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作品又体现着作者的创造性,作者和作品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想要全面评价或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就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方向,创作宗旨、文学观点等方面。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多产且成就较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边城》展现了湘西异域的奇幻和浪漫。要全面评价或理解《边城》,也应注意作者与作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把明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中的点评与《李贽文集》尤其是《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进行思想内容和行文风格等方面的比较,认为容与堂刻本《水浒传》中的点评不是叶昼托名李赞所为,而是李贽自己的评点。他的《焚书》、《藏书》等著述与对《水浒传》的评点都有共同点,即都着眼于朝廷国家的理治,“与圣教有益无害”。“忠义”思想是李贽评点《水浒传》的思想维度。“童心”说是李贽对《水浒传》进行艺术性评点的指导思想。其中,“真”、“趣”是李贽评点《水浒传》两个重要的艺术维度。  相似文献   

16.
曾巩书序今存20多篇,内容分为两端:一为整理古籍所作,一为当代文集所作。前者篇数多,而且很有名,后世目录学著作多有采录,《文献通考·经籍志》几乎篇篇全文转录。但这两类书序,真正合乎“提要”性质的只有《陈书目录序》和《李白诗集后序》。曾巩为文志在明道而好议论,其书序除上指二文外,每篇几乎都有一段“大议论”。这些对考察曾巩的思想很有帮助,就其中当代文集序而言,可获悉曾巩的交游及文集作者的一些概况,也可察觉到他对当时执政要人乃至前代皇帝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澳文明交流的使者,尼古拉斯·周思在他的作品《红线》中采用了后现代互文性的文本策略。该作品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浮生六记》为文学背景,以佛教轮回转世的思想为基奠,讲述了一对跨国恋人续写前世姻缘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对《红线》进行互文性解读为我们重新解理解该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阐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十九世纪十分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英国受到了追捧。其中《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众多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该作品极其浓烈地阐释了现实主义的批判性质。查尔斯·狄更斯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形象的塑造,更加透彻地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对作品的永恒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便从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涵角度出发,重点论述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显现。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的众多故事里不乏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因此《聊斋志异》也被称为"孤愤之书"。同时作品也从考生的角度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作了全盘展现,凸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既痴迷又怨愤的复杂情感和心理体验。本文旨在通过作品分析梳理出众多考生的角色特质。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成人教育文集》,作者是福建省惠安县洛阳镇成人教育委员会的高级教师杨呈辉同志,文集从作者20余年公开发表的百余篇文稿中精选出54篇(其中有3篇选自《成才》),编成理论探讨、工作研究、教学教研、学校管理、社会办学、自学之路等6辑,涉及面广,材料丰富,对成人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