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80后"农民工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明显的不同。媒体不仅参与了对这一群体形象的建构,而且他们的报道会影响整个社会对该群体的看法。因此,分析媒体对"80后"农民工所建构的媒介形象以及媒体建构该形象的原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湛  郑欣 《新闻界》2013,(6):29-37
本研究通过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内371幅新闻图片的分析,探讨了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的大众媒介构建的农民工形象如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大众媒体如何通过新闻图片塑造农民工形象等等。研究表明,主流媒体对该群体的塑造都为积极、正面、乐观的形象,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关注的领域及报道形式都在逐渐多元化,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对于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匡小娟 《新闻世界》2014,(4):190-192
本文以《人民日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数量分布、体裁、立场等方面进行编码、量化,力求总结媒介对这一新群体的媒介形象及其话语权报道的现状,分析报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大众媒体、受众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认识、交流提供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三家媒体2009-2018年关于女性农民工群体的报道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女性农民工群体媒介形象的变迁,比较三家媒体对女性农民工媒介建构的差异,剖析媒介在女性农民工形象传播中的得失,为媒体客观公正地反映女性农民工群体形象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2013年后关于女性农民工的报道数量开始快速下降,叙事类型发生转变,女性农民工形象相较之前有所改善。总体上,女性农民工在媒体上呈现的形象表现为正负面报道极端化。  相似文献   

5.
大众媒介使用自己的话语视角和传播目标对农民工进行报道,从而建构了农民工的拟态现实,这种拟态现实带有明显的理想化倾向。但农民工的现实与大众媒介之间的拟态报道,使得农民工群体被设置为隔离的报道地位。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也呈现出与传统农民工不同的鲜明特点.本文意在探讨大众媒介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建构中的行为特征,并对媒介在塑造新生代农民工形象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为大众媒介、受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认识、交流提供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7.
在转型期社会,农民工群体从一个较为边缘的社会群体逐渐走入大众视线,但在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中,却存在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分析了农民工的媒介话语状况,并提出若干改善农民工媒介话语现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金艳 《今传媒》2013,(2):15-16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媒体的兴起是否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充分的话语表达空间,网络媒体话语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目前,网络媒体关于农民工的话语形态主要呈现为:与政策同盟的官方话语、"代为立言"的精英话语、与市场共谋的多元话语等,这些话语都不约而同地将农民工群体客体化,并未为他们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位置。在这些话语的合力作用下,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群体认同不断被强化的同时,自我认同却处于被淡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全国有将近2亿的农民工,而这些农民工大都集中在我国特大城市中从事社会劳动.这些农民工大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当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农民工与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难免产生摩擦和冲突.调查显示,30%的农民工在广东工作,其次是上海和北京.一说到农民工,大家往往把该群体与这样一些特征联系在一起:穿得脏兮兮的、不讲卫生、说话粗鲁、不懂礼貌等.笔者的一项抽样调查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农民工的欠佳形象是怎么在我们的印象中形成的?这种形象是现代农民形象的真实再现吗? 除了少数个人与农民工直接接触产生的认识之外,大众对农民工的形象认知与了解主要来自大众媒体的报道.上述农民工欠佳形象的形成与大众媒体对农民工的相关报道是不是有着直接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被媒体反复报道的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的存在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的合理性和重要性,面对这样一个群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和社会公器的大众媒体,义无返顾地把镜头对准了这些在城市里汗流浃背的身影,进而让受众通过媒体的形象建构,了解、认知和解读这个有着特殊存在意义的群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浪新闻中心新闻、财经两个频道六年间(2009-2014)有关“蚁族”群体的报道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旨在探究大众媒介对该群体的建构方式并比较不同媒介的报道。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党媒和市场化媒体在蚁族形象的建构上呈现出显著差异;无论是对“蚁族”群体的关注深度还是对“蚁族”个体的呈现程度,二者均明显不足。大众媒介的建构方式,对蚁族问题的顺利解决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东妹 《青年记者》2016,(21):34-35
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成为乡村潮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农民工群体.同时,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代际更替,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值得注意的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新兴主体,已逐渐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新闻媒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更是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度,其中,在网络媒体中,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报道更是不在少数. 新闻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广泛报道的结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解构和重新编码,并随之传播给整个世界.特别是随着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新闻媒体以更加便捷快速的方式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生代农民工信息传播开来,由此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得以为世人所熟悉.  相似文献   

13.
老年群体的ICT使用问题是老龄化、数字化、现代化交叠推进的产物,考察和反思媒体如何认知和建构老年群体的ICT使用议题,对当下理解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批评性隐喻分析法对老年群体ICT使用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媒体通过不同类型的隐喻建构了老年群体的数字弱者形象和ICT技术迷思,从而使该议题获得了话语上的合法性。隐喻背后的话语建构逻辑反映了当下社会、政治、文化中本质主义老年观和积极老龄观的矛盾,也体现出明显的单向度技术进步主义观念,以及平等主义关怀和孝道文化下的数字治理观。研究意在通过上述分析反思老年群体的ICT使用问题,从而更好地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群体,农民工的特殊性常被人谈及,并使该群体异于其他群体。从农民工的社会空间入手,利用语料库工具,研究农民工社会空间的话语生产过程及特征,以寻求农民工作为特殊群体的边界。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空间主要通过大众媒介话语对其职业空间、生活空间与文化空间三个维度而被生产,并兼具“内在闭合性”与“外在开放性”的空间形态,这直接导致农民工群体被圈在这个内在限制性的空间内;而外在的力量,尤其是占有话语权的媒体或政府,则可以在这个空间自由出入,并利用这套话语体系继续巩固其内在闭合性的特点,两者最终的矛盾导致了空间的“地盘之争”,即农民工群体要求扩展社会空间的诉求与媒介话语生产出的人们对于农民工社会空间固有认知之间的矛盾,并最终成为农民工群体的空间边界。  相似文献   

15.
葛孟玲 《新闻世界》2011,(11):125-126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国内五大报纸报中有关“富二代”的报道进行定量分析,就媒体对富二代的关注点和对其态度进行考察;同时,对不同类型媒介是否呈现出不同的“富二代”群体形象进行分析,以检视并描绘大众媒体所呈现出的“富二代”群体的基本形象。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职工中占近50%的比重,该群体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事关社会稳定与发展。本研究以5家主流报纸为对象,对2011年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进行梳理,从传播特点、现实困境和根源三个方面对该群体的政治参与进行了考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明显不同。对此,我们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从新旧媒体的使用及其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积累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我们得出阅读手机报的行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积累有着积极作用的结论,并验证了在媒体信息传播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社会建构理论,并运用框架建构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中关媒体关于十八大报道主题、报道基调和报道文本的差别进行了分析,从正面陈述与责难叙述、典型话语立场与冲突话语立场、描述话语与隐喻话语上搭建了中美媒体的新闻框架建构。  相似文献   

19.
传媒所建构的农民工形象影响着城市居民对该群体的文化认同和接纳,京沪穗六家报纸的文本分析表明,六种再现类型易于使农民工被他者化、边缘化,易于强化城市居民的刻板印象,促生群体歧视反应。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的“银发潮”,当代媒体关于老年人的报道立场褒贬不一,老人群体的媒介形象由此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本文以“全国老年期刊联盟”麾下的15家老年期刊①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老人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运用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理论来透视我国主流老年期刊媒体中关于老人媒介形象的话语建构及叙事策略,从中发现老年期刊如何运用象征工具(Symbolic Devices)建构关于老人群体的媒介形象以及对晚年生命价值的集体理解(Col ective Sense-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