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因果必然性(指因果之间严格对应的必然性)是因果关系的一个最重要性质,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统计学、量子力学、系统科学、“多因多果说”、自由意志论和目的论等学科和学说中的偶然性现象和事例,都不真正否定因果必然性。“本质上的偶然性”也不是真正存在的。因此得出三大结论:客观物质世界--物质有固定属性--物质有确定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常常听到孩子们说着"自由",可是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作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任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由此可见,关于"自由",我们需要理解和学习的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3.
是否所有事物的出现都源于必然性,抑或有些事物源自偶然性?早在我们的救世主道成肉身之前,这已是一个古代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而当时任何一方都没有把上帝的全能力量纳入争论中。然而,事物发生的第三种方式,即自由意志--它不同于必然性与偶然性--既从未被他们提及,也从未被基督教初创时期的基督徒所谈及。圣保罗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对该问题提出了质疑,但他从未使用自由意志这一术语,也从未持有任何相当于如今被称为自由意志学说的观点;而是从上帝之不可抗的意志,而非从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人的意志推导出所有行为。但在过去几个世纪,罗马教会的学者们使人的意志摆脱了上帝意志的统治,并提出一种学说,认为不仅人是自由的,而且人的意志也是自由的,由意志本身的力量,而非取决于上帝的意志,或必然因由,来决定采取这样或那样的行为。虽然路德、加尔文和其他人所领导的业已经过改革的教会抛弃了这种观点,但不久后,它再度重新被阿米尼乌斯(Arminius)及其追随者复原,并成为神职晋升的便捷途径;通过批评那些持相反意见者,这种观点部分地导致了继而发生的麻烦事;正是那
  些麻烦事为我和德里主教(Bishop of Derry )①在巴黎的会面提供了契机②,在那里,我们一同就正讨论的问题展开了对话;我印象中,我们对话时各持己见,没有任何诸如“亵渎神明”、“无神论”或类似的冒犯言辞;这要么是由于主教当时没有因为争论而发怒,要么是由于纽卡斯尔勋爵大人(Lord of New‐castle)当时也在现场,所以主教刻意地压制了他的怒火。  相似文献   

4.
从意志到自由意志,不仅为“道德”奠定了基础,也为“立法”确立了依据.康德的实践理性不仅仅是关于道德行为的产生,也关系到法权思想的确立.意志自由不是行为的无约束,它受道德律的制约,是对道德律的遵守;受“法”的强制,是对“法”的尊重.康德的“德”法”双重关系的统一,对现代道德现与法治观的结合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历史是一个必然的即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些都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个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就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脱离不了偶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是历史的必然,但这一革命由谁来领导,在哪一天爆发等,则带有偶然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相似文献   

6.
自由意志作为道德归责的必要条件,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认同。不相容论的自由意志论者提出的自由意志的叙述遭遇到决定论的挑战。面临决定论的挑战,一部分自由意志论者尝试肯定因果关系对道德责任的重要意义,提出一种“非确定性”因果关系来解释自由意志。但是,这种自由意志无法捕捉道德归责所需的控制力。道德归责的控制力是行动者心理上与行为之间的主动控制,包含着“确定性”的因果关系。因此,道德归责的自由意志应当从“确定性”因果关系中解释自由意志。“半相容论”为寻求这种自由意志的内涵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心灵深处激荡着一种饱满的自由意志。鲁迅的自由意志是尼采用的“酒神”和首家的 “狂士”性格的集合。杂文是鲁忱自由意志最充分的载体。鲁迅的自由意志决定了鲁迅洞察黑暗、与黑暗进行殊死搏斗的品格。自由意志使鲁迅专断、霸道而缺乏宽容。  相似文献   

8.
洛克称自由就是“根据自己心灵的选择或指导来决定想或不想,运动或者不运动”的能力。洛克所指的“能力”并非单指人的“意志能力”,而是指思想的独立能力与行为的“做或不做”能力的双重结合;他所说的心灵选择也并非指人无意识的随心所欲的选择,而是强调在理性指导下“善的选择”。通过对洛克自由定义的阐析,可以发现洛克所倡导的自由并非是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而是充满辩证色彩的自由。他的自由思想体现了“意志自由”与“行为自由”的有机结合,是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约是人们自由意志的结果 ,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 ,基于合意而达成的设立、变更、消灭债的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它以当事人的任性为条件 [1 ] ,体现出当事人的一种自由人格状态 ,在本质上代表一种自由精神。它具有三个要素 :一、主体须是二人以上的复数 ;二、主体之间在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三、当事人自由地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不受制于他人的意志的干预。但是 ,我国古代契约则不是这样。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 ,专制主义传统根深蒂固。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 ,人们的思想被钳制着 ,致使契约的主体意志被扼制 ,造成个体权利的泯…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准会遭遇任性学生.任性是孩子的天性,教育不当会助长孩子的任性,使他们品格人格错位,自我约束能力降低,缺乏合作精神和顽强意志.班主任怎样对待任性的学生才是明智、有效的呢?  相似文献   

11.
人的行为受意志支配并体现着意志。因此,人的行动自由在本质上就是人的意志自由。历史上的哲学家在讨论自由问题时都要讨论到意志的自由问题,这不是偶然的。人的意志是否具有自由,是一个旧的,然而又永远是一个新的问题。人们常常从非理性方面来理解意志,把意志自由与唯意志论等同起来,认为这是一个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这是不正确的。恩格斯指出,“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列宁则把离开  相似文献   

12.
道德运气属于一种不受意志支配或至少部分不受意志影响的偶然性因素,它对道德评价的倾向、道德责任的归属以及道德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威廉斯从行动者自身的合理性证明角度论证了道德运气的意义,内格尔则从道德评价的一般性条件中得出运气的价值.两位思想家通过道德运气的概念挑战了康德关于意志自由、责任条件和道德限度等方面的基本观点,也揭示了我们关于这些道德根本问题的通常观点存在着诸多不连贯和不一致的方面.这也证明了运气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3.
詹姆士认为,自由意志论者与决定论者在对待自由意志的问题上都是不足取的。从“责任”的角度来看,二者最终都将不予承担责任。詹姆士认为,必须在其实用主义的意义下来讨论自由意志问题。在詹姆士看来,只有当意志自由能使我们“更好些”,能给予“解救”,自由意志问题才是有意义的。詹姆士的根本意图在于将哲学从形而上学的是什么的言说中转移到实用主义的将是什么之中,这一转移,具有范式转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小太阳”和“大太阳”现象。有意思的是,成人围着孩子转的“小太阳”现象其实只是独生子女教育的表面现象,而在这现象背后,那若隐若现的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的“大太阳”现象,似乎更为普遍,也是许多问题的实质所在。可以说,正是父母的自以为是和“任性”导致了“大太阳”现象。父母的“任性”往往持续时间长,对孩子的影响大。这些影响以负面居多,主要涉及三方面。首先,父母源于“任性”的过分关注易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我们研究发现,逆反心理已成为不同年龄孩子的普遍现象,而父母源于“任性”的过分…  相似文献   

15.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家 ,又是作家。他在其大部分作品中较为明确地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存在主义观念。综观这些作品 ,其中有几个观念是得到突出表现的 ,那就是存在的偶然性、人的自由和人的责任。强调偶然性 ,似乎就否定了规律。而萨特之所以强调偶然性是为了突破“决定论”的框框。强调自由 ,并不是说人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萨特又十分强调责任 ,自由与责任有一种互相关联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上 ,关于人是否存在意志自由的问题 ,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绝对意志自由论、行为决定论、马克思主义的相对意志自由论。这三种观点对预防犯罪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绝对意志自由为基础 ,在预防犯罪上产生了刑罚预防论 (包括重刑预防和一般预防 ) ;以行为决定论为基础 ,产生了社会预防论 ;以马克思主义相对意志自由论为基础 ,产生了刑罚预防与社会预防结合论。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预防犯罪模式存在弊端的同时 ,提出了变“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为“以社会预防为主 ,刑罚预防为辅”的科学的预防犯罪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休漠之叉的实质在于挑战已成为我们思维惯性的所谓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图式,置疑违法责任的主观方面要件(基于自由意志而产生的"过错"或"罪过")的理论,提出了自由意志或违法的主观方面何以可能的问题.尝试将休谟之叉纳入社会生物学的视野之中,通过吸收人类基因组工程计划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进而对现有的罪过(guilt)及其责任(responsibility)理论进行一种法理学上的重构,以期进一步引起法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意志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意志的锻炼早就为我国古代教育家所重视.班主任工作时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起重要作用.班主任指导学生加强意志的锻炼.培养其坚韧性;引导学生体验适度的困难,提高抗挫力;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增强自制力;要善于将学生的意志表现和固执、任性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9.
自由意志问题,即人是否有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等能力的问题。《道德经》文本中的“自然”,蕴含着万物都依其各自本性,自主存在和自由发展的思想,这为行动主体的人拥有自由意志找到了形而上的依据;“无为”即是作为宇宙万物总根源和总依据的“道”,在顺任万物“自然”发展的同时,对万物进行间接地、柔弱地约束和规范。这种弱性约束和规范既是无目的、无意志的“道”对万物包括人在内的弱性决定,也是对万物自由性和自主性的保障。把这种弱性决定,称为“道的弱决定论”或“自然弱决定论”,是对“道者弱之用”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20.
康韦和寇辰在论证自由意志定理的时候,未加反思地接受了西方主流学界有关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架构,尤其忽视了围观粒子不像人那样拥有自觉心理中的意欲愿望这个关键的事实,结果将人们随意任性的应然性价值诉求与粒子随机偶然的实然性存在状态混为了一谈,在种种逻辑谬误和自相矛盾中得出了微观粒子乃至整个宇宙都像人一样拥有自由意志的扭曲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