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国际传播中,元话语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核心环节。美国对外传播以新自由主义、国家主义、人权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等元话语为核心驱动,以多元主体的阐释共同体进行支撑,形成了不可置疑的美国的“今日之神话”,从而形成带有支配性的话语权力。作为世界上最具国际传播力的美国,其全球传播动态机制建构对我国国际传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英法韩文化战略看国家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以文化为核心内涵的软实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为了抵御美国文化霸权的渗透和侵袭,无不从战略层面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对外塑造和传播本国的文化形象。英国、法国、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做法,成为其提升国家形象的手段。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关系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未来,有必要认真探讨,找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吴飞  展宁 《对外大传播》2015,(1):6-8,12,1
2014年国际传播研究延续了2013年的重要主题与热点问题,同时在关键领域又有新的理论突破。相关研究聚焦于软实力、战略传播、新媒体、话语权等议题,同时媒介融合与传播变革、国际舆情应对、公共外交、智库等重要主题在这一年也受到研究者的更多关注,取得一定程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当世界秩序发生历史性演变时,国际传播也在经历从形象工程到战略传播的范式更替,其中的话语体系、传播对象、传播策略都会有所调整。我们既需要多一些冷静的宏观判断,也需要多一些前瞻性的理论想象。未来,中国的对外传播仍将交织着"融合发展"与"走向全球"两大主题。未来的对外传播研究,应当同时具有时效性、战略性以及前瞻性,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大胆创新,不断深入,以互联网思维这把金钥匙开启融媒时代的对外传播之门。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16,(5):F0003-F0003
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简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经中央批准的从事对外传播和国际涉华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拥有专业研究人员70余人。中心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特色,在全球传播战略设计与政策规划、国际舆情研判与受众调查、传播效果评估等领域具有核心优势。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2005)、“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及影响力传播研究”(2014)和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研究”(2010)。  相似文献   

5.
刘琛 《对外大传播》2014,(10):27-28
正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国际传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00年,我国提出"走出去战略(Going Global)",将对外传播与"城市化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人才战略"并称为四大基本国策,这标志着我国将对外传播工作提升到历史性新高度。那么,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传播竞争力的根基是什么呢?国际传播研究的一种答案是——语言是文化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图苏(D.K.Thussu)指出,"在近两个  相似文献   

6.
正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简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经中央批准的从事对外传播和国际涉华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拥有专业研究人员70余人。中心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特色,在全球传播战略设计与政策规划、国际舆情研判与受众调查、传播效果评估等领域具有核心优势。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  相似文献   

7.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三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媒体对调研活动和会议讲话的报道反映出总书记研究和分析新闻舆论工作的思路,即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说明原则、指引方向,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务实精神。从事国际传播业务和研究的人员,不仅能再次体会到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一贯的高度重视,而且也能感受到他对内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对外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最新思考。"2·19"讲话对于改变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不利地位,提升对外传播能力,以及中国未来国际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将国际传播升级为国家战略传播,发挥旗舰媒体核心作用,提高旗舰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感召力,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中国国际传播的软实力诉求,创新性理解和把握新媒体精神,推动国际传播2.0,实现"民心相通、沟通世界"的全球传播愿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为对外传播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全面提升对外传播工作水平,须进一步认清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整体形势和战略趋势。  相似文献   

9.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对外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局势空前复杂多变的当下,如何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亟待加强外宣理论和实践研究。曾长期为美国和日本政府机构做战略传播、对外宣传和公共外交的研究和咨询的南希·斯诺教授,聚焦中国对外战略传播这一核心议题,围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等外宣领域热点问题提出,中国的多样性是中国故事最好的叙事方式,要通过开放、参与、多样的交流重建对外沟通渠道,用微观视角和民众口吻进行对外叙事,让“一带一路”成为中美重开对话的走廊,推动两国关系早日回到相知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讨论人:张毓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钟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缅五洲传播中心对外传播中心主任姬德强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俊中国传媒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正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信息战、舆论战、外交战加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全面暴发之后,美国一些政治势力伙同其盟友,在多个话题上持续对中国施压,恶化了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处境。"话语即权力",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设,一直是我国外交工作和国际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中央全会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对外话语体系任务。在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中,对美传播话语体系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相似文献   

12.
正"战略传播"发端于美国,"议题设置"来源于美国,无论从概念的界定、理论的探讨,还是实践中的应用,美国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以美国为例探讨"战略传播视角下的议题设置",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美国涉外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我国的对外传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该战略在赢得不少国外媒体高度赞誉的同时,也招致了不少误解和质疑。那么,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对外传播中,消除国际误解,寻求国际共识?本文在全面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面临的国际舆论形势和话语困境的基础上,对影响对外传播的制约因素及提升对外宣传实效性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构建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对外话语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扬 《对外大传播》2014,(12):12-14
正2014年,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外交往活动日益丰富,对外传播也更加活跃,配合并推动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扩大同发展中大国合作、构建健康稳定大国关系等各项工作。但对外传播工作仍存在问题,我国国际话语权、传播力与国家经济实力间仍不匹配,在技术与技巧改善的同时,战略升级刻不容缓。本文从对外传播的最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升级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国际舆论场中,中国形象“自塑”滞后、“他塑”强势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面对西方对中国的污名化,中国应解构其话语霸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重建自身的对外话语体系。从故事上,应以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和全球中国为叙事对象,讲好中国的经典故事、发展故事和开放故事,从而增强对外话语的感召力、创造力、公信力;从话语上,实践中应从网络文学、游戏等多元叙事形态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叙述维度,并乘着全媒体、跨媒介的东风,通过IP运营实现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最大化,从而建构具有连续性、整体性与全局性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研讨会举办了"全球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战略转型"、"区域和城市形象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全球舆情新趋势"、"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中国核心政治话语传播"、"中国媒体本土化战略"等四个专题分论坛和两个圆桌会议。(摄影徐讯)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运用个案研究和文献分析法,以"美国之音"主持人杰西卡(Jessica,中文名白洁)及其策划主持的《OMG!美语》为对象,研究其走红中国网络这一传播现象,探讨其成功因素和美国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对外传播战略以及对我国对外传播创新的启示。一、白洁和《OMG!美语》2011年7月9日,一个名叫白洁的美国女孩在中国新浪微博上注册了账号。7月19日,她发出第一条微博:"大家好!我是白洁。我们每天一起来学习最地道的美语!明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海外布点的"尝试"阶段,正朝着国际传播进行系统性的统筹配合、发挥1+1大于2作用的阶段迈进。借着媒体融合的东风,运用整合思维、进行立体化的国际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的节点。"十三五"规划的对外传播,也要运用国际传播立体化的战略思考,综合考虑传播议题的接近性、传播话语的"情感共振"、传播形式的创新运用,在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是中国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中国主流媒体全面升级传播硬件,深度接轨国际活语,高度重视传播效果。因而,2010年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就带有了浓重的国际传播自觉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传播人工智能语料库建设越来越成为涉及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建设的重要阵地,语料库建设将为国际传播领域推广机器翻译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语料库应用可有效提高对外传播内容核心竞争力。中国外文局等专业从事多语种对外传播工作的单位多年来积累了历史语料储备优势、语种丰富度优势、新媒体技术转换优势和人工及工作机制保障优势。建设国际传播人工智能语料库应基于中国外文局自身资源建设国际传播平行语料库,联合其他同质近似外宣新闻媒体等建设国际传播比较语料库并集成数据库为机器翻译和智能写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