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13,(12):8-8
本刊讯10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外观众座谈会在京举行,18位远道而来的海外观众代表与中文国际频道的领导、制片人、主持人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密切沟通。“2013年中文国际频道海外忠实观众评选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在广大海外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有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4217名海外观众参与,经层层选拔,最终有20名观众获得特等奖,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乌拉圭、巴拿马、德国、芬兰、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莫桑比克、埃及、加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他们中的18位来到北京、走近央视,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正>和国际商业和军事领域的竞争一样,国际电视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在美国"9·11"事件以后,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国际电视传播,力求通过画面、声音和文字兼备的电视传播手段,向世界传递本国的信息和文化。仅以色列就分别在2011年9月和2013年7月开播了两个国际新闻频道,分别名为"JN1"和"i24新闻"(I24News)。2011年全球卫星电视频道有31000个,到2021年将超过38000个,其中高清频道所占比例为30%。我国电视国际传播还处于发展阶段,虽然频道多,  相似文献   

3.
正从对外传播的角度,2013年有太多的精彩。新一届中央和国家领导集体的声声改革强音和阔步走向世界的铿锵步调,成了丰富的消息源,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媒体英豪八仙过海,繁花似锦。新华社外文报道推出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奋斗故事,多样化专题报道密集的高层外交峰会等活动,其短新闻与长特写结合,照片与视频搭配,"去美国化"等评论振臂疾呼,震惊四野。中央电视台外文频道和海外中文频道丰富多彩,中国国际  相似文献   

4.
<正>《人民日报·海外版》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张面向海外、以海外中文读者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中文日报,也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创刊30多年来,海外版跨越千山、远渡重洋,发行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全球华人的"无价家书"。作为海外版新媒体转型的重要平台,海外网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国际传播的重要职责。如何顺应全球媒体融合的大潮流进行自我变革,更好地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海外网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一大背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传媒时代,即使有了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仍由于所具备的声画并茂、同步直播等特殊功能,以及大众化的普及性使其传播效果无可比拟。电视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致让我们有时熟悉得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谈起中国电视外宣的发展,与电视传播打了32年交道的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很是欣慰。每当新闻突发事件来临时,央视国际频道越来越努力在第一时间向海内外发出中国的声音。在这次涉藏报道和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我们看到央视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的特别作用。回首往事,20世纪80年代,央视对外电视宣传的手段得通过邮寄录像带到外国的电视台才能播出。如今,央视国际中文频道以及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国际频道,将曾经漂浮在空中的电视信号"落地"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年前,央视在北美建立长城平台。消息发出后,海外观众纷纷询问如何更换接收器。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仅在美国订购机顶盒的用户就达到一万多。一个机顶盒服务于一台电视机,一台电视机就会有几个人去看,由此可证明,国际频道在海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2008奥运圣火"正在传递中,中国媒体人关于西藏的报道也还在路上延伸,此时,《对外传播》走近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对他进行了深入专访……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纪录频道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专门播放纪录片的英语频道。自频道成立以来一直排播的都是国内原创纪录片佳作。为了扩大媒体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频道在2019年创新思路,大胆尝试通过购买播映权的方式首次独立引进海外片源,播出一批适合国际传播的外国优秀纪录片,极大丰富了频道节目内容,成功探索了频道发展的新方向。本频道最早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播,当时名称为纪录国际频道。后于2016年12月31日加入新成立的中国国际电视台(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CGTN),并正式更名为CGTN纪录频道(CGTN Documentary)。  相似文献   

7.
李宇 《对外大传播》2009,(11):18-19
2009年,中央电视台对全台的新闻采编系统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成立了规模颇大的、包括“视频发稿中心”在内的“新闻中心”。这次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实现了新闻资源的集成,在业务流程上实现“采编分离”。对于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这样的对外频道来说,这次改革虽然减小了其“自选动作”的空间,但无疑丰富了新闻资源、强化了其在海外中文频道中的竞争力。对于中国的对外传播来说,尤其是在对外传播资源的整合利用上,央视新闻改革无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国内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异军突起,源自2004年10月1日中国电视长城(美国)平台开播,从那天开始包括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和部分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在内的中国电视频道在美国通过DISH NETWORK打包落地。随后,国内各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纷纷获批开播。而长城平台也乘胜追击,相继开办了亚洲平台、欧洲平台、加拿大平台、拉美平台和东南亚平台,并与全球最大中文IP电视平台麒麟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9.
<正>熊猫频道由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主办,隶属于中央电视台网络电视台(CNTV),是一个以熊猫为主角、24小时向全球直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生活实况的频道。该频道于2013年8月正式上线。根据央视网对注册用户进行的统计,熊猫频道目前覆盖全球超过20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访问占比超过40%。截至2017年8月31日,熊猫频道海外社交账号总粉丝突破1000万;在Facebook平台帖文总浏览量突破45亿次;2016至2017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以下简称英语频道)在国际社会上得到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逐渐提高,原因之一就是在对外传播中能够尽量以外国人愿意接受的方式“说话”,使节目在潜移默化中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1992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开播国际卫星电视频道,即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从1992年到2012年这二十年中,我国对外播出的电视频道在播出语言和频道类型都大为丰富。仅中央电视台就开播了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的国际频道,其中既有综合频道,还有英语新闻频道和英语纪录频道  相似文献   

12.
<正>发生在中国的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为了避开我国政府对外国媒体在华从事新闻传播业务的管理,外媒借助各种渠道和平台开展面向中国及海外华人的传播活动,要么借助中国已有的社交媒体设立公共账号,要么直接创办中文网站甚至中文客户端,面向中国公众和全球华人传播。这些由外媒创办的中文新媒体,不仅逐渐影响中国舆论,而且传播西方价值观,对中文国际传播构成了重大挑战,甚至形成了对中文国际传播的反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其引导国际舆论的力量。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就是电视节目海外落地,这是扩大海外影响、建立国际一流媒体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国际电视传播领域竞争异常激烈,有效落地过程中各种障碍屡见不鲜,一些瓶颈突破极难。电视媒体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提升传播力显得尤为迫切。2013年,面对世界范围内多媒体发展势头,央视俄语频道尝试进入俄语地区主流社交网络VK。通过网际虚拟社区,为有的放矢地生产出高度客户化的产品,精确投放节目内容提供了机遇。将传统电视传播方式转变为社交网络传播的优势,突破落地局限,通过优良渠道和精确制播使受众群体不断壮大。同时,与观众的高度互动性也提升了节目品质,为电视媒体的国际传播注入高能量燃料。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以下简称"央视纪录")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与国际传媒机构的各类合作模式,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合拍项目,以扩大频道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但是这些通过国际合拍实现播出的纪录片作品,其在国际受众中的反馈,我们一直缺少精确的统计与深度的挖掘与分析。而对于国际受众的研究与把握,恰恰是进一步开展有效传播的重要前提。同时,  相似文献   

15.
正合作传播成为新时代中国媒体探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效果的重要模式。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际传播项目《亚媒看中国》正是合作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该项目策划制作周期长达一年半,共邀请了包括日本、俄罗斯、印度、老挝、巴基斯坦、菲律宾、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共九个亚太地区国家的十家主流媒体来华,进行了八个科技领域的联合采访报道,讲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一、叙事题材:中外媒体共商共议选题  相似文献   

16.
<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我国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的一项外宣工程,致力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启动至今,我国国际传播整体实力取得了明显的提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以广播影视领域为例,截至2015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中、英、法、西、俄、阿和英语纪录7个频道,进入171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在全球建立了2个海外分台、5个中心站和63个记者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56个国家开办了102家海外落地分台,播出频率134个;在海外建成8个地区总站、32个记者站和23个海外节目制作室。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已经建成了美国、亚洲等9个平台,全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对每一位文化传播工作者而言,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快乐汉语》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面向全球重点打造的一档大型汉语国际传播类电视节目。自2009年8  相似文献   

18.
李宇 《对外大传播》2013,(2):30-33,1
"二级传播"是指大众传媒的影响首先抵达"舆论领袖",然后舆论领袖把自己获取的信息传递给受其影响的大众。在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整体布局中,整频道在海外播出固然重要,但在当前国际传播格局中,以分时段播出等方式开展"二级传播"也是不可或缺的路径。具体而言,电视对外传播"二级传播"策略可以包括四个方面:"整频道"落地与"部分时段"落地并举,充分利用目标国媒体开展二级传播;电视传播与视频传播并重,利用视频发稿模式实现二级传播;"播出"与"互动"兼顾,制作和传播符合新媒体传播模式的节目;"走出去"与"请进来"并用,提升节目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建台初期,就将报道国内重大事件、建设成就和人民生活的电视片,附以中文、俄文或英文解说词,航寄给外国电视机构,供他们使用。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使用卫星向海外传送电视新闻。199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即第四套节目正式创办并对外开播。这是中国对外电视传播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正2001年12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开始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在"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以中央电视台为主体的中国电视机构开始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进入国外收视市场。一方面是各种国际频道的运营——目前央视有国际中文频道、英语新闻频道、法语频道、西语频道、阿语频道和俄语频道6个国际频道,覆盖全球14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