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做编辑工作,到现在15年了,其间担任编辑室(部)主任有整整10年。如果说我在平凡的工作中还有一点成绩的话,那么这些成绩主要是在部室主任的位置上取得的,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在编辑室主任这个角色上做的。我对编辑室主任这个岗位特别留恋,那是我的一段美好时光。 2 编辑室主任有工作的特殊性,是兵头将尾,是连接上下、沟通左右的角色,是出版事业第一线上的工作能手和奋斗中坚。不要小看编辑室主任这个角色,我们现在出版界的一些负责同志,很多是做编辑室主任出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有件值得庆幸的事 ,就是王重民先生曾经做过我的老师。而非常不幸的是 ,王老师是在我们这个班结束他的执教生涯的。1974年 10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开办了“古籍整理进修班”。刚到北京图书馆工作才满半年的我 ,被选送到这个班学习。作为一名学生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学习 ,一直是我整个中学时代的梦想 ,能在参加工作以后实现这个愿望 ,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当时我们这个班的班主任是郑如斯老师 ,专业课由王重民先生和一位北大图书馆资深馆员担任 ,当时王重民先生已经是 71岁高龄了。一件大衣那一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虽然刚到…  相似文献   

3.
E家之言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73,77,80,96,100
E家之言:参加“图书馆2.0与信息服务研讨会”的感想(一)李超平不要以为,我参加这个会议不怀私心,俺哪有那么纯粹呀。去参加这个会,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我的教学,也就是为了我的学生。我想给我的学生找点好玩的东西,我不相信仅凭人文烟鬼们的“精神”能够吸引技术酒徒倾向明显的学生,当我宣布回来后找时间做一个报告时,他们使劲点头,证明了我去参会的决定是受到他们肯定的。学生是俺们的衣食父母,得把他们打点好一点。另外的动力是,我想知道,一年了,Lib2.0到底有什么新进展。还有,也想会会博友们和潜水员们。向老槐学习,做点功课,参会的感想,…  相似文献   

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要对三个学会的主旨报告做点评我觉得这也是个蛮困难的任务,因为三位专家和领导对各自领域的工作和研究进展的情况做了深入浅出的通报,让我们得益匪浅,从中也获得了许多信息。当然,对这个困难的任务我也感到非常之荣幸,因为要做点评无非就是对材料看得仔细一点,刚才各位在做报告、演讲的时候我听得稍微认真一点,然后理一理,看看有什么心得与大家交流。所以我觉得这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消化吸收三位演讲精彩内容的一个过程。因此感到也相当荣幸。  相似文献   

5.
张祥生 《大观周刊》2011,(52):84-84
参加工作已经第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因为我觉得在这里,我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这里的每一位教师都是我的老师,我要学做教师,学做一名好教师!一个暑假不断地反思,要做一名好教师,要学习到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6.
《航空档案》2006,(4):17-18
非常高兴参加航空工业第八次档案工作会议。我代表国家档案局对会议的召开和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代表并通过你们向航空工业战线全体档案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全国企业档案工作的前面,也走在了全国档案工作的前面。今天这个会使我很受启发,我认为给予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的领导干部授予特别奖,这点特别好,我们今后也要学习。  相似文献   

7.
甘惜分老师是我博士生导师童兵老师的博士生导师,童老师是中国新闻学第一个博士,我又是童老师众多博士生中的开门弟子。所以《新闻爱好者》杂志的施宇老友向我约稿时,提出要我写一点如何继承和发扬甘老的学风是理所当然的。当然在我看来,由甘老的大弟子童兵老师和清华大学刘建明老师撰文最为合适。如果我也来写,那我多少有几点犯难:其一,我研究的是美国等欧美国家新闻传播事业,恰恰不擅长研究中国;其二,作为“长孙”,登门甘老家或在人  相似文献   

8.
做学生     
记得过去添写简历.有一栏叫"身份",我想在今天,大多数人都很难填写,因为这是一个多变的世界.职业多变,身份转换的很快。比如我,就经常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教了很多年书,我是老师吗,是,但又不是,因为和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先生们相比,我不够专一,不算是一个尽全力的好老师.老师的特点之一应该是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将重复的内容按部就班地传达出去,可我太追求变化。在广告圈混迹多年,我是广告人吗?是,但又不是.因为我没有很系统地在一线从事广告策划,文案.媒介等实操工作,不够专心。做杂志做了很多年,我是媒体人吗?好像也不是,做中国国际广  相似文献   

9.
个人秀     
工作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入行时间?现在您从事的工作和岗位是什么? 2002年毕业后,我就进入了昆明颜之灵数码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做CAD专员,那时公司业务很繁忙,什么都要做,致使下班后精疲力尽。当时真想辞职算了,但看着我的同学们一次次参加招聘会,一次次参加面试,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用了很多时间,耗了很多精力,收获的却是“失望”和“迷茫”。  相似文献   

10.
惟学是智     
参加了军报两届函授学习,我现在向函授中心汇报自己几年来的学习体会与收获。每月准时收到《军事记者》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军事记者》说出了报道员的心里话,理解一名报道员的感情,更是贴心的好伙伴,指导我一步步走向成功。我有很多感谢的话想说,因为我的成功与老师对我学习上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我能走上报道员这个岗位的原因。2000年,连队派我参加我部举办的报道员培训,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与新闻结识。什么及时、迅速,新闻的五个“W”,对我这个门外汉简直像天书一样,当我将第一篇自以为是的“稿子”交给报道干…  相似文献   

11.
这次全省新闻工作者代表大会,是解放三十四年来第一次。这是江西新闻界的一件大事。大会已经选举产生了江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江西省新闻学会。我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这几年江西的新闻工作,主流是好的,同志们做了很多工作,是有成绩的。你们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光荣。我在此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向中央各新闻单位在江西工作的同志,表示深切的感谢。同志们要我来讲几句话。我对新闻工作不太熟悉,讲点个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新闻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报纸、广播、电视,作为党的舆论工具,要迅速地、全而地、  相似文献   

12.
基层单位档案室的同行相聚,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每天要立卷、归档、抄写文件、参加会议……忙忙碌碌,哪有时间搞档案利用工作?过去,我也曾有这样的苦恼.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在工作中做了一点小尝试,有些收益.现将其整理成文,和大家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13.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会议.我来北京印刷学院时间很短,之前在北方工业大学工作,听了刚才几位的发言,我想围绕智库建设这个题目,换一个题目,就叫"智库应该做出版行业的大仙". 首先,在座的有很多出版公司的领导,我把他们定义为出版行业的"神",神和仙的区别就是神的压力比仙大,因为他们要带领行业的员工发展.大仙云游四方,没有这么多的切身利益,没有庙,可以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也就是说他比神要超脱.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修行的多,成仙的少.修炼的阶段容易成为仙,但最终成为神很难.我在学校经常说,各位院长、社长是神,因为各位都有庙,各位学科带头人是仙,你们更自由一些,更应该关注学术研究.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今天的智库应该首先成为这个行业的"仙",这个大仙要有仙气,这个仙气是超脱利益之外,对行业发展有超前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采访和写作     
要想作一个好的记者,或者说一个记者要想较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是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进行很多工作的.现在我只想就采访与写作问题,以及和采访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记者修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这些问题都很大,涉及的方面也很广.虽然自己作了时间不算太短的记者工作,但一来限于自己的水平,二来又没有认真总结过自己的工作,一定谈不好,甚至会有错误.促使我仍然有勇气写这篇文章的唯一原因,是想把我对记者工作的一些体会、看法、理解和愿望说出来,向同志们请教,与同志们讨论,以便达到互相帮助、改  相似文献   

15.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能够请到各位专家、老师前来参加研讨会,我们全台同志感到很高兴、很振奋!大家不远千里而来,带来了首都新闻、广播界的前辈和同行对珠江台的关怀和爱护,我们从心底里感谢大家!我们一定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向老师们学习,认真吸取营养,努力改进工作。今天,我先就珠江  相似文献   

16.
池莉老师是我非常喜爱的当代作家.她的文字不矫情,干脆,直截了当;她的故事充满生活气息,把很多生活的细节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坦白地说,从看上去很美的电视行业转战到越来越被大家说“不好做”的出版行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觉得当图书编辑就有可能与自己喜爱的作家合作,我指的“喜爱的作家”便是池莉老师. 像池莉这样级别的作家,很多出版商都盯着,她作品的市场保证且不用说,也绝对可以提升出版商的品格.当我得知,我要来做《汉口情景》的责编,从策划到编辑到营销——接到这个任务,我觉得是2014年我所有工作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7.
张艳博 《大观周刊》2012,(44):243-243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的一点一滴,也就是只做了班主任该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尽管一生中经历了不少坎坷,我却自认为是一个幸运的人。我甚至相信,世间像我这样的幸运儿,实在不多。说自己幸运并非别的原因,而只是我一生中有过许多的好老师和好朋友,而我在南大学习德语和做文学翻译的启蒙老师叶逢植更叫我不能忘怀,因为他不仅和冯至先生一样都被我视为自己的恩师,而且还是与我有着深情厚谊的知心朋友。大约1960年,在一般报刊上已经发表十来篇长长短短的译文以后,我开始考虑是不是该译一点正儿八经的文学作品。其时正值困难时期,父亲“自觉”下乡改造后家里断绝了主要经济来源,靠母亲做一点小生意实在是度日惟艰,为了帮助母亲和妹妹,也需要多挣一点稿费。这时已对我另眼看待的叶逢植老师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未必可以照搬。这是一篇看似要跑题的编辑手记,可是我从来不觉得做廖一梅老师的书的感悟会和其他感悟一样,千篇一律。我喜欢廖一梅老师说的,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胡闹的,这不是吗?  相似文献   

20.
新闻旧话     
我十五六岁开始向报刊投稿,十七岁做报纸地方通讯员,十八岁人大学读新闻系,二十一岁参加报社工作,一直是“总编辑级”的记者,总离不开抹桌子。一九五三年,五十岁了,转业做了古典文学编辑。一九六四年退休。今已七十五六了。但想起做记者那些日日夜夜,有些还历历如在目前。写一点零碎的东西,留个“雪泥鸿爪”,请莫笑我“老王卖瓜”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