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12月,甘肃省杂技团创排完成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该剧是在2007年甘肃省杂技团创排的杂技剧《敦煌神女》的基础上再创作的。两剧均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鹿王本生图》故事。笔者作为创排这两部剧的亲历者和演员,就此谈谈甘肃杂技剧的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是甘肃省杂技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的项目。历经两年之久的创排、修改、打磨,2019年12月19日,在兰州黄河剧院成功上演。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取材于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故事——《鹿王本生图》,以及大家熟知的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九色鹿》。它运用前后呼应的叙事手法,以杂技技巧的解构、重组为重点,进行了一些为杂技剧服务的叙事改编,并参照西方新马戏的艺术理论与表演形式,以戏剧性结构编创了鲜明的情节与人物设置,又以杂技与舞蹈、音乐、武术、戏剧的跨界融合,形成一部由四幕构成的杂技剧。  相似文献   

3.
陈峰  马洁译 《杂技与魔术》2009,(6):24-26,F0003
《敦煌神女》是甘肃省杂技团和敦煌杂技艺术歌舞剧院共同创作的现代杂技剧,上演已有两年,社会反响好,上座率高,成为敦煌市打造“艺术之都”的品牌之作。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杂技团于2007年创作编排了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该剧以杂技为表现主体,融合舞蹈、武术、魔术等表演形式,并在道具、舞美灯光、服装音乐等精心设计和帮衬下,把丝绸之路上的传奇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6月26日,甘肃省杂技团大型杂技乐舞剧《敦煌神女》剧组一行63人由兰州乘机飞赴贵阳,在贵州文化集团演艺中心,拉开了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大型杂技乐舞剧《敦煌神女》的巡演序幕。历时半个月,跋涉数千公里,转战于地处西北边陲的"高原明珠"——贵州贵阳;古称潭州,湖湘文化的中心——湖南  相似文献   

6.
中国杂协副主席宁根福谈到创演中国杂技《天鹅湖》时说:"大家都是干杂技的,创作有多难,排练有多难,演出组织有多难,服装道具、舞台美术这些难处,大家都是可以想象的。"在西北这样基础相对薄弱的甘肃省杂技团里,今天能够推出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从某种意义看,它成功了,但也是在艰难中造就的!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杂技团在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近期推出了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该剧一上演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荣获第七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二次全国杂技比赛优秀剧目奖,使得全团上下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他们打造品牌文化的艺术追求和走行业品牌经营规模化、多元化之路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正2004年,杂技剧《天鹅湖》的上演标志着我国当代杂技剧的正式诞生。至今十几年,国内已经排演出一百多部杂技剧,可谓发展迅速。而目前,杂技剧定义尚在探索之中,笔者现将其概括为"杂技剧是用杂技形式表演的戏剧"或"以戏剧形态表现杂技本体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正>杂技剧《战上海》聚焦解放上海这一重大革命题材,从杂技艺术本体寻找叙事表达的可能,又以叙事空间的营造拓宽杂技艺术的表现可能,把“杂技”与“剧”的融合推进到一个新高度。众所周知,杂技是一门强调技巧的艺术。“技近乎道”,技术的尽头是思想和美学的表达。“剧”的加持,无疑为技术向美学延伸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红遍业界的大型原创杂技剧《梦之旅》是由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通过两年时间精心打造的。该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使演艺界专家、业内同行、媒体及广大观众给予高度评价。创排过程中的艰辛与困难,令我感触颇多。原创杂技剧《梦之旅》是湖南杂技艺术剧院首部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杂技剧。它通过戏剧手法,运用杂技艺术,把18个不同类型的杂技节目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杂技与魔术》2012,(5):9-9
9月12日,重庆杂技艺术团杂技剧《花木兰》研讨会在京举行,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减,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邹玉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局长汪俊等有关领导出席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沈阳、济南等杂技院团、文化管理部门、新闻媒体近30人参加了研讨会。大家以“艺术精品与市场开拓——杂技剧《花木兰》在艺术创新中如何拓展演出市场”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廷勇主持。  相似文献   

12.
陆定纲译 《杂技与魔术》2009,(6):32-35,F0003,F0004
“没想到杂技艺术这样唯美,这样时尚新颖,这样精彩动人!”“演出真是太棒了!”“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让人耳目一新。”……这是观众们看了杂技剧《花木兰》最直接的感受,其中包括众多杂技界的专家。重庆杂技艺术团杂技剧《花木兰》进京演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杂技剧汇聚杂技节目杂技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当代的杂技艺术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可简可繁,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杂技艺术越来越多地以大型杂技剧的形式展现。杂技剧的题材,一般改编自古典名著、戏剧或原创符合杂技艺术特色的剧本,一个有适当主题的题材,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的杂技节目融入到剧目中,构建成一台新颖的杂技剧。以广州杂技艺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杂技舞台上,杂技剧已呈繁花盛开的景象。以杂技的形式或讲述故事、或表现情境、或创造诗情画境,在杂技创作者不断耕耘下,杂技剧的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具有了很好的艺术审美。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新近创作演出的《加油吧!少年》,就是其中一部成功之作。《加油吧!少年》从文化底蕴和精神层面着手,大胆引进故事情节,赋予整台节目以生命和灵魂。同时,推出了全新的"杂技+"理念,以杂技为主体,融合戏剧、舞蹈、独唱、合唱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杂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众多灿烂文化中的隗宝。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少人从事杂技这一行业,观众接触杂技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为了弘扬杂技艺术,让这一艺术更加亲民,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尝试以让观众体验的形式,把观众清进来,从今年6月份开始,推出以小家庭观众为主体,逢周六在本剧院小剧场轮流上演优秀杂技剧《英雄小子》和精品节目的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杂技剧作为以杂技技巧为核,集其他姊妹艺术为一体,富有后现代艺术层次的新型的综合艺术形式,通过对传统杂技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赢得了艺术界的瞩目、观众的聚焦、市场的青睐。国内的杂技剧从诞生到被市场洗礼已经走过十多年的时间,目前杂技剧的现状如何?怎样促进杂技剧目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思考。一、对杂技剧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正>杂技是舞台艺术的一种,舞台美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的任务是根据演出需要,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手段,创造出舞台环境和角色形象,并渲染出特定的气氛和效果。舞台美术的手段多样,表现力源于生活,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党的十八大以来,杂技创作的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杂技剧的涌现不仅给杂技创新带来新天地,也给杂技舞美带来机遇与挑战,促使杂技舞美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杂技剧《楼兰寻梦》为例,试探讨杂技舞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副总导演之一、著名导演陈维亚担任了广州杂技团大型杂技剧《西游记》的总导演。记者对陈维亚进行了采访,了解了如《西游记》的剧情结构、人物形象塑造.杂技画面等艺术诸多元素,最重要的是,陈导解释了《西游记》中如何通过杂技来突出情节和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弘扬中国特色杂技艺术,应泰国娱乐公司的邀请,以董事长黄烈汉为领队的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一行60人,于2018年9月26日至10月18日赴泰国曼谷演出大型武侠杂技剧《笑傲江湖》。该剧以金庸的名著《笑傲江湖》为创作蓝本,以杂技为主要表演形式,同时将武术、舞蹈、戏剧、广东地方曲艺等多种  相似文献   

20.
一、杂技剧化装的特点杂技剧化装是指化装师以杂技剧本为蓝图,对演员须发、头饰、面型及身体裸露部分进行修饰,借以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杂技剧化装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装扮塑造人物形象。杂技剧在化装技术手段上,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身份、民族等特点进行艺术上的加工设计和运用,加强对人物五官的描画、渲染和调整,以强化人物的主体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