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杜永利 《新闻窗》2007,(4):78-79,93
在美国发展历史上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转化的关键时期”,“美国报业巨匠”普利策凭借其独特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报业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办报作为一种重要事业的时代”。中国加入WTO之后,处于同样类似社会转型期之中的中国新闻业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全球新闻业的生死竞争。剖析普利策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借鉴普氏报业奇迹的“看家本领”,对于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新闻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普利策是美国19世纪报业的先驱者和新闻教育的奠基者,对美国新闻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精于管理、勇于创新,主办的《纽约世界报》标志着美国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的新式新闻事业的开端。他凭借着独特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报业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办报作为一种重要事业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媒介产业化——中国新闻改革的一个现实问题中国新闻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新闻媒介的迅速发展,新闻业逐步显示出产业的明显特征。随着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兼并与联合,尤其是报业集团的出现,媒介的产业特征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国家有关管理机构已经明确地肯定了媒介的产业属性,并且十分重视它的发展方向:1987年,国家科委首次编制的我国产业投入产出表,将新闻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信息商品化”序列。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报业经营管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  相似文献   

4.
早在2009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伦纳德·唐尼和迈克尔·舒德森联合发布了《重构美国新闻业》的报告,指明当时美国传统报业已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时至今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社会环境之下,中国报业亦不能独善其身,广告收入持续下行,报纸发行量锐减,报纸停刊、裁员缩编,这些美国传统报业首当其冲并依旧经受的寒流开始在中国报业愈演愈烈.面对传统报业显现的颓势,媒体融合、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才是未来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5.
报业集团化自本世纪初出现以来,在西方新闻业中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很大规模。在美国、欧洲等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报业集团掌握和控制了绝大多数的报纸,在新闻业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实影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报业集团化也有了较大发展。了解和研究当今世界报业集团的发展原因,对改革和探索中的我国报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报业集团化的发端.开始于本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新闻业自身规律的作用,报业集团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的新闻业十分发达,报业集团的规模十分庞大。全国前12…  相似文献   

6.
新闻业如何生存和竞争、报业如何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2007年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召开的第四届创新新闻学大会可以为我们带来对该问题认识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启动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现代传媒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这些是所有传媒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邱凌 《编辑之友》2016,(7):108-112
美国纯数字新闻业从2005年起迅速崛起,该行业在新闻理念、采编技术、受众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都在影响和改变着美国的新闻业态.皮尤研究中心从2014年起在新闻业年度报告中对该行业进行单独分析,甚至对“新闻机构”的称谓也引入了“News Outlet”这个新词.鉴于美国纯数字新闻业巨大的商业潜力,一些商业巨头和传统媒体集团不断注入新的投资,但该行业目前两极分化严重,多数是投资大于回报,该行业模式是否会成为新闻业的一个新商业模式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9.
当下,寻求变革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媒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互联网不断更新、变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迅速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面对这种变革,一些传统媒体整合资源、拓宽渠道,通过APP等技术平台将信息送到受众的手机终端,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在这方面,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爱青岛”APP、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掌上青岛”APP,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上海观察”和“澎湃新闻”等都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①  相似文献   

10.
“新闻腐败”等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不仅在当代中国,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报业早期阶段也曾大量出现,是国际新闻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现象。这说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新闻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职业道德和纪律的角度谈谈对新闻腐败的规范化治理。  相似文献   

11.
周末版十论     
发端于13年前,崛起于近年的报纸周末版,大大改变了报业乃至整个新闻业的面貌。然而到底什么是周末版,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它有哪些特点和误区?“周末版现象”对新闻改革的意义何在’!现行周末版管理政策如何?周末版前景如何?本文试就有关周末版的十个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2.
王纲 《新闻实践》2012,(1):8-12
面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和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传统报业的危机感从来没有如此深重过。“全媒体转型”眼下已成为业界的热词。但是对全媒体的指向意义,如何实现全媒体转型,转型的路径设计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探索明晰。为此,本刊特地编发一组“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探索”的专题文章,展现传统报人对自身发展的理性认识、多维思考和变革的行动力。  相似文献   

13.
普利策是美国19世纪报业的先驱者和新闻教育的奠基者,对美国新闻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精于管理、勇于创新,主办的<纽约世界报>标志着美国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的新式新闻事业的开端.他凭借着独特的报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报业实践.开创了崭新的"办报作为一种重要事业的时代".他热心公共事务,关心新闻教育,出资200万美元创建了享誉全球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开美国新闻教育之先河.普利策的成功之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新闻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十多个年头的新闻改革历程,也可以视为我国新闻业逐步走向市场的过程。当前,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市场观,通过健康的市场行为,使新闻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摆在新闻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市场行为的三个发展阶段应该说最初的市场行为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表现为新闻业(首先是报业)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被推入了受众市场。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报纸都是由国家拨款,公费订报,邮局发行,报社基本上只管办报,不讲经营,不计成本。随着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80年代中后期,报业面临“三涨一减”的严峻局面。一是纸价上涨,用纸短缺,新闻纸价格1980年每吨730元,1985年涨到1100元,1988年高达2800元(目前已达3800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2005年,中国报业的发展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和冲击。于是乎,报业发展进入“拐点”、遭遇“寒冬”之声在学界、业界弥散。不管学界、业界时报业发展的前景如何描述和预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报业的发展将面临一场新的挑战。如何看待报业市场出现的潮起潮落现象?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本刊特请杭、宁、温三家报业集团的负责人和资深报人,就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和媒体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报纸作为国家新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成为世界传媒竞争的热点.围绕报业的激烈竞争更是一直困扰着加拿大--在早期的殖民地时期,受到殖民当局的严格控制;自美国建国以来,一直面临美国同行的挤压;而进入电视时代后,还要面对加拿大国内广播电视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许多报纸在行业发展困境中采取了"收割战略"(Harvest Strategy),即以压缩版面、减少出版频次与发行区域、大规模裁员等手段降低成本来维持一定利润空间,但是这些收割手段也使得美国报业新闻资源受侵蚀,报道能力收缩。收割战略对于报业乃至新闻业发展而言,究竟是救亡图存,还是自我毁灭?现实情况往往并非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所能概括。对美国报业收割现象的探讨,对于同样开始经历发展低谷的我国报业如何发展以及转型升级将会有一定借鉴性。文章在分析报业收割战略具体实施手段的基础上,从经营管理与社会功能两个视角来探讨美国报业收割现象及其对于新闻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纽约时报的"2.0新闻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似乎正把传统报业逼上"绝路",却又在让报业获得新生:催生另一类新闻业.这类新闻业目前还没有现成模式,总名称可以冠以"2.0新闻业"(Journalism 2.0),是指适应传播技术Web2.0而构建的新闻业,它是传统新闻业的延伸和新生.  相似文献   

19.
报业(传媒业)集团化,是目前世界新闻业发展的趋势。本文简要回顾西方报业集团形成的历史,并介绍其特点,以供借鉴。 最早的报业集团出现在美国。著名的报业大王赫斯特在旧金山和纽约办了《旧金山考察报》、《纽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菲利普·迈耶在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提出了保存和稳定报业社会责任功能的商业模式——"影响力模式":他说,报纸的主要产品不是新闻和信息,而是不以销售为导向的社会影响力和以销售为导向的商业影响力.他为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开出了一剂良方:利用社会影响力来提升商业价值的途径. 菲利普·迈耶所谓的商业价值影响力,其实也就是品牌影响力. 一个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品牌的树立需要长时间地信守原则,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同时品牌的提升在于在固守核心价值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断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