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依据,探讨大学英语情感教学法的意义及其实施方法,提出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为指导,从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三个情感因素: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感方面分析高职后进生的特点,认为高职后进生存在学习动机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和焦虑感强等特点,并分析了原因,进而提出了调动高职后进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英语专业语音学习除了涉及学生的认知因素外,还牵扯到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本文基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分析了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中遇到的情感障碍,并为之有效学习提供情感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对非普高生源高职生英语课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非普高生源高职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与语言输入假说为主要理论依据,从教材使用、教学方法等多个视角进行探索,研究改变非普高生源高职生英语教学现状、提高非普高生源高职生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针对目前影响听力学习的主要情感障碍,探讨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中教师如何积极运用情感策略,帮助学生减少或克服消极的情感障碍,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来分析如何设计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模拟面试、个人演讲、小组讨论三种形式可以有效过滤口语学习中的负面情感,增加语言输入与输出的量,对提高口语教学的效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克拉申等人的情感过滤假说阐释了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对高级英语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即注重情感关怀,降低学生焦虑感;教学内容经典与时效并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以"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依据,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现状,分析、探讨了高职高专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即学习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对公英教学的影响。继而提出了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密切关联的讨论,重点突出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情感因素是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设。Tusi的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沉默和焦虑的研究以及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为依据,针对影响二语课堂听力教学的情感因素动机和焦虑。可以提出有效的听力学习策略,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听力材料、营造轻松愉快的听力课堂氛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