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知道,寄宿制学校与一般学校的一个显区别,就是学生上学期间的所有时间均在学校度过。如此一来,学生在校的时间安排,特别是课余时间的利用安排,亦即寄宿制学校的闲暇教育就特别引起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课余时间是学生重要的资源,“双减”政策指出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显示,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各因子不平衡,管理意识与管理行为脱节。就性别论,男生时间管理能力低于女生;就学业水平论,课余时间管理能力与学业水平显著正相关;就阶段论,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在部分因子上存在明显的“初二塌方”现象。“双减”实施中,学校和家庭要联袂偕行,构筑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育的共同体。学校要建立健全有助于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的制度,教师要针对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问题开展精准指导,学生自身要积极将课余时间管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家庭要担当子女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育的基本责任。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曾宪瑛)万安县切实加强寄宿制学生课余活动指导,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全面协调发展。2005年,万安县在潞田、沙坪两所中心小学开展了加强寄宿制小学课余时间管理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该县在全县范围推广试点经验,并且在活动内容上分六类,活动管理上做到“五定”。这六类活动为:一是生活类,包括衣食住行帮扶服务和自我服务、自理能力以及自护、自救、防灾、防险等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的培养训练,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服务;二是学科类,包括学科知识巩固…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创造"是太原市尖草坪区科技实验小学的科技活动主题。自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科普创新示范校",被山西省教育厅、省科协授予"少儿科技示范校”等。太原市尖草坪区即以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命名学校为“科技实验小学校”。  相似文献   

5.
徐发财 《教师》2023,(1):51-53
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打造具有牧区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文章围绕“一校多品”导向下牧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优化策略展开了研究。通过研究现今牧区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牧区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不足,运动器械较为匮乏;加之受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方式也有待创新。因此文章结合牧区学校的教学特点,从加强物质保障,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壮大师资队伍,激发教师潜力;创新教学方式,打造特色体育课程三方面提出了牧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牧区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伟 《青海教育》2011,(12):30-30
牧区学生受语言环境的限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高,而阅读则是提高语文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当前牧区寄宿制学校语文教学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还没有建立起“大语文教育”的观念,这表明牧区寄宿制学校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缺陷。从目前牧区学生的具体情况看,有这样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曹廷斌 《甘肃教育》2013,(23):18-18
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将农村小学的教学点进行了适当合并,随着寄宿制学校工程的实施,其中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在校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挤占,且内容单凋枯燥,组织管理松散。为了使寄宿制小学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重视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科学地分配寄宿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丰富课余活动的内容,提高寄宿生课余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邱登梅 《上海教育》2011,(21):69-69
东华大学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和“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东华精神为引领,着力建设以“德育为先、崇尚学术”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理论学习、党团培训、考察交流等活动提升着学生的思政修养;学术讲座、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激发着学生的学术追求;百余个特色鲜明的学生社团让学生在展示个性中团结协作、共享进步;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当建立一种高效的创新体系,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建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较为合理并能有效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健康发展的方式。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本,多方面引导,激发学生创新兴趣;以老师为辅,多方面辅助学生,指导科技创新;以学校和学院科研为基础,多方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保障科技创新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为目的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三位一体的全方位保障科技创新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是极其有必要的,只有让科技创新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使学生把科技创新当做必不可少的需求,各类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活动才会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寄宿制聋校学生在校课余时间长,加上学前交往障碍导致的心理缺陷增加了管理难度。要保证寄宿制聋校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须以得力的管理措施和严密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并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加以充实。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及学校实际,设计了快乐周末、传统的大型活动、外出实践活动、团队主题活动、日常课余管理活动等系列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2014,(9):F0003-F0003
艺术、科技、体育教育是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阶梯,是学校优秀文化的孵化器。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注重艺术、科技、体育等特色教育,凸显“德育为先,以美立仁,以技启智,全面发展”的特点,让校园艺术节、科技创新节、体育特长展示等各类特色活动成为学生“开启智慧、助推梦想”的舞台,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范丽芳 《上海教育》2023,(Z2):191-192
<正>校外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活动对增强青少年创新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基层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对于科技创新很有热情,但是大家都各自为营,开展了许多同类化的活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学生课余时间的紧张和家长的焦虑。  相似文献   

13.
我的体会     
钟浩源同学就读于广东广雅中学,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科技创新、发明活动,获得过“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等二十多项奖励。2003年,他光荣地被评为“第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通过历届大赛的锻炼,他对赢得学习和科技活动的双丰收有很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教学》2014,(4):F0004-F0004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于2010年成立了“启明星”少年科学院,引领学生从小立志投身科学事业。 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以点带面”,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一些热爱科技、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利用选修课和课余时间,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参加创造发明与科学实践的竞赛活动,把他们打造成“科技明星”,为其他孩子树立榜样,吸引更多的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相似文献   

15.
“双减”背景下,学生可以自主安排的课余时间大幅增多,学习生活更加具有弹性、个性和趣味性,这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规划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学生对此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学校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培养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和规划能力,让学生的课余时间过得愉快充实而有意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汇》2008,(9):F0004-F0004
马鞍山七中科普教育的另一个特色是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十分红火。一是各个班级自主组织的活动,学生参与面的70%左右;二是由校科辅导员指导的10余个小组,学生参与面在30%左右;三是校“创新俱乐部”,近7年来先后有30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2002年以来,参加“创新俱乐部”活动的学生先后在市、省、国家级青少年学生机器人和科技创新中赛中夺得众多奖项。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校外教育得到普及,洪泽湖地区也在不断挖掘校外教育资源,拓展校外教育空间,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1.拓展课堂空间促进学生实践学习生活处处皆学问,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双休日等课余时间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亲近自然,广泛开展科技创新、社会调查等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并让学生通过手抄报、学习报告等形式展示活动的内容及成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  相似文献   

18.
<正>石家庄市第九中学1956年建校,现有4 000余名师生,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全人教育理念,以“科技活动常态化,科技活动教学化,科技活动课题化”为基本思路,以创新课堂教学为基础,以社团活动为抓手,深耕创新沃土,五育并举,走出了一条“全员参与、融入课堂、社团提升、生成智慧”的特色品牌创新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9.
赖勇 《今日教育》2014,(9):42-42
重庆市荣昌县桂花园小学是一所被誉为荣昌教育“三架马车”之一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坚持走“科技特色强校”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科技之光点燃学生梦想、照亮学生人生。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2009,(2):4-5
有这样一位科学教师,她不仅在课堂上扎实践行小学科学新课程理念,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提问、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活动,而且经常与市、区教研员一起到各校指导科学课堂教学,带头上示范课,甘愿做“活靶子”,让专家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用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案例帮助教师把握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