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堂原生态的作文课,它并不完美,却是自然的。它并不怎么新颖别致,但却是流畅的;它贮满了诗情画意,引发学生驰思遐想,浓浓的激情始终洋溢在课堂上;它借助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思路。让我先来描述我的这节略有个性的作文课。师:读一篇好文章,每每读到佳处,就会觉得有美丽的图画浮现在眼前;欣赏一幅好画,品味其中的意味,又会觉得好诗好文潜藏其中。请欣赏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北山初雪》图,当你被画面的色彩、形状所营造出的奇致优美的意境感动时,不知不觉涌入你心头的诗句是什么呢?生: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  相似文献   

2.
项慧卿 《南昌教育》2004,(12):13-13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型,不但能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拓宽他们的视野,而且它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手段。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我尝试创设多种作文课型,优化作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俊红 《河南教育》2005,(11):46-47
在一节作文课上,我在讲解完写作要求后,让同学样列提纲、打草稿、写作文,教室里逐渐安静了下来。我忽然发现许多同学的书写姿势不正确:或低着头,眼睛几乎贴近书面;或歪着脖子、偏着头,眼睛斜视;或左手托下颌.右手依然在本上“飞驰”……这令我非常吃惊.天天上课,天天写作业.竟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许多中学生对于写作文有犯怵的心理,觉得作文无话可说。作文课上,有的完不成;有的生编滥造,敷衍成篇;有的当堂抄袭,应付差事。总之是不爱上作文课,学习效率很低。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陶铸赞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令人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却是被人们称作“弱女子”的柳树。(开头一段可以点写一下茅盾笔下的白杨也使“我”赞叹这一内容,赞柳树并不排斥赞白杨。)  相似文献   

6.
作文课的开课,主要目标应是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导引写作材料的收集,小学生喜欢动物,而且颇具好奇心,我抓住这点,导演了“罐子里的小动物”这一游戏。当我拿着一只铁皮罐子走进教室时,学生感到吃惊:老师怎么不带书?带铁皮罐子来干什么?铁皮罐子里装着什么?这些疑惑,学生在作文时都反映出来了。  相似文献   

7.
那天,天气比较闷热,下午一二节是作文课,想到那憋闷的教室,死气沉沉的气氛,我发愁了:怎么才能在这“垃圾时间”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呢?我不经意间想到了上午的一件事:我正走着,几个学生迎面走来说:“老师,你掉东西了。”我本能地一扭头,什么也没有。看着我一脸茫然,他们哈哈大笑:“老师,今天是愚人节。”  相似文献   

8.
星期五下午第二节作文课上,学生们都在练习写作。这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趴在课桌上打瞌睡.我走过去用脚轻轻地碰了碰他的脚,他立即端正坐好,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我用眼神示意他赶快继续写作,这一切发生得悄无声息,  相似文献   

9.
刘锡云 《教育艺术》2000,(12):27-27
无庸讳言,作文课,在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不十分受欢迎,好多中学生只是因为作文在语文试卷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才不得已而为之。最让语文教师烦恼的是,作文课上,有的学生端垂桌前。擅肠刮肚,抓破头皮,却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相似文献   

10.
魏金 《湖北教育》2005,(5):42-43
区教师进修学校安排我为高级教师培训班的教师们上一节三年级作文公开课,以探讨交流纪实类作文教学。为了上好这节作文课,在“写什么”的问题上,我几经周折,颇费了一番心思。  相似文献   

11.
上作文课时,我从来不是一上去就把题目写在黑板上,而是先围绕着题意和同学们“随随便便”地谈一阵子,感到同学们心已向之,口欲言之,颇有点“愤愤悱悱”之时,才把题目亮出来。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常常想起当学生时上作文课的情景。且不说教师们那些从大人心里想出来的题目,常常不合学生们的胃口;仅只那一上来便在黑板上写个题目的考试架式,  相似文献   

12.
梅子 《家教指南》2003,(12):57-59
在玩耍中寻觅写作的乐趣我的女儿雯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上作文课。她对此并不感兴趣,尤其在成语的运用上更是困难,因为她不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更不知道它的出处和来源。每每写作文时,她便愁眉不展。于是,我在校外为她报了一个作文班,半年学下来,雯雯的写作水平没有一点长进。我开始琢磨,怎样才能让女儿对写作感兴趣。一次,我带女儿登龙潭山,当我们登到最高处俯瞰市区全貌时,女儿对依山傍水的美景赞叹不已。我趁机让她描述一下此时的景象,她脱口而出:美丽的松花江,宛如一条玉带缠绕在吉林市的市区,远处群山起伏,像绿色的屏障,把吉林装扮得分…  相似文献   

13.
从1998年开始.我就一直参加“教海探航”征活动,获奖却是头一回。在几许兴奋与激动之余,重新以审视的目光回眸这篇获奖论的写作.不知不觉也萌生了一点顿悟.那就是用心写就真章。“用心”即把教育论的写作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念想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真章”即指教育论中行走的是真思想.融入的是真实践,流淌的是真情感。  相似文献   

14.
中学作文教学似乎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作文课上学生面露难色的情景让人感到很不是滋味。虽然人教版新教材中已有了“写作训练”的具体内容,也自成体系.但囿于学校高墙下的学生写作无病呻吟、言之无物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什么呢?这恐怕与学生的语文积累少得可怜有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做好与作文有关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本文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这是个老大难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长期作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作文课较为集中地进行写作训练固然必要,但我们却不可把眼光局限在作文课的狭小圈了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材料之来源为真经历真知识真感受。所以,应把作文训练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去年,那个大雁飞过、菊花香满园的时节,我曾应邀到一所乡村小学去听一节六年级的作文课。  相似文献   

18.
写作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从课时安排上看,还是从它在考试中所占比重看,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实际上却是大多数学生缺乏写作的积极性,不喜欢甚至讨厌上作文课。经调查,学生们都说是不会写、没的写。  相似文献   

19.
戴本刚 《山东教育》2004,(14):31-31
作文课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几十分钟过去了,有些学生仍守着作文纸焦虑,内容想好了,只是苦于不知从何说起。达正应了那句俗话,万事开头难。放在作文这里,是故事好想下笔难。我以为这并非什么坏事儿,它至少说明学生在动脑子。作为教师,应适时给予启发、引导,不仅重视学生作文开篇,还要重视到学生作文开篇第一句话的斟酌,鼓励个性化写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课上,我经常与学生一起比赛写作。这样做是因为一次作文课上接受了学生的挑战,才让我渐渐爱上这样的双赢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