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采用后颅窝正中人路,切除肿瘤l1例。结果肿瘤全切8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l例。l例死于术后脑干损伤。另1例2年后复发死亡。术后出现脑积水2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手术成功率高。熟悉第四脑室的显微解剖,注意保护脑干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朱成杰 《科技通报》1997,13(5):347-348,351
回顾性分析临床及CT资料齐全并经手术的外伤性颅内血肿87例。着重从术前CT表现的血肿部位、出血量、脑室池受压及中线结构移位程度等方面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对外伤性血肿的预后作出适当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的治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卒中的一种,致死和致残率较高.脑出血的内科治疗的目的,在于保护血肿周围的脑组织,预防和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防止再出血,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内科治疗脑出血:大脑半球血肿量30ml、小脑量10ml,超过该出血量且意识处于中、浅昏迷或从清醒刚转入浅昏迷时,提示为手术指针.脑出血在外科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微创手术等抢救了重危病人的生命,但在手术时机、定位、液化剂的配制、再出血的防治等方面尚需继续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为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我们通过对20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针对起病缓慢患者多为老年人等特点,总结出常见的并发症的观察和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特殊环境出血性脑卒中保守治疗血肿吸收的平均时间,并观察高血红蛋白与吸收时间大致的关联性,由此确定适合高原治疗的最有效方法及疾病发展的规律,尽量减轻各种神经废损的程度。方法主要以30ml左右的血量患者为主,25ml以下幕上出血保守治疗,脑内血肿量约30ml左右的自发性脑出血采用锥颅置管血肿引流及保守治疗,40ml以上开颅手术、锥颅置管引流及保守。结论高原地区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血红蛋白值为120g/L~190g/L,血肿的吸收时间无差异;血红蛋白值为120g/L~190g/L与血红蛋白值200g/L~270g/L相比较,血肿平均吸收时间缩短7天±3.4天;锥颅治疗残余血肿与保守治疗自然吸收无明显差异,但是锥颅治疗时间却有明显的缩短。自然吸收患者以30ml统计,平均吸收时间为26.4天,其与出血量的多少有关,并且与血红蛋白值相关。采取高压氧治疗患者预后优于非高压氧治疗者,血肿吸收时间缩短6±1.9天。  相似文献   

6.
总结133例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健康宣传及病情评估,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针对常见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癫痫发作等,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及护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86例肝癌患者TACE术后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发热,肝区疼痛,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严密观察,积极预防,能及时进行有效的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对术后的康复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3)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60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按照1:1比例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采用介入栓塞术,对照组实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均低于对照组(3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观察组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显微外科治疗技术显微手术夹闭疗法应用在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收集并筛选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手术治疗患者。按术后GOS评分评价预后(1~2分为预后不良,3~5分为预后良好)的分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两组。了解可能影响HICH患者预后的因素,对不同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进行疗效分析,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特点,便于也一步加强个体化的治疗,对今后高原地区HICH外科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经验。方法分别记录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影像资料、手术治疗方式、出院情况和长期随访资料等。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IBM公司)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随机抽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30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海拔高低等不同的入院生理指标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性别、海拔高度以及入院生理指标对于HICH手术预后的发病率的影响,总结不同影响因素可能存在的意义。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年龄、术前收缩压、术前GCS评分、出血量是影响患者术后出院GOS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当中,出血量p=(0.020)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结论在高原地区HICH的外科治疗患者当中,以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血肿清除效果高于其他手术方式;本研究验证了HICH的病变特征,并且发现在高原环境下出血量是HICH预后不良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这为高原地区提高手术治疗HICH脑出血患者救治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一点三段式硬膜外麻醉方法在施行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剖宫产手术120例,年龄22---30岁,体重75---90Kg,,身高155---170cm,ASA分级Ⅰ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施行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左侧平卧位,L1-2穿刺,头端置管,椎管内留管4cm,取平卧位。首次椎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5ml,5min后测试麻醉平面并根据情况追加维持剂量10ml,维持剂量选择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1:1混合剂),10min后手术开始。b组施行一点三段式麻醉方法。(一点三段是指硬膜外麻醉选择一个穿刺点,三个脊髓节段推注药物,后文中统称一点三段式麻醉)方法为:左侧卧位,头高位5—10度,L1-2穿刺,穿刺成功后穿刺针开口转向尾端并注入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1:1混合剂3ml,头端置管,椎管内硬膜外导管保留长度9cm(不包括皮下至椎管间的导管长度),回抽无血无液,注入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1:1合剂3ml,然后拔除穿刺针,后退硬膜外导管5cm,椎管内保留硬膜外导管长度4cm。嘱患者平卧,推注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ml,5min后测试麻醉平面,并根据情况追加维持量4ml(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1:1合剂)。10min后开始手术。(本研究方法考虑人为因素或者穿刺本身导致导管在椎管内打弯情况,影响研究数据数值,担大量数据经统计后,对研究结果无影响。)记录手术开始时切皮反应、术中病人腹膜肌肉牵拉反射痛、肌肉松弛度以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b组与a组比较,b组病人腹膜肌肉牵拉反射痛和肌肉松弛度明显减少,低血压发生率稍有增加,但是通过适量麻黄碱提升血压,可以维持血压稳定,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在施行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病人中,一点三段式硬膜外麻醉比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药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硬膜外腔注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VITB1、VITB12川芎嗪)药后推拿进行治疗。结果:痊愈18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无一例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腔注药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提高乳腺癌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给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增加护惠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恐惧不安,缓解焦虑,使病人处于一个最佳的适合手术治疗和护理的生理和心理阶段.结果:患者心态变得平稳,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工作.结论:采取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罗双  谢裕安 《大众科技》2013,(6):185-186,28
肿瘤的治疗分为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是肿瘤治疗的第五大手段,以其独特的学术理念和基于整体观的治疗方法为肿瘤患者,特别是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手段;并对肿瘤的预防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普琼  巴桑 《西藏科技》2008,(2):57-58
随着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技术的开展与成熟应用,提高了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质量与安全性,成功率高、发挥作用快、肌松充分、麻醉效果确切,大大减少了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治疗脑膜瘤手术治疗策略,提高手术治疗预后。方法回顾分析32例开颅手术治疗脑膜瘤的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管理重点,总结分析手术治疗全过程。结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手术治疗策略,是手术预后良好的关键,本组32例,无死亡。2例术前体征未好转;8例术前癫痫中6例术后未再发作,2例发作减少,药物控制良好;1例术后4月再次行二次手术继续切除;3例术后出现体征,其中2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好转恢复,1例未恢复;其余18例均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检查报告,2例不典型脑膜瘤患者,建议尽早到内地行辅助放射治疗。结论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一般多属良性肿瘤,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且预后良好,制定合理手术治疗策略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般资料选定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健康足月产妇100例、年龄20~34岁、同意运用PECA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施行L2~3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术前准备及用药相同,手术时间30-60分钟。术毕随机等分两组,镇痛组(n=50)于关腹后硬膜外导管注入麻醉配方药物2%利多卡因4ml为负荷量后,接PCA泵  相似文献   

17.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spinal/epiduralanesthesia,CSEA)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麻醉方法,它克服了硬膜外阻滞诱导时间长,阻滞不完善的缺点。本文旨在研究对比腰硬麻醉与单纯连硬外麻在临床麻醉应用的价值。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下腹手术120例,ASA评级I-II级,年龄4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主要研究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6例,接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患者36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24/36),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DL-BI评分情况,治疗后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疗效稳定、见效快等优点,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高原地区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配合与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4月-2012年4月间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原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病例53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该类患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了合理的临床护理,术中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或好转。结论针对高原重型颅脑患者的特点,对其给予合理的手术配合与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20.
闭合性腹部外伤57例围手术期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闭合性腹部外伤围手术期诊断治疗.方法 对57例闭合性腹部外伤围手术期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实质性脏器外伤28例,占49.1%,空腔脏器外伤29例,占50.8%,创伤性/失血性休克39例,占68.4%,腹膜下血肿13例,占22.9%,合并颅脑、胸、腹部、骨折外伤24例,占42%;腹腔穿刺阳性率94.7%,膈下游离气体阳性率46.6%,B超检查阳性率75%;治愈50例,生存率87.7%,死亡率12.2%,死亡原因不可逆性休克和MSOF.结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伤情危重,伤情复杂.及早院前急救,院内及时诊断治疗,腹腔穿刺简单可靠具有重要意义,B超、X线检查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效扩容纠正休克同时争取及早手术,早期防止感染及MSOF,是提高生存率及减少并发症唯一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