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成果     
山东省档案科技项目之一,由青岛开发区档案局承办的《青岛开发区电子文件中心》于2008年12月30日通过省级科技项目成果鉴定。该项目在保证电子公文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读性的前提下,实现部门电子公文的在线归档和随办随归。  相似文献   

2.
领导者主持、指导公文的拟制,首先应当考虑公文的立意,即“以立意为宗”,“意在笔先”。但以往研究公文的立意,大多停留在公文执笔者层面,而忽视了公文拟制的领导者层面。下面运用领导决策理论,探讨确立公文主旨的步骤方法。一、设疑提问,启动立意领导者在决策之前所要做的第一  相似文献   

3.
在公文处理过程中,讲“民话”有助于发挥公文服务于人民并为其造福的作用.它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公文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整治公文文风的一个突破口.讲“民话”应当务实抑浮、贵直忌曲、尚易戒涩、求鲜弃腐.  相似文献   

4.
质疑“非请示性公文”概念,认为“非请示性公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较为模糊,且可能引起党政公文处理中不解或误解,提出应当将其改称为“非请求性公文”,其外延包括“请示”、上行“意见”、请批“函”、“议案”等四个公文文种,这样概念清楚,所指明确,便于操作,有利于达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科学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文标题是公文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拟写案卷标题和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的重要依据.要实现公文标题的规范化,应当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件事,概括地说就是"五忌"、"五要":  相似文献   

6.
公文标题是公文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揭示文件的主要内容和行文目的,方便文书处理工作,又便于文书和档案工作人员保存和查找文件。因此,拟写好公文标题是撰写公文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标题的有关要求,掌握  相似文献   

7.
公文发文字号统一标注是推进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的一个有效措施。应当坚持依照有关规定统一标注、由办公厅(室)统一编排的原则,注意统编与单列、完整与省略、成说与自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有关文书、档案方面的法规,定稿是应该归档保存的,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年5月3日)第10章第33条规定:“公文办理完毕后,秘书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公文的定稿、正本和有关材料收集齐全,进行立卷归档。”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3年11月21日)第6章第37条规定:“公文办完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规定,及时将公文定稿、正本和有关材料整理立卷。”然而,尽管如此,我国档案界的许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还是对定稿全部保存的必要性提出了怀疑…  相似文献   

9.
当前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蔚为主流,但传统新闻网站的网络专题在舆论引导方面仍有实际效用和独特优势,应当积极适应网民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的新变化,创新引导策略和方法,在网络专题的主题、内容、形式、互动等方面勇于探索和突破,实现思想性、可读性、观赏性与参与性的有机统一,打造出更加优质新颖、更具传播力的网络专题作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计算机在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电子文档和纸质公文同时形成与处理这一现象极为普遍,在确保电子档案原始性时,应当始终注意维护纸质档案的原始性,成为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一、从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原始性的差异看维护纸质档案原始性的重要意义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纸质公文  相似文献   

11.
会议新闻,历来是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在新闻改革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但长期以来,对会议的报道就等于会议公文、讲话报道,无可读性,枯燥乏味,味同嚼蜡。鉴于此,改革会议报道应该突破传统的会议新闻写作模式,在会议报道的内容、形式、语言三方面进行改进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公文的语言应当做到准确、鲜明、平实、严肃、简洁等,其中最基础的是准确和鲜明,因为公文是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具有统一思想、布置任务、推动工作等功效,如果达不到准确和鲜明的最基本的要求,会给公文理解和执行带来一些障碍,影响公文功效的发挥。实际行文时,有时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没能达到这两项要求,其中歧义现象便是影响准确、鲜明的一个方面,如:  相似文献   

13.
公文“少而精”是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也是精简公文的目标.要解决公文数量过多而质量下滑的问题,应当控总数,把准“确有必要”,杜绝升级发文、压缩事务文书;减份数,确定主送机关、限制抄送机关、改进传输方式;限字数,坚持“一文一事”,做到表达简括、力求语言精练.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 (以下简称行政机关 )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 (包括电报 ,下同 ) ,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第三条 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 )、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第四条 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 ,做到及时、准确、安全。第五条 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第六…  相似文献   

15.
公文从行文方向上分,有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行文方向不同,公文眉首的格式安排应当不同。那种无论行文方向与否,都是千文一面的眉首设置是不规范的。公文眉首(文头),过去叫文头,也叫公文版头,是公文形象的缩影,历来受到重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不相同的公文眉首(文头)。政府机关的公文眉首(文头),国务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23号,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中有原则性的要求。与《办法》相配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可读性、易读性、必读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要三者兼而有之却并非易事,新闻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报纸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进而实现其必读性的目标. 报纸的可读性是吸引广大读者的必要手段和法宝.它决定了报纸媒体必须站在广大读者的角度,办出风格,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令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7.
行政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和从事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效能,甚至影响到行政机关的公众形象,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公文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六条规定:"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在这里,<办法>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强对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问题.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大多认为公文处理只是机关办公室的一部分工作,其工作内容无非是"收收、发发",其性质是为机关工作和机关领导者服务的,一般只从秘书层面研究公文处理工作,很少从领导层面研究公文处理工作,<办法>颁布、施行5年多来,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9.
现在新闻界很强调新闻的可读性。我想这当中应当包括新闻标题的可读性。新闻标题是首先映入读者眼帘接受读者挑选的,它的可读性更重要。如果标题缺少可读性,即使新闻的可读性强,读者也可能会弃之不读的。可读性大体上包括通俗易读、生动有趣等方面。恩格斯认为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这里实际上讲的也是可读性的问题。简单而又不费解,自然就易读。《新闻标题琐谈》之二中谈的简练,是易读的一个方面,但标题要易读,不仅须简练,还要不费解——明确、肯定、通俗、模梭两可和艰涩难懂,乃新闻标题之大忌。请看下面一则标题:  相似文献   

20.
詹燕 《新闻与写作》2001,(12):34-34,35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公文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行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但不少单位和部门的办文人员由于不通晓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等规定,撰写公文时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文不规范、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公正性。下面将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作些浅析以引起注意。 1、上行文没有签发人。新《办法》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姓名。”这样,一来主要领导可以对文稿进行最后的校准把关;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