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终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自主性、自信心,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心理,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取代家庭教育的。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地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2.
善良是人类美好的品性。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性。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对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性极为重要。一、创设和谐美好的、充满爱意的家庭内部人际环境,培养孩子爱人的品性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首要一点就是爱人。一个人对生活的信心,对今后从事事业的忠诚,都来源于他对人充满爱心。而对人的爱,首先应表现在对自己亲人的爱。孩子接触最多的是家里的亲人。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家长必须创造一个和谐美好、充满爱意的家庭,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亲人的情、亲人的爱。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尊重、爱戴长辈。孩子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孩子的父母孝敬长辈、爱戴长辈,那么爱意将会在孩子心里萌发。因此,作为家长,每到长辈的生日时,可带孩子给长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下一代实施的综合性教育,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起奠基作用。近年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产生了许多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对于家庭教育的科学意义 ,众说纷纭 ,什么是家庭教育 ?一般地说 ,家庭教育就是指父母或其它长辈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活动 ,不论是在什么历史时期和什么国度 ,父母亲都是子女不能任意选择的首任教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 ,都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家庭教育又不同于学校教育 ,其有天然的早期性和血缘性的特点 ,有比学校教育更持久、更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 ,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由于血缘关系造成的特殊感情 ,父母或长辈的言行对下一代有着超越一般的感染力 ,家庭教育能起…  相似文献   

5.
牙牙学语的孩子说出“谢谢奶奶”时,奶奶笑了,妈妈也笑了;刚入园的孩子说“老师,早上好”时,老师笑了,爸爸也笑了。长辈们微笑,为孩子从小习成的修养,长辈们宽慰,因为他们知道,3岁看大,7岁看老。孩子微笑,即使他面对着陌生的那个人;孩子诚实,即使他知道坦诚后面对的可能是父母的责骂;孩子独立,即使他知道自己一个人完成将会很难很难;……当孩子习得了这些素养,他已经,握有了未来成功的金钥匙!有教养的孩子在成长@本刊编辑部 @晏红$清华大学幼儿园  相似文献   

6.
李辉 《甘肃教育》2014,(15):92-92
正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家庭教育同样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绚丽多彩。因此,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创造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环境环境影响人的品行。由于家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而家庭教育则对家庭中的父母、孩子都有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实施教育都有所帮助,甚至关系重大。因此,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自家庭的熏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也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尤其是还把父母当成权威的小学阶段。那么,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让孩子茁壮成长呢?家长们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树立自信心自信是孩子腾飞的翅膀。一个人失去了自信就会变得自卑、懦弱、郁闷、甚至萎靡不振。家长可以从两方面帮助孩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群体,在这些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家长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都竭力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由于长辈们在所不辞、不遗余力地满足孩子,势必导致这些孩子形成唯我独尊、人人为我的不良思想,他们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用尊重和爱诠释家庭教育的真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做称职的家长,好好学习,带领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中天天向上。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下一代实施的综合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对学校教育以外不能涵盖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完善。拥有出色的儿女是做父母渴求的最大快乐,然而怎样教育好孩子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许多孩子成人后的道德情感、生活习惯、性格和人性观念,都明显带着童年时期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下一代实施的综合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对学校教育以外不能涵盖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完善。拥有出色的儿女是做父母渴求的最大快乐,然而怎样教育好孩子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许多孩子成人后的道德情感、生活习惯、性格和人性观念,都明显带着童年时期的痕迹。一、家庭德育的特点家庭与学校由于在结构、功能上的不同,在实施教育上是根本区别的。学校是专…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交往中我们所展示的是我们的家庭和我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我们就是家庭的形象代表。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起点,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的文化氛围和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使他耳濡目染,使他形成了带有自己家庭文化特征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交往中最能直观感受的就是礼仪,礼仪是家庭文化和家庭教育的直接表现。礼仪教育就是要有目的地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基本行为规范,使他成为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人。见面礼仪五要点礼仪就是当别人在看着你和听…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的人格是由其生存生长的环境所造就的。一个孩子生活在什么家庭,家长的素质、家庭人际关系、家长教育方式等,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重要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性格便一天天开始形成、趋于定型、逐渐达到成熟。而其中家庭教育方式是造成未成年人人格差异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调整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健康的家庭教育功能,力求塑造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家庭教育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1)民主型: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家长与孩子基本建立起比较平等的关系,父母尊重孩子,孩子的聪明和个性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孩子具有…  相似文献   

15.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据电视上介绍 ,英国一所名牌学校的招生非常有趣 ,考试的对象竟是学生的妈妈 ,妈妈合格孩子就能录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之所以会这样 ,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奠定良好的身心发展基础 ,就会为日后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创造较好的条件。否则 ,就会给日后的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难。 2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家庭是由婚姻和…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人的一生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综合的、全方位的,应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第一"都应该是从家庭、父母那里得到的。一个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孩子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是父母的职责,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了一个全社会性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本文拟就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祈对独生子女教育有所裨益。 一、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是独生子女成才的基础 当今社会的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独生子女成才。为此,他们想方设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过去的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条件上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情感优势。爱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父母之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具有一种安全感,是决定孩子情绪是否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失去父母之爱,会给儿童带来缺陷,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形成和智力发展。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分争,可以充分享受父母之爱。父母也往往抱有浓厚兴趣去研究孩子教育问题,关注孩子的成长,想尽办法使孩子得到爱的满足,培养孩子活泼健康,积极主动进取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9.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亲情融融,家庭和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的体现。然而在现实生话中,许多家庭却存在着单爱现象,即父母把自己的爱,单向地倾注于孩子身上,而忽视了教育孩子爱父母、尊敬长辈,结果造成孩子没有爱心,缺乏情感,自私心理严重,回报意识淡薄。据对3所小学的调查,有一多半的孩子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爱父母,更不知道为什么要爱父母。纵观当今一些子女不孝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务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而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传授给孩子的不只是学科知识,还要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等。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湖南和江西两省部分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