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岭南思想家梁廷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本文从他对西方史地、科技、经济、政治、基督教的认识分析入手,得出梁廷虽然顽固地坚守着"天朝上国"的文化观念,但并不影响他客观、公正的记述、评价西方社会,使其无愧于"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称号.  相似文献   

2.
评"儒化中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化中国"论者把儒学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圣道",并提出一套"儒化中国"的主张.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层面看,这套主张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儒家化",二者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全盘西化"论者陈序经心路历程的探析,尤其是对他所持的文化理论与主张的解读,以期发见其学者人格中对历史与现实的悲悯意识和以"西化"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虽然陈序经的文化理论与主张存在着缺陷与偏颇,但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却是不能抹煞的.  相似文献   

4.
作者围绕卢卡契哲学思想中"阶级意识"这一核心概念对其有关"异化"的论述进行梳理考察,认为卢氏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不仅具有深远的思想史意义,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值得人们重视和借鉴。对于卢氏理论中的内在缺陷,文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给予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关于推进"两课”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转型加快的新时期,"两课”教学既面临挑战,又孕育机遇.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仍然是抓好"两课”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中国山水画透视法则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山水画"六远法"透视法则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用西方逻辑学思想来研究墨学,提出墨家著作里也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这种用<墨辩>里的一些概念来比附西方逻辑学理论的做法与梁启超的文化现有关.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逻辑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之先河.其消极影响在于不利于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研究,影响着当今一些学者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建构对象理论体系的逻辑分析起点是对象复杂整体中的"细胞"或"细胞形态",这是理论界长期以来的一个传统提法.冯契在其写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一书中曾用"弄清一个领域里原始的基本关系"的提法来代替这一传统提法,这不仅是有充分理论根据的,也是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客观进程及其对方法论的需要的,是对辩证逻辑方法论原理所作出的一个新概括和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响应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及分析新中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贯彻"以德治国"方针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全体国民中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西江经济走廊",是指广西贵港市至广东高要市的西江河段,全长500公里,流域由西往东所形成的以西江为中轴呈幅射性的经济产业带.这条国内第二大河流的一段,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是西部地区通往沿海的大通道.故此,开发和建设"西江经济走廊",对加快广西经济的发展,促进粤、港、澳地区的繁荣,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加快构建"西江经济走廊"提出了独到的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