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温暖 《家庭教育》2002,(9):10-11
著名词作家张俊以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其父张荣久是个作家,一生酷爱写作,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据吉林省红学家陈景河考证,其母富桂兰同曹雪芹有亲缘关系,因此,张俊以血管里也许流有大文豪曹雪芹家族的血液。高中毕业后,张俊以在家乡做了一年代课教师,就离家出去闯世界。从1985年他为当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写了第一首歌词《贺年卡》以来,10多年间,他写出了《奥林匹克风》、《奥林匹克情》、《奥林匹克梦》、《永不分开,世界的爱》等1000多首歌词。张俊以是怎样成功的,他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呢?近日,笔者采访了张俊以的父亲张荣久,得到了张老先生成功教子的六字秘诀。  相似文献   

2.
心理自述: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一直以来我对我的工作都很热爱。过去,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我总是不断地告诉自己要用爱心和耐心来包容孩子。可日子久了,我觉得自己渐渐远离了自己的初衷,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日子,我越发觉得自己的情绪状态不好。一走进教室,一听到学生唧唧喳喳的吵闹声,我就感到自己的心像是有蚂蚁在爬,非常烦躁,而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又总是不能让人省心,  相似文献   

3.
凯丝琳·布路 《成才之路》2009,(33):M0003-M0003
不管我多么努力,孩子爱力克带回家的成绩单上总是写着C。我开始怀疑起自己——为什么我没办法激发他或是助他成功呢?我觉得他若无法念好书。肯定无法创造自己的生活,无法养活他自己,更无法建设以后的家庭。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很多人的意识中,成功总是与困难、挫折、竭尽全力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期望中孩子的成功总是面向未来,他们总是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将来事业有成,这才能叫做成功。因此为了未来的成功,往往忽略了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的进步,让孩子们更多地体会了失败的滋味,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必然。本期《成功习惯是成功之母》一文介绍的著名教育家楚图南关于习惯的论述,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他说:成功就是一系列成功习惯的累积,人生的失败往往是失败习惯的累积。在学校里,如果一个儿童做这件事也失败,养成一个失败的习…  相似文献   

5.
柯云路 《教育》2007,(3S):48-49
不久前,一个10岁男孩的母亲给我写信,讲了自己的诸多困惑和不解。她说: 我一直觉得,我还不算一个无知的母亲。我的父母很爱我,但我的童年不幸福,这种缺憾再也无法弥补,所以,我很早就下决心,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发现自己其实很失败,孩子并没有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甚至是背道而驰,希望他养成的好习惯,他一样也没有养成。在家的表现且不说,每次听老师讲他在学校的表现,总是让人心寒,甚至绝望。  相似文献   

6.
注意儿童退缩行为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孩子,他们不声不响,沉默寡言,不闹事、不出门、不合群,总是自己一个人玩,一旦改变他的环境,就会表现出恐惧、害怕、不安,一直要到再度回到父母、家庭环境中才能安静下来,临床上将这类儿童的行为称为退缩行为。退缩行为的发生常在...  相似文献   

7.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边,三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三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十六次。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相似文献   

8.
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很活泼开朗,但也有一些孩子郁郁寡欢。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会是悲观的,悲观心理倾向的形成,更多是受到了后天的影响。有些父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否定性的,譬如:“他是个胆小的孩子,从来不敢举手发言”、“他是个调皮的孩子,根本就坐不住”。如果孩子老是受到否定的评价,长此以往,他会觉得自己“很坏”、“很笨”、“很不讨人喜欢”,会觉得“倒霉事总是发生在我的身上”、“都是我不好,事情才会这么糟”。孩子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失去信心,慢慢地就会形成悲观心理。不仅如此,孩子还有可能遭遇一些“不幸”事件,如…  相似文献   

9.
看着这篇散文,突然想起了时下流行的一个词:宅男。既然是宅男,所以几乎没有懂得他的人,所以他也就几乎总是把自己关在封闭的宅子里,做一些只有自己才能明白的事,说一些只有自己才能明白的话。  相似文献   

10.
看着这篇散文,突然想起了时下流行的一个词:宅男。既然是宅男,所以几乎没有懂得他的人,所以他也就几乎总是把自己关在封闭的宅子里,做一些只有自己才能明白的事,说一些只有自己才能明白的话。  相似文献   

11.
不管我多么努力,孩子爱力克带回家的成绩单上总是写着C。我开始怀疑起自己。为什么我没办法激发他或是助他成功呢?我觉得他若无法念好书,长大肯定无法养活他自己和家庭。爱力克在16岁时触动了我。那时我们正坐在客厅里,电话捎来了我79岁老父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的消息。“爸爸。  相似文献   

12.
要毁掉一个孩子,首先要毁掉他的自尊。家长如采用以下方法.就能够成功地毁掉孩子的自尊。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说他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说他马虎、粗心.让家人受累……总之,让他觉得自己没有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领袖的诞生     
不过时间久了,女儿觉得自己总听人指挥,有些不耐烦,就决定退出,发起了一个自然俱乐部。这次她可神气了,她当老板,好朋友杰克当副老板,另外一个叫奥莉维娅的女孩当老板助理。奥莉维娅是个典型的孩子王,什么事情都要按自己的主意办,从来不甘居人下。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笨”。由于这种孩子在刚入学时理解、接受能力差一点,家长就以为孩子“笨”,没有出息,并经常以“你真笨”来责怪他。又因为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渐渐地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己“笨”了。孩子一旦形成了“我笨”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就必然缺乏进取心,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在决定人的发展与成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的行为、感情,甚至才能经常受着自我意识的支配。你把自己想像成哪种类型的人,就会不自觉的按照那种类型人的特…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课间同几个孩子闲聊。班上一位活泼大方、口齿伶俐的女孩子,突然问我一个问题:老师,一秒钟内.您能说出您女儿的几个优点?我顿时懵了。女孩子接着说。她在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一个家长在一秒钟内如果能说出孩子的三个优点.那么他是称职的家长。如果一个优点也说不出,那么他就是不合格的家长。扪心自问。在一秒钟之内,我怎么也说不出女儿的三个优点.最多也就一两个,对于班上的学生也一样。对于学生,我们总是要求过多.总是觉得他们身上有许多自己无法忍受的缺点,总是达不到自己期望的那样。  相似文献   

16.
“爸爸妈妈,快看!”你的孩子尖叫着,他要向你展示他刚掌握的每一项新本领———单足跳、翻筋斗、吹口哨等。刚开始时,你可能觉得他很可爱,但如果他无休止地向身边每一个人,展示他的并不怎么高明的本领———或者老爱向他的伙伴们炫耀他有世界上最大的芭比娃娃和玩具火车,你可能就会担心他会惹人厌烦。自我炫耀对三至四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米勒博士说:“它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对自己力量的认识正在增强,它就是孩子在宣称———‘看我的!’这是他们旺盛生命力的表现,你的孩子希望你能分享他的激情和欢乐。毕竟,你们会为他在…  相似文献   

17.
易茗 《高中生》2012,(21):51
精神恍惚随着高考的临近,小文总是觉得自己不在复习状态。一个月前的模拟考试,本来拿手的英语也没考好,导致总成绩下降十几名。一节课他会走神四五次,怎么都控制不住,而且总是麻烦同桌提醒,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小文总是会强迫自己去想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比如一再暗示自己:"考不上大学就没有退路了,一定不能失败!"高考是一个"事件",对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影响较大,因此会给人压力感。应对策略小文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按一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脑力劳动,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这是他的精神生活,他的内在世界,忽视这一点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一连得了几个两分,他就同自己的命运妥协了,觉得无所谓了。有时孩子无所谓的态度成了小朋友们嘲笑的对象,渐渐大家习惯了,认为他除了两分不会得到别的分数。这在一个孩子的精神生活中发生了最可怕的事。一个人从童年时代起就失去了自尊心,那对他还有什么可指望的呢?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使每一个孩子在掌握知识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如果看不到自己劳动的成绩,孩子渴求知识的火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学什么最具有终身发展意义?我们认为———有一个孩子很聪明,大家都觉得他应该取得最好的成绩,但他总在关键时刻让人失望。父母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进行培养,送孩子上各种艺术班和文化课,上学前班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通过了初中毕业生才能达到的英语考试;他在课余获得的各种比赛获奖证书一个接一个。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班级工作的各方面才能的人。搞好班主任工作,应着眼班级整体发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除开展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细节造就习惯"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我深信: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引导学生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就必须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这是培养习惯的着力点,也是培养学生的落脚点。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团结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